百戲

百戲

百戲是古代民間表演藝術的泛稱,“百戲”一詞產生於漢代。秦漢時已有,漢代稱“角抵戲”。包括找鼎、尋幢、吞刀、吐火等各種雜技幻術,裝扮人物的樂舞,裝扮動物的“魚龍曼延”及帶有簡單故事的“東海黃公”等。《漢文帝篡要》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尋橦等也。”可見百戲是對民間諸技的稱呼,尤以雜技為主。那麼“百戲”中是否有說唱技藝呢?李尤《平安觀賦》中有“歌舞俳優,連笑伎戲”的記載,逗筆說唱的俳優當是“百戲”中僅有的曲藝節目。

歷史回顧


(圖)百戲
(圖)百戲
至南北朝時,“散樂”與“百戲”合稱“散樂百戲”,涵蓋面更加廣泛。《隋書·音樂志》載:梁朝天監四年的一份宮廷宴會的節目單,第十六項是“設俳優”,安排在雅歌與鼙舞之間,從第二十一項起設各種雜技,可見俳優、民間舞和雜技都是當時“散樂百戲”中的主要項目。北齊時,百戲表演中有“俳優侏儒”,西魏時有“俳優角牴”。唐代長安設有教坊,“以隸散樂,倡優,曼延之戲”,已有技藝的側重,“倡優”重說唱技藝曼延之戲指雜技表演。教坊中有黃繙綽、唐崇等唐代著名俳優,崔令欽的《教坊記》說他們一個“善僄弄”(黃繙綽),一個“善宣贊”(唐崇),可見這兩個項曲藝技藝都屬“倡優”。宋代習慣上沿用“百戲”指所有民間技藝但已呈現分化的趨勢。南宋吳自牧《夢梁錄
(圖)百戲
(圖)百戲
》中把以唱為主的技藝歸於“伎樂”中,包括當時流行的 口栗 唱、諸宮調、唱耍令等。而對於散樂,則認為以雜劇為“正色”,“散樂”逐漸成為戲劇歌舞一類的專稱。而百戲在宋代多專指雜技及競技表演。周密武林舊事》卷七記載太上多次“射廳看百戲、依例宣賜”,這裡的“射廳”是宮廷中演習武藝射弓的專門場所,其演出的百戲極可能是角抵相撲或武術一類。

文化傳承


(圖)“百戲鬧新春”
(圖)“百戲鬧新春”
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秦漢時已有,漢代稱“角抵戲”。包括找鼎、尋橦、吞刀、吐火等各種雜技幻術,裝扮人物的樂舞,裝扮動物的“魚龍曼延”及帶有簡單故事的“東海黃公”等。漢武帝時極為萬千。南北朝後稱“散樂”。唐和北宋時百戲十分流行。北宋汴梁(今河南開封)每逢節日,舉行歌舞百戲盛會。元代以後,百戲節目有所發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后百戲這個詞逐漸少用。
桂湖新都博物館陳列有一塊《百戲》漢代畫像磚:高28寬49厘米,新都利濟出土。畫像左邊有一位頭梳雙髻的少女,在重疊的十二重案上表演倒立。穿緊身衣褲,窈窕細腰,雙手倒立,反身如弓過肩,拆腰並足,凌空昂首,體態輕盈。案為長方形四足,層層疊起間隔分明。右邊一位椎髻,上身裸袒足登木屐的男子,雙手舞弄五丸,動作敏捷,側頭而視,神情自然。中間有一女子雙手舞袖,雙足踏在地上的盤子和小鼓,隨曲起舞,姿態優美。這就是盤鼓舞,把雜技表演和舞蹈藝術巧妙地結合起來了。《百戲》漢代畫像磚為古代中國和世界最早的雜技圖。
在古代民族文化的交流中,表演藝術是一個重要內容,當時稱為“百戲”,包括雜技、角氐、幻術、遊戲等。百戲大都來自民間散樂,它表現了人的活潑、健美、技巧和勇敢,漢代畫像磚《百戲》形象地表現了這一題材。案上倒立是漢代常見的雜技節目,來源於西方的柔術,在當時被稱為“安息五案”。安息即波斯,今伊朗。雜技倒立當時有在地上、鼓上、竿上、台上,案上是其中流行的一種。它是吸收安息的柔術表演並加以民族化。倒立的案,是我國漢唐時期人民生活的用具,為長方形下方有四個短足,也有圓形和方形食案。食案都比較矮、輕便,便於搬動,放在地席或矮床上使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重疊食案桌上表演西域柔術,表明中國古代人民善於吸取外來的藝術表演方法,加以創造出新,現代雜技疊椅倒立以此發展而來。
飛丸是中國古代雜技的傳統節目之一,戰國時已很流行,《列子》、《莊子》均有記載。四川出土的漢代畫像磚,有一人飛三丸、五丸、七丸的圖像。漢代由於中外文化交流,外國雜技家也到中國表演和學習。《後漢書·西域傳》云:“大秦國俗多奇幻,口中吐火,自縛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大秦國即古羅馬帝國,今義大利。隨著民族文化交流,中國的雜技藝術也傳到了西方。

