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台

武陽台

武陽台是戰國時期燕國都城的遺址,位於易縣縣城東南3.5公里處。

基本介紹


武陽台
位於易縣縣城東南3.5公里處,是戰國時期燕國都城的遺址。燕下都營建年代,史載頗多,據《水經注》《易水篇》記:“蓋易自寬中,歷武夫關東出是兼武水之稱,故燕下都,擅武陽之名,......世又謂易水為故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故修建下都,館之南垂,言昭王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傅振倫先生認為,在昭王之前下都司已經創建,時間約在戰國初期(公約前475年左右)。歷經易王、昭王、惠王、武成王、孝王、喜王,六王的經營時間百餘年。燕下都形制特徵: 燕下都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八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面積三十二平方里。城址分東西兩城,東城是當時人們的活動中心,為宮殿區,官營手工業作坊區,市民居住區,貴族墓葬區。西城的創建晚於東城,遺存較少,是為了東城的安全建的一座附城。燕王營建下都有其背景。正適燕王噲實行禪讓制,一切均出於相邦子之。“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子文不義,引起國內大亂,招致齊將五都之兵伐燕。這場內亂導致了燕國政治、經濟的衰敗,連弱小的中山國也趁火打劫。昭王即位,發憤圖治,召賢納士,營建下都。做為抵禦南面的齊趙、中山侵擾的門戶,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屏障。燕下都的黃金台、河道及武陽台基址: 燕昭王修建黃金台,自古傳為佳話。燕下都東南有金台陳村,傳說以燕昭王築黃金台而得名。金台陳村舊有重修黃金台石碑,記載著明萬曆重修黃金台的事迹,村內有昭王廟,供奉燕昭王、樂毅、郭隗等人的塑像。《大清一統志》中說:燕昭王於易水東南筑黃金台宴天下士,後人慕其好賢之名亦築台於此。李白有詩讚曰:“誰知數尺台,中有萬古情,區區後世人,尤愛黃金台。”燕下都遺址有四條古河道。“運糧河”在城址中部,溝通南北易水;另一支向東折轉向南,流出東城,注入城外護城河。城內這兩條古河道分別將宮殿區與手工業作坊區,手工業作坊區與墓葬區隔開。還有一條古河道為東城東牆外的護城壕。這些河道當時在城市規劃上起到了保護宮殿區和解決城市供水撲排水作用。古河道共四條以運糧河為主全長4700米。武陽台主體建築由武陽台、望景台、老姆台等建築基址組成,由南向北形成一條軸線。其中武陽台最大,高十一米,分上下兩層,台東西最長處約一百四十米,南北最寬處約一百二十米,它相當於燕下都全城的制高點。燕下都出土文物及墓葬區: 1964年出土的戰國銅俑,身高25.8厘米,重4.9公斤,是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一件,前額上發分左右向後梳,頭巾垂於腦後,身著右衽尖頂窄袖長袍,方領口,腰帶兩端有帶鉤連結,使我對戰國時的髮式、服裝、帶鉤的配置有了清楚的認識。1965年武陽台出土的鐵胄,為我國首次發現淬火鋼器的掌握技術,其歷史提旱了兩個世紀。高陌出土的戰國銅俑,為我國獨一無二。其它如銘文銅戈,刻銘記重的金飾件,大型宮門銅鋪首都是極為珍貴的瑰寶。燕下都出土的歷史文物數萬計,為研究燕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提供了寶貴為實物資料。燕下都文物在中國科技史上為作用: 鐵,在先秦文獻中關於楚國為多。不少考古學者也認為南方鐵器較北方先進,楚國在鍛鋼技術方面更為進步。燕下都44號基地出土的鐵制兵器劍、矛戟鐓,經過分析證明,燕國不但已掌握了鍛鋼鑄技術及其工藝,而且其淬火銅器在我國出土文物中是最早的,比歐洲的同類技術早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