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話

湛江話

湛江地區通行雷州話。湛江地區境內除了通行話雷州話,還有涯話、白話等方言。湛江市本地居民說雷州話有600多萬人,說其他方言約150萬人,由於湛江市區混居的因素,原雷州話的居民逐步學習白話或者演化成只說白話,也逐漸有隻說普通話的群體。

今湛江市屬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麻章區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廉江市南部、吳川市東部及茂名電白等通行雷州話,為廣東四大方言之一。

以雷州話為基本特徵的“雷州文化”構成當今嶺南四大地域文化。

得名


廣東雷州半島三元塔
廣東雷州半島三元塔
雷州話得名於古雷州,主要分佈於整個雷州半島(今湛江市轄域),因歷史上這一區域屬於雷州府管轄,所以稱為雷州話。

來源


雷州話,溯其祖追其源,乃是閩語系的一種。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原漢族從秦、漢、唐、宋、元、明不同時期分成幾撥途經古蒲田暫居而後遷居於雷州半島。
早在秦朝初年(公元前221年)就有一撥蒲田先民遷入雷州半島,到漢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雷城便形成了雷州話的雛形,又南宋年間,因戰亂,莆田先民大量移入雷州半島。
先民在此繁居,廣散閩南文化於雷,后逐成自為一體之雷州話。雷州城的雷州話是雷州話的正音代表,因為雷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現出版有《雷州話注音字彙》、《雷州話方言詞典》和《雷州方言志》、《雷州話字典》等。
雷州話與莆田話、海南話、潮州話同屬“姐妹語系”,屬閩南語系的一支代表方言。
雷州方言始於秦漢,由入粵的漢人帶來閩南語及官話逐漸與當地俚語交融,形成本土化語言。
雷州話有17個聲母,47個韻母,8個聲調,具有獨特的語音、辭彙、語法規範,其辭彙、讀音、語法等方面逐漸與母語、姐妹語產生了差異性變化,深化為雷州半島的地方語言。

特色


雷州話字典
雷州話字典
雷州方言可分為“性質狀態”和“俗語、諺語、歇後語”兩個大類。
其中性質狀態涉及的與官方語言相近,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而“俗語、諺語、歇後語”便是雷州方言中的一大特色,
其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雷劇、墓誌銘、涉及天文地理、衣吃住行、時令、文化教育、迷信、動植物、人品、行為性質等方面。
有單音詞,複音詞,又可分為AABB式重疊,ABAB式重疊和ABB式重疊等。例如:高高廈廈(形容人或物很高),靚靚啦啦(形容人長得很漂亮),星夜星夜(用於責備某人眼光不好,太馬虎)等。

地方文化


幾乎每一類“俗語、諺語、歇後語”都包含有雷州文化。如“日頭落水”,日頭乃太陽,太陽總是高在人們的頭上而稱日頭,日頭落水乃太陽下山的意思。
雷州半島三面臨海,沒有山脈,所以將太陽往西沉沒入地平線的現象概括為“日頭落水”,又如“三八四月”,
雷州方言詞典
雷州方言詞典
古代雷州半島先人生產力落後,每逢三月,四月,八月便會鬧飢荒,所以“三八四月”的意思就是“荒時暴月,青黃不接之時”。
在雷州方言裡頭,“土”和“通俗”乃其一大特色,“土”,來源生活或取材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能找到相關的來源,
如“上轎包腳”,古代婦女常把腳裸以下的部分包紮起來,也就是所說的“三寸金蓮”,在海康古代,沒有把腳包紮成“三寸金蓮”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
或者被世人罵成不守婦道,上轎,出嫁的意思,在出嫁的時候才包紮腳,那就是懶惰,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慌亂準備,
又如“公仔抬高就見腳”,公仔戲,雷州半島的一種木偶戲,由人來操縱其動作形態的變化,當人把公仔高舉起時會不自覺地把木偶的一些缺點或短處暴露出來,所以“公仔抬高就見腳”的意思是沒有真才實學,一遇上情況便暴露出了馬腳。

