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方舟

天津五四運動傑出的領導者之一

於方舟,原名於蘭渚(1900年9月15日-1927年12月30日),生於天津市寧河縣表口村一個農民家庭里(現天津寧河縣),在兄弟五人中,他是最小的一個。1916年,於方舟考入直隸官立中學,他是天津五四運動傑出的領導者徠之一,也是天津早期黨團組織的重要負責人。在中學時期,於方舟面對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慘景況,自警道:“狂瀾四面嚴相逼,群生彼岸須舟亟。方舟負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激勵自己“努力壯爾神,努力執爾柁,戰勝眼前魔,何愁滄海闊”遂以“方舟”為名,自期自奮,願做“渡人之舟”,把祖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簡介


於方舟,原名蘭渚,又名芳洲,1900年生於河北省寧河縣(現天津寧河縣),1917年,於方舟考入直隸省立第一中學(現天津市第三中學)。他是天津五四運動傑出的領導者之一,也是天津早期黨團組織的重要負責人。
在中學時期,於方舟面對神州破碎,民不聊生的凄慘景況,自警道:“狂瀾四面嚴相逼,群生彼岸須舟亟。方舟負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激勵自己:“努力壯爾神,努力執爾柁,戰勝眼前魔,何愁滄海闊?”遂以“方舟”為名,自期自奮,願做“渡人之舟”,把祖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生平


年幼時期

於方舟
於方舟
於方舟幼年時讀書非常勤奮,考試成績經常名列前茅。他不但勤學好問,還樂於幫助學習差和家庭困難的同學。有一次,一位同學因繳不上學費,學校讓其退學,方舟就用自己的錢替這位同學繳了學費。1900年9月15日,正值八國聯軍的鐵蹄踐踏中華之際,於方舟在一普通的農家小院降生了。幼年的他就經常聽父輩講述外國人在天津一帶燒殺搶掠的罪行和義和團英勇抗敵的故事。

五四運動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於方舟作為直隸省第一中學的學生代表被選為參加“天津各界聯合會”的學生代表之一。期間,他曾擔任學生救國團團長、天津學生聯合評議會委員、天津各界聯合會學生代表等職,並倡導組織了“新生社”,並創辦《新生》雜誌。他在獄中以詩言志:“千古做完人,震撼三津。愛國不怕進獄門。”

被捕

1920年1月24日,反動警察廳下令查封了天津各界救國聯合會和天津學生聯合會,還抓捕了各界進步人士及學生。為了抗議這一暴行,天津各界五千多人舉行了遊行示威,併到直隸省長公署請願。在革命群眾強烈要求下,反動當局才准許派代表交涉。但當周恩來、於方舟、郭隆真等四位代表進去后,卻遭到了反動軍警的無理逮捕。部分軍警還衝出門外,打傷數十人。周恩來、於方舟、郭隆真等被捕后,關在警務處。他們要求到檢察廳辯理,遭到了警方的無理拒絕。在周恩來同志倡導下,他們展開了絕食鬥爭。於方舟寫了一首詩:“紅日過牆三丈透,監獄門開來走獸,看到絕食眉頭皺,面對英雄發抖!標語傳單未寫夠,牢外同學平安。”表現了他鬥爭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

鐵窗鬥爭

於方舟
於方舟
1920年1月,因要求釋放愛國人士而被捕入獄,與周恩來等一起同敵人進行了半年鐵窗鬥爭。他在獄中以詩言志“千古做完人,震撼三津。愛國不怕進獄門。”出獄后,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組織了天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五四”運動時期,於方舟領導成立了“新生社”。他化名於紹舜,考入南開大學讀書,並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於方舟和著名革命家李大釗同志取得了聯繫。在李大釗的領導下,於方舟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並把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改組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方舟是社會主義青年團負責人之一。1920年1月29日,為反抗反動政府的倒行,周恩來,於方舟等組織了請願團,受到當局血腥鎮壓,於方舟等人被捕。1920年7月中旬天津反動當局在革命輿論的壓力下,被迫釋放了周恩來、於方舟等同志。1920年7月6日檢察廳對被捕學生開庭公審。在法庭上,於方舟與周恩來等據理力爭,與反動勢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7月17日檢察廳宣佈於方舟等人“期滿”釋放。

出獄

出獄后,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組織了天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2年,他考入南開大學,任天津學生聯合會執行部長。1923年經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區委領導下,主持成立了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並任書記,是天津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代表直隸省出席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五卅運動中,領導了天津工人罷工鬥爭。

玉田暴動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黨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各地紛紛舉行武裝起義。10月,北方局制定了《北方暴動計劃》,決定在京津地區發動大暴動。於方舟以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部長身份領導了冀東第二次玉田暴動。在戰鬥中起義部隊遭到反動民團包圍,分散突圍時在豐潤縣河流沙地區被敵人包圍,不幸被捕。
1927年12月30日晚,於方舟被敵人殺害,年僅27歲。

