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12年12月,由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和空間信息科學與工程系兩系合併組建而成。學院秉持“和諧、嚴謹、務實、創新”的院風,傾力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掌握紮實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學院簡介


辦學目標:力爭辦成“國際化特色顯現、閩台合作特色明顯、親產業特色鮮明”的海西一流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專業(方向)和學生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特色專業)、網路工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校級特色專業)、軟體工程(軟體服務方向、金融服務方向、工程技術方向、軟體測試方向)、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商務智能)等5個本科專業10個專業方向,現有在校學生2200多人,每年招生550人。
師資力量:院部現有教職工共10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雙聘),博士42人(博士后4人),在讀博士7人,具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的教師15位,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14位,高級職稱教師26位。
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統、計算機軟體理論、網路與信息安全、圖形圖像與虛擬現實、數據挖掘、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資源環境遙感、衛星定位導航及其應用、數字城市等。
實驗室條件:擁有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環境。實驗室佔地面積達3600多平方米,設備資產總額2000多萬元,建成完整的實驗室體系,包括4大中心(計算機中心、高性能計算中心、創新實踐工程中心、測繪工程訓練中心)、3大基礎實驗室(軟體基礎、硬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系統組裝及維護)、9個專業/方向實驗室(嵌入式計算系統、網路工程技術、軟體工程、信息安全與測評、數字內容與智能信息處理、虛擬與模擬技術、智能樓宇、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衛星導航定位實驗室、