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問守原議

晉文公問守原議

《晉文公問守原議》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晉文公問守原議
晉文公既受原於王,難其守。問寺人勃鞮,以畀趙衰
余謂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樹霸功,致命諸侯。不宜謀及媟近,以忝王命。而晉君擇大任,不公議於朝,而私議於宮;不博謀於卿相,而獨謀於寺人。雖或衰之賢足以守,國之政不為敗,而賊賢失政之端,由是滋矣。況當其時不乏言議之臣乎!狐偃為謀臣,先軫將中軍。晉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於內豎,其可以為法乎?
巨晉君將襲齊桓之業,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齊桓任管仲以興,進豎刁以敗。則獲原啟疆,適其始政,所以觀視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興,跡其所以敗。然而能霸諸侯者,以土則大,以力則強,以義則天子之冊也。誠畏之矣,烏能得其心服哉?其後景監得以相衛鞅,弘、石得以殺望之,誤之者,晉文公也。
嗚呼!得賢臣以守大邑,則問非失舉也,蓋失問也。然猶羞當時,陷後代若此;況於問與舉兩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晉君之罪,以附《春秋》許世子止、趙盾之義。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年),中唐著名文學家。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永濟),故稱柳河東。其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20歲中進士,人仕后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革新。后革新派被宦官和藩鎮勢力所挫敗,柳宗元被貶到南方邊遠地區,最後死於柳州(今屬廣西)刺史任上。柳宗元在文學上是個多面手,在詩歌、辭賦、散文、遊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柳侯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在散文方面成就最高,其與韓愈共同發起“古文運動”,並身體力行用古文寫作。著有《河東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