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席
東亞傳統的交往禮節之一
避席亦作辟席,拼音是bì xí,是東亞傳統的交往禮節之一。東亞傳統以前習慣席地而坐(中國在宋代以後才普及使用椅子),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謙遜,都要離開坐席而伏於地,這種做法便叫做避席。避席也叫避廗,可指離席或席中不告而別,也指迴避、退避或者躲避。
避席
“避席”起源於一個歷史上有名的典故——“曾子避席”。說的是:有一次曾參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參聽了,明白老師是要指點他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是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後來很多人都向他學習這種禮儀。
1.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
①《呂氏春秋·慎大覽》:“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
②《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
③李善註:“《孝經》曰:‘曾子避席。’廗與席古字通。”
④《漢書·灌夫傳》:“已嬰為壽,獨故人避席,余半膝席。”
⑤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珠利耶國》:“於是避席禮謝,深加敬嘆。”
⑦《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太子丹屏左右,避席而請曰:‘今日之勢,燕、秦不兩立,聞先生智勇足備,能奮奇策,救燕須臾之亡乎?’”
2.指讓席,以示敬意。
①《莊子·盜跖》:“謁者復通,盜跖曰:‘使來前!’孔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
3.泛指離席。
①《文選·司馬相如》:“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李善注引郭璞曰:“愀然,變色貌。”
②唐·薛用弱《集異記·王渙之》:“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讌。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
③清·捧花生《畫舫餘談》:“觴客未畢,勿避席而起。”
4.指逃席。
5.猶離職。
宋·洪邁《夷堅支志乙·永悟侍者》:“悟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復留。’遂遣出院。未幾,悟亦避席,與之侄過南康。”
6.迴避,避退。
①宋·洪邁《夷堅志補·鳳翔道上石》:“兩屏相對,列於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種皆避席。”
敬酒時,被敬酒的人都要離開席位以表示對敬酒人的尊重,這一行為稱“避席”。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