表演內容


(圖)07郫縣東漢墓石棺庭院百戲圖
(圖)07郫縣東漢墓石棺庭院百戲圖
關於漢代達官貴戚之家演出百戲的情景,可以從漢墓出土的大量畫像石中見其一斑。其中山東沂南漢晉墓百戲畫像的場面尤為壯觀。畫像右邊,在賓士的兩匹馬的下面,有一輛用三頭鹿拉的車。車上立有三根橦(高竿),中間的一根帶有建鼓,上面有一幼童在做種種驚險的動作。下面車廂里有四人奏樂,這四人中兩人吹蕭(排蕭)、一人奏茄、一人手執鼓槌,像是一個伴奏雜技的鼓吹樂隊。這個節目就是李尤所說的“戲車高橦”,它的左邊,有“魚龍曼延”。這個節目由五個人手裡拿著鞀鼓,引逗一條化裝的魚和一條龍,龍身上有一幼童,在做各種表演。鞀鼓,又叫鞀鼓,起敲擊節奏的作用,即所謂“節以鞀鼓”。在“魚龍曼延”之上,有三人在繩上做種種驚險動作,繩下豎著幾把尖刀,這就是“陵高履索”。它的右邊是由象人化裝表演的畏獸戲和鳳凰戲。在鳳凰戲之上,還有三人席地而坐,其中一人吹笛(即今豎吹的蕭),一人拊掌高歌,一人袖手而坐。這三人可能就是畏獸戲與鳳凰戲的伴奏樂隊。畫面的左上角,有一人拿著幾把尖刀與圓珠在一起輪番拋擲,這就是“飛丸跳劍”。其右有一人頭頂一木架,架上有三個幼童做各種表演,這就是所謂“緣竿”或東漢張衡西京賦》中提到的“都盧(今緬甸境)尋橦”。
在“緣竿”的右邊,還有一個盛大的歌舞表演的場面。它由一個男子揮舞著長長的衣袖,在地上放著的七個盤鼓之間跳舞唱歌。它的舞姿與舞具和東漢張衡《舞賦》中講的“盤鼓煥以駢羅,抗修袖以翳面,展清聲而長歌”的盤鼓舞大致相同。盤鼓舞,或稱七盤舞,是漢代盛行的一種歌舞形式。其表演方式,或單人或數人;演員或男或女:伴奏樂隊或大或小,均無定規。這裡所用的樂隊應是規模較大的一種。其第一席坐著五個女樂工,面前放有四個節鼓。其中第一人袖手而坐,中間三人一邊手拍鼓面,一邊好像在歌唱。只有最裡面一人好像一手執有鼓槌,另一手在拍擊鼓面。第二席有五個男樂工,外面兩人吹笙,中間二人吹蕭(排蕭),裡面一人擊鐃。末一席育四個男樂工,靠外面第一人吹竽,一人袖手而坐,一人可能在擊築,一人彈瑟。三席之上,有一人敲建鼓,一人擊編鐘,一人敲編磬。這個樂隊看來是屬於漢晉盛行的一種鐘鼓樂隊。
百戲里還有一種由“俳倡”或“俳優”表演的節目。“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戲”,即帶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表演。“倡”,釋為“樂”(音洛,快樂),即能使人發笑的滑稽性表演。《漢書·霍光傳》說:“擊鼓歌唱作俳優”,可見他們表演時是擊鼓和唱歌的。表演的節目,據《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吳質別傳》說:“質(吳質)黃初五年(224)朝京師,……時上將軍曹真性肥,中領軍朱鑠性瘦,質召優使說肥瘦”。所謂“說肥瘦”可能已是說唱或戲曲的萌芽。

百戲記載


(圖)建鼓百戲
(圖)建鼓百戲
根據現知史書記載,福建全省歷史上最早演出百戲的是唐代莆田。佛教典籍《景德傳燈錄》卷十八記載:福州玄沙宗一大師,法名師備,閩之謝氏子。唐咸通初年(860年)出家。後來“師南遊莆田縣,排百戲迎接。來日師問小塘長老:‘咋日許多喧鬧向什麼處去也?’”第二天大師在看百戲演出時又笑著說:“今日更好笑!”這一條出於佛典史部的記載,是公元9世紀百戲在莆田民間盛行的確證。還有《興化府莆田縣誌》卷四記載,8世紀初葉僧人千靈“辭六祖(慧能)入閩,六祖云:逢苦即住。至莆田苦竹山(九華山)住錫,山魈拒之;千靈曰:若能飲鐵針,則吾去,不能飲,則吾飲,則若去;魈不能飲,自飲之,魈循去。遂于山西建苦竹院,所飲余鐵針,封貯尚存。”這一條出於方誌的記載,證實古代百戲項目之一的“吞針”幻術,至遲8世紀初已經便在莆田民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