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採桑女的結果 展開

採桑女

唐朝唐彥謙所作的七律詩

《採桑女》是唐朝詩人唐彥謙所作的一首七律。詩人通過對人物的動作描寫和心理刻畫 ,以及運用擬人手法對桑芽的描寫,給畫面增添了情趣,表達了自己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於虎”的社會現實。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主要描寫的是蠶桑女的艱苦生活。這首詩反映的就是這樣的社會現實,表達詩人對廣大勞動婦女的深切同情,揭露統治階級壓榨百姓的黑暗現實,抒發詩人對統治階級橫徵暴斂罪惡行徑的不滿與憤慨之情。
首聯“春風吹蠶細如蟻, 桑芽才努青鴉嘴”。“桑芽才努青鴉嘴”,詩人用工筆細緻地描繪出桑枝上那斑斑點點的嫩芽形狀,酷肖而生動。一“努”字,把桑芽寫活了,給畫面增添了情趣蠶。此聯極言蠶幼桑小,為下文揭示官吏不顧季節徵收絲的野蠻行徑埋下伏筆。
頷聯“侵晨採桑誰家女, 手挽長條淚如雨”。此聯是對採桑女清晨採桑情景的描寫,突出採桑女的焦慮與悲哀,她為什麼如此焦慮與悲哀呢?這就自然而然引出下文了。
頸聯“去歲初眠當此時, 今歲春寒葉放遲”。詞句道出了採桑女憂慮的原因,原因是碰上了春寒桑葉生長的遲,無桑可采。可即使如此,採桑女也用不著淚如雨下,畢竟這是天氣的原因,不是她的錯。
尾聯“愁聽門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絲”。就在這蠶細如蟻,初眠尚未進行,絲繭收成難卜的時候,里胥就上門催逼。這一點睛之筆,力重千鈞,點出了採桑女下淚的原因,突出了主題。此時的尾聯正是對這種現象的有力揭露和諷刺。
該詩層次分明,整個事情敘述生動,將採桑女辛勤勞作並且焦慮苦悶的情景描寫得十分到位,深刻地揭示出廣大勞動婦女的艱苦生活以及統治階級對百姓的無情壓榨。語言質樸,人物內心刻畫細膩,感情充沛,蘊含著非常深刻的意味,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項制命說:“諸縣夏稅折納綾、絹、絁、綢、絲、綿等”,搜刮的名目可謂繁多,但也明文規定了徵稅的時間是在夏季。因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絲織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財政入不敷出,統治者就加緊掠奪,把徵收夏稅的時間提前了。這首詩即側面體現了這個制度的影響。

作者簡介


唐彥謙(?~893)字茂業,號鹿門先生,并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試,結果十餘年不中,一說咸通二年(861)中進士。乾符末年,兵亂,避地漢南。中和中期,王重榮鎮守河中,聘為從事,累遷節度副使,晉、絳二州刺史。光啟三年(887),王重榮因兵變遇害,他被責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守興元(今陝西省漢中市)時,擔任判官。官至興元(今陝西省漢中市)節度副使、閬州(今四川省閬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刺史。晚年隱居鹿門山,專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於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