方言古味


雷州話中保留的古漢語很多特色,例如在人稱上,雷州話就很有古味,白文中的“他”或“她”,雷州話卻用“伊”字。
還有在第二人稱代詞“你”字,雷州話卻用“汝”字(很多人寫雷州方言是都用“魯”字取代“你”,這是不正確的寫法,只能起到諧音,但沒有一點含義),
另外,在時間上也保留著古老的時刻,如果一個外地人聽起來簡直是要古漢語詞典了,例如:日斗(中午),船年(前年)等,很有味道。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是,雷州話中的狀語後置,在現代漢語中,狀語一般位於謂語之前,但雷州話如今卻依舊保留著這個古漢語狀語後置的特點。
例如:在現代漢語中的“你要多吃一點。”而雷州話卻把“多”這個狀語放到了“吃”謂語之後,形成了“你要吃多一點。”
雷州話中的讀音也和普通話一樣有書面和口語兩種,但口語在雷州話平常交際中十分普遍例如“黃”就有兩種讀音,分別為“ui5”(口語)和“huang5”。
雷州話中的不定冠詞也有異於現代漢語的,這可能也是地方特色吧。如果寫入作文的話,你真的不知應該是對還是錯的,如:普通話中稱一隻鞋,而雷州話卻說成“一腳鞋”,還有一叢樹(一棵樹),這些和閩南語是一樣的。
還有本音字,但由於歷史的發展,這些字在現代漢語中已消失了不少。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雷州話的古老。
例如:“濕”字,雷州話中就有“dam(類似“淡”字的雷語)”的原字為“氵耽”,現只能從語言中感受這個字了。

地方歌劇


雷劇

談及雷州方言,有必要談及雷劇。雷劇原名雷州歌,明代中期形成於雷州府海康縣。
其唱腔音樂、鑼鼓音樂別具一格。初期以雷州歌謠腔為主唱腔,后在原唱腔基礎上創作出數十種新唱腔,按其體系可分為“高台”、“雷謳”。
雷歌雷劇
雷歌雷劇
雷劇屬於廣東三大劇種之一,在雷州歌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已具有500多年的歷史,其發展過程中經過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雷劇四個歷史階段。
直至2013年為止,每年春節,雷州半島地區都會舉行姑娘歌比賽,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都興緻勃勃地參與其中。其實,這是對本土語言文化熱愛的一種表現。
雷州文化在雷劇裡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其表達途徑無非是通過簡單,通俗易懂的雷州話。
如《抓閹村長》這台戲裡頭,就有這樣一段對白:月母光,月母圓,四嫜加布在庭邊,月母,即月亮,加布即織布,庭邊即院子,月亮亮晶晶,月亮圓滾滾,四姑娘在院子里織布,在此,只是對雷州方言中一小撮的舉例。

民歌

雷州姑娘歌漢代形成於今雷州市(原海康縣),流行於雷州半島。是廣東四大方言歌之一,也是中國131個歌種之一。
其格律嚴謹,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的尾字押韻,第二句的第四字、第四句的第四字和尾字都用陽平聲,第二句尾字則用陰平聲。每句句首都可加兩三個字,叫“歌墊”。
其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以及雙關、重疊、連珠、倒裝等10多種。歌唱形式有獨唱、對唱等。
雷州姑娘歌
雷州姑娘歌
民間男女老幼都會唱,遇事隨口即唱,出口成歌。

樂曲

雷州的民間器樂曲始於明盛於清,流行於整個雷州半島。
雷州音樂按演奏形式可分為:將軍令,氣氛熱烈,氣勢磅礴;小牌,旋律流暢優美,輕鬆活潑;坐門樓,多用於慶典,樂手坐在門樓下(大門口)演奏;
雷州音樂
雷州音樂
戲套,為雷州歌劇和黎戲(雷州木偶戲)的場間氣氛音樂,也用於日常生活。

方言特點


聲母

(括弧里的漢字為代表雷州話中發此輔音的)b(波)p(坡)m(毛)bh(不)d(刀)t(湯)n(挪)l(羅)g(哥)k(科)ng(鵝)h(和)j(接)q(妻)x(市)y(移)z(朱)c(粗)s(思)
註:雷州話中沒有翹舌音;zhichishir,和爆破音f。但令加了兩有地方特色的爆破音和清音:bh,ng。

韻母

a(啊)o(哦)ai(唉)ao(澳)eu(嘔)oi(矮)am(暗)ang(安)eng(哼)ong(翁)ab(合)eb(攝)ag(壓)
eg(遏)og(惡)i(伊)ia(呀)io(喲)ie(爺)iao(妖)iu(友)iam(鹽)iang(央)iong(用)iab(碟)ib(邑)
iag(燭)ieg(一)ig(益)iog(約)u(污水)ua(哇)ue(話)uai(喂)ui(威)uang(汪)ung(溫)uag(括)ueg(國)ug(郁)m(唔)ng(嗯)
註:雷州話中沒有前鼻音,而且“y”不能像普通話中與“i”等同,例如普通話中的“i”可寫為“yi”,但雷州話中就不一樣了,“i”是“伊”,“yi”又是“移”兩音是不同的,這特別要注意的。
湛江話
湛江話
還有雷州話中的“u”和普通話的獨音也有點區別,讀時舌位低些。