解放后

解放后,於方舟故鄉寧河縣政府為其建立衣冠冢。於方舟衣冠冢墓地建在寧河縣烈士陵園內。衣冠冢墓高於地面站一米,面積為7.6米*8.7米的方形台基。正面石階周圍為護欄和短牆,均為花崗岩製作。台基中央為墓碑,由劉格平同志書寫“於方舟烈士之墓”。正面上端鑲有烈士瓷像。背面刻有烈士生平事迹。碑后石棺一具,內放遺物,均為漢白玉製作。塑像建築地為圓形甬道。中央為烈士半身塑像,漢白玉(花崗岩)製作。像基呈四方型,正面為李瑞環市長題“津門之光”。

人生經歷


於方舟烈士像
於方舟烈士像
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大學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於方舟於是跟隨李大釗,並在李大釗的幫助下創立了天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且發行了會刊。同年10月於方舟創建了天津第一團支部,為天津中共黨組織的建立作了準備。 1922年,他考入南開大學,任天津學生聯合會執行部長。1922年9月經李大釗介紹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李大釗同志介紹,於方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中共順直省委在天津法租界成立,於方舟同志兼負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發展組織工作。為了建立工會組織,他還為平民學校編寫課本,共出版了三冊。為了反對曹錕賄選總統,於方舟同志還出版了《津保青年》,編製小冊子進行宣傳活動。
1923年8月,於方舟同志按照蔡和森同志的指示,在天津二次建黨,並擔任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長。於方舟同志奉黨的指示,以天津學生聯合會代表名義,到廣州參加了1924年1月孫中山召開的國民黨一大。會上,於方舟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執行委員。4月,孫中山北上號召舉行國民會議,於方舟同志在天津組織各界人士歡迎孫中山先生。後來中共天津地委成立,他又任地委書記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正式建立國共合作。於方舟作為直隸省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並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2月,他返回天津與江浩、李錫九共同創建了國民黨直隸臨時省黨部和天津市委黨部,被推為主要負責人。同年春,天津地方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原法租界普愛里31號召開,於方舟當選首任天津地委書記。社會主義青年團天津地方委員會也同時成立,他當選為委員長。
於方舟烈士紀念碑
於方舟烈士紀念碑
1925年,天津地委先後兩次組織工人罷工和示威遊行,於方舟同志都是罷工遊行總指揮之一。他受黨組織的委派,具體領導了天津電燈、電車公司工人反對外商盤剝的鬥爭,並取得了勝利。 1926年,奉系軍閥捲土重來,革命同志遭到了殺害,革命工作處於低潮。於方舟同志也轉入地下下鬥爭。
1927年秋,玉田縣一帶農民運動高漲。北方區蔡和森同志來天津指示工作,決定在玉田發動農民暴動起義,並派於方舟同志以黨的特派員身份前往領導這一工作。於方舟和解學海、楊春林等同志到達玉田縣后,積極發動群眾,使農運工作很快由玉田發展到遵化和豐潤,廣大貧苦農民加入了農民協會和起義軍。條件成熟后,在於方舟等領導下,於9月16日發動了京東農民大暴動。起義軍手拿刀槍,一舉攻佔玉田縣城,后又攻入遵化縣城。進城后,農民起義軍砸官府,開放監獄,當地農民簞食壺漿,爭相歡迎。但是,反動派並不甘心失敗。當起義軍由遵化縣城返回魯家峪時,反動團隊包圍了起義軍。於方舟指揮起義軍突出重圍,經過玉田縣沙流河地區時,又遭到了敵人的圍攻。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雖經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於方舟等起義領導同志被敵人抓住,解往玉田縣城。在獄中於方舟同志化名於紹堯,在敵人嚴刑逼供下,始終保守黨的機密,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中央為烈士半身塑像,漢白玉製作。像基呈四方型,正面為李瑞環市長題“津門之光”。

烈士故居


於方舟烈徠士故居位於表口鄉表口村解放路北。建於1943年,自成院落,座北面南,佔地面積326.7平方米,建築面積102.4平方米。建有一座由原天津市市長李瑞環題寫的“津門之光”陶瓷壁一座。外有圍牆,院內設有花池通道。於方舟烈士故居,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方舟烈士曾與周恩來同志在天津一起從事革命活動,創建“新生社”,為中共天津市委黨組織創始人之一。
1927年12月30日在玉田縣領導農民暴動時被捕,同日遇害。該故居原有磚坯正房四周,庭院和圍牆,1976年地震被毀。後由市撥款按原貌修復,粉刷油漆,美化庭院。修復後為:建有一座由天津市市長李瑞環題寫的“津門之光”陶瓷壁一座。外有圍牆,院內設有花池通道。1959年和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定為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