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庄
上屋庄
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 1975年,人均糧食300公斤。 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
后因搬遷改稱上屋庄,有張、王、鄒、於四姓在此地定居。上屋庄位於海陽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21°02′,北緯36°58′。東與礦山村相交,西與亭子口村相望,北與河南村、長宇村相接,南與南柳村相連。隸屬發城鎮。全村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等。 2002年,全村199戶,503人。有張、王、鄒、於等4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姓。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冬日軍膠東拉網大掃蕩,用機槍打死村民2人。
1945年春日軍掃蕩,打死村民1人。
1980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2年村民吃上自來水。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10萬公斤。1975年,糧食畝產提高到 260公斤,總產21.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388公斤,比1975年增長128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632公斤,總產35.9萬公斤。 1987年始栽植蘋果。2000年,全村蘋果園面積達到10公頃,總產15萬公斤,收入24萬元;桃子、杏子、葡萄總面積3.3公頃,總收入1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343萬元,其中農業220萬元,畜牧養殖業123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后,先後發展了商店、電氣焊部、加油站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62人,收入141萬元,其中運輸業57萬元,商飲業50萬元,服務業34萬元。
文教科技1952年,成立上屋庄小學,時有學生11人。建國后,小學、初中義務教育逐步得到普及。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5人。村民獲技術員以上職稱的有6人。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00公斤。2002年,人均存款餘額2000元,有各種運輸車98輛、摩托車63輛、電話40部、彩電130台、電冰箱26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平方米。1979年、1983年,村兩次統一規劃新房區。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9平方米。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4年,王天勇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5年8月成立黨支部,王天勇任黨支部書記,時有黨員3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26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天勇、張風慶、王天公、王天春、張成東、王永敏、張煥春、張瑞芝、鄒化仁、王永培、張振波、張瑞敏。2003年3月起,王永培復任黨支部書記。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3月,設村公所,張煥祥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有張煥祥、王天瑞、王天國、張承龍、張風慶、王天公、王天智、王天信、王永敏、張瑞芝、張吉堂、張振波、張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