聲調

雷州話有八個聲調,普通話中有四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普通話隨著歷史的變化十分迅速,據明時的義大利來華教士利瑪竇和中國學士徐光啟記載當時的普通話音節有五個,然而到如今才幾百年間就演變剩下四個了。
所以研究雷州話,對於考察普通話的自古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名稱: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
編號:12345678例子:詩矢試識時是逝入
對比普通話名稱:陰平陽上上聲去聲符號:ˉ′ˇˊ

內部差異


總體差異

雷話各地亦有差異,大體以各縣(市、區)為片,分雷城音、湛江音、海康音、遂溪音、徐聞音、廉江音、電白音等,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語調、腔調方面。
徐聞話略帶海南話腔調,只有吸氣塞音聲母。
廉江話較之海康話“生硬”,音長不夠。各地雷話亦存在一些常用詞不同音的現象,但各地之間均可通話。因雷州府治歷來設於雷城鎮,故習慣上人們以雷城話(雷城音)為代表。

支片差異

雷城片
雷城話即雷話的正音,一般稱其雷州話,今廣播電視台、電台播音正是使用此話。
湛江片
湛江話(湛江方言),即為雷州話(雷話)在湛江市轄區的口音,其聲調、腔調與雷城正音並無差異,以麻章區湖光鎮為代表。若要細分之則是有的人把韻母im、ib讀為iem、ieb或em、eb
海康片
海康話,一般認為是雷州話(雷話)在海康縣(今雷州市)下轄鎮的口音,從雷州市轄境,取其英利鎮龍門鎮楊家鎮紀家鎮,終止於海,可成一線,此線便為東西之分線。
此線之西及線上點,入西部口音,余者入東;東者多“s”聲母,西者少之及多“d”聲母,否則反之。
另外聲母bh只出現在海康,其他地區讀v
海康東南部與徐聞有的人把聲母c讀為s
海康西南部的ngeu、ngo有的人讀neu、no
部分地區的z在a、o、u之前讀d
gueg流行於海康部分人,之外地區多讀gog
遂溪片
遂溪話,一般認為是雷州話(雷話)在遂溪縣的口音。其內部又可細分為東西口音,與雷話之代表雷城音最為接近。
遂溪西南部即為遂西口音代表,與海康西部、徐聞西部口音一樣,部分人多把聲母S音讀為d音。
遂溪東部即遂東口音,與雷城音無明顯差異、與湛江口音一樣,有的人把im韻、ib韻讀為iem韻、ieb韻或em韻、eb韻
以城月、建新、嶺北三個鎮為代表。
徐聞片
徐聞話,一般認為是雷州話在徐聞縣的口音。其內部又可細分若干口音。各口音與雷州話之代表雷城音有或大或小之區別。
有廣義與狹義兩指:廣義之意即為雷州話在徐聞縣的口音。狹義之意是雷州話之徐城口音。
徐城口音
又稱西部口音。其大致分佈於徐聞縣下屬的徐城、龍塘邁陳、西連、下橋、南山、城北、海安、角尾等鄉鎮。
若細聽之,則此片內部之各音又有所不同。
該片與雷城音區別最大,主要體現在較雷城音多“d”聲母字少“s”聲母字。有學者認為,這是該片區長期受海南之影響而致。另外還存在韻母差異:有的人把ieng韻、ieg韻讀為ing韻、ig韻東部口音
大致分佈在徐聞縣東部諸鎮(曲界、錦和、和安、新寮、下洋、前山等六鎮)。此片雖無徐城口音與雷城音之聲母區別,但仍存差異,主要體現在語調上:有的人把ing韻、ig韻讀為eng韻、eg韻。
廉江片
廉江話,通常是指雷州話在廉江地區的口音,較之海康話“生硬”,音長不夠,大體無明顯差異與遂溪話比較接近,以橫山、安鋪、龍灣三個鎮為代表。
電白片
電白話,即為雷州話在電白地區的口音,它包括茂名地區、吳川市、陽江地區的閩語系,有海話、東話之別稱,以水東雷話為代表,其內部又可細分若干口音。各口音與雷話之代表雷城音有或大或小之區別。總體來說電白口音與正音代表之雷城音差異是比較大的,有8成辭彙可以互相溝通。

特色差異

比較有特色的是徐城口音,略帶海南話腔調只有吸氣塞音聲母,只要一開口說話就知道是徐聞人,差異最大的則是電白口音,有8成辭彙能溝通。
眾多口音中正音覆蓋範圍最廣范,其中除了徐城、電白口音之外,其它口音相互交流時並無明顯差異,若細聽之則是島西人多把聲母S正音讀為d音,各地區亦有些人把辭彙讀錯了、個別辭彙讀法不一樣、讀音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