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貝幣
原始貝幣
錢幣始祖。一種由熱帶亞熱帶淺海貝類加工而成的貨幣。產生於商代,距今已有約三千五百多年歷史。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基本沒有傳世品。天然海貝大小適中,便於攜帶,便於計數,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社會的形成,逐漸成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原始貝幣
材料: 貝殼
收藏地: 中國歷史博物館
在我國遠古時期,大約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因為生產力低下物質極不豐富,所以一個部落或者一個家庭還沒有多少剩餘產品可以用來交換其他急需的用品,部落或家庭之間偶爾發生的交換活動也只是物易物,當時根本沒有貨幣也不需要貨幣。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物質財富也相對豐富了,人們物質生活中的需求不斷的擴大,以物易物交換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了,於是人們便把貝殼作為交換的中介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不知金屬為何物的原始社會貝殼是最珍貴的物質了。
貝幣的計量單位是“朋”, “朋”的古字本義是指一串或兩串相連的“貝”,後來逐漸演化成計量單位。”一般多認為兩串五個的貝或兩串十個的貝為“一朋”。
原始貝幣產生於距今三千年的商代。經過加工的天然貝幣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幣光潔美觀,小巧玲瓏,堅固耐磨,便於攜帶,這類海幣主要出產於我國的東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業交流的情況。它的產生,標誌著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在原始物物交換階段之後,可交換的商品日益增多。此時貝幣出現,成為商品交換過程的中介。
這組商代貝幣,採用天然海貝,人工磨平貝殼底部。貝殼的選擇相當精心。作為流通的貝幣,大小有異,隨之決定價值高低。除商代原始貝幣流通外,中國早期社會貝幣也有不同程度的使用。在交通及經濟欠發達的西南、西北少數民族地區,貝殼由商、春秋、西漢直至唐代均在使用。
在商代中期以前貝幣價值很高,臣下若能獲得商王用貝幣的賞賜那可真是極大的榮耀。隨著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天然貝幣漸漸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故在當時又出現了許多仿製貝幣,有石貝、骨貝、蚌貝、綠松貝等,這類貝幣形體都較小,其長度約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在商代晚期又出現了銅質貨幣,形制也仿海貝形式。銅貝出土於河南安陽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約為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銅貝堪稱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了,其中有一種表面包金的銅幣是作為大額貨幣使用的,現存世量極少。蚌貝因一出土就容易損壞,現保存完好的不多。商代晚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易範圍不斷的擴大,中國北方因不易獲得數量眾多的南方海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時,人們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防制貝形貨幣的方法,如陶、石、骨、玉、銅、金等,其中銅仿貝的發明是中國金屬鑄幣的開始。
天然海貝的品種也很多,有“貨貝”(又名齒貝)、 “擬棗貝”、“阿文綬貝” (又名大貝、虎斑貝)、“伶鼬榧螺”等,其中“貨貝”比較常見,貝面上有一條長長的齒槽的稱為“貝齒”或“貝唇”,貝的正面較為平整,貝的側面稍微鼓突,人們為了便於攜帶方便,在貨貝的背部多鑿有小孔,早期孔相對小,稱之為“小孔式貨貝”,以後,穿孔逐漸擴大,稱為“大孔式貨貝”。春秋戰國時期的“貨貝”背部幾乎磨平,稱為“磨背式貨貝”。“銅仿貝”一般仿貨貝之形,早期者與天然貝形制相近,春秋以後,南方楚國地區又鑄鑄造出有文字的“銅仿貝”是為有文銅貝,它的外形有的像螞蟻爬鼻有的像鬼臉的樣子,所以俗稱“蟻鼻錢”或“鬼臉錢”,其面文多達10餘種,但形制卻比較一致,均為上廣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它廣泛行用於南方地區,“蟻鼻錢”鑄行於戰國早期(公元前5世紀),“鬼臉錢”則鑄行於大約公元前4-3世紀的戰國中晚期,是當時比較先進的貨幣形態之一,除楚銅貝以外,春秋戰國時北方地區的金屬貝還有“金貝”、“銀貝”、“鎏金銅貝”等,“仿銅貝”的出現是我國貨幣發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把我國貨幣發展歷程大大地推向前進了,並以其大小、重量、價值比較統一,而且能夠大量地就地鑄造等其它“貨貝”和“仿貝”無法相比的優勢進入了流通領域。
因年代久遠,極易損壞。在市場上少有交易,由於出土量較大,物多價輕,每枚原始貝價格通常在人民幣15元左右,骨質貝幣亦循此價,銅貝略高,可及人民幣45元。作為市場炒作,原始貝幣不具太大升值潛力,但作為收藏觀賞,亦不失為好的選擇。目前存世的普通天然貝幣大多呈乳白色,表面無光澤,由於天然貝幣出土很多,現基本上沒人作偽,而用其它材料所制的貝幣就有不少贗品了,集幣愛好者在收藏時應小心謹慎。在錢幣交易市場里,一枚天然貝幣的價格約10餘元,石貝、骨貝的價格約20元至40元左右一枚,綠松貝和銅貝的價格要高許多,一些品相上好的銅貝要價上百元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