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格爾尼卡的結果 展開
- 西班牙畢加索油畫
- 2016西班牙電影
- 西班牙城鎮
- 2020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格爾尼卡
西班牙畢加索油畫
《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立體主義畫家帕勃洛·魯伊斯·畢加索於20世紀30年創作的一幅巨型油畫,長7.76米,高3.49米,現收藏於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
該畫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暴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採用了寫實的象徵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格爾尼卡》[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創作畫作]
1937年初,畢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國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構思期間,1937年4月26日,發生了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平地。德軍的這一罪行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譴責。畢加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
此畫結合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沖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一個死孩;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手握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畫中央是一匹老馬,為一根由上而下的長矛刺殺,左邊有一頭舉首顧盼的站著的牛,牛頭與馬頭之間是一隻舉頭張喙的鳥;上邊右面有一從窗口斜伸進的手臂,手中掌著一盞燈,發出強光,照耀著這個血腥的場面。全畫用黑、白與灰色畫成。這幅畫描繪了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遭德軍飛機轟炸后的慘狀。
格爾尼卡局部圖
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
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
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比喻了在戰鬥中最無辜的百姓,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里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在其之下,是一位婦女,她朝著自由女神走去,象徵著人們渴望和平和自由;而在第四段,那個躺在地上的男子,象徵著戰鬥中不屈的戰士,他手那拿一支劍,最妙的是他劍上的小花,讚頌了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
畢加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在這裡,畢加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英國作家、畫家、倫敦現代美術學院院長羅蘭特・潘多斯:公牛在《格爾尼卡》這幅畫中並非反面角色,相反,它好像是在搜索地平線上出現的歌人,在畫面上根本沒有出現反面角色的形象。因為造成這些災難的敵人是全人類的公敵,他們極其卑,也極為普遍,難以包羅在單一的形象中。所以,人們從畫上看到的只是死孩子、火焰中的房子、刺傷的身體、痛苦的歌斯底里的呼叫、以及驚慌的表情等等可能的事物,而造成這場災難的惡魔卻在這幅畫中被省略。
衍生作品
《格爾尼卡》自誕生起幾乎有將近20年的時間在路上奔波,穿梭於大西洋兩岸的諸多城市。最後一次旅行是在1981年,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轉移至西班牙,此前畢加索一直將其出借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直到西班牙恢復民主。
畫家對這幅懷著憤怒完成的作品是很重視的,他生前留下遺言說:只有當西班牙建立起民主政府的時候,《格爾尼卡》才可以回到自己祖國。佛朗哥死了以後,西班牙政府與保存這幅畫的美國政府經過5年的談判,1981年9月才將它隆重地運回了西班牙。
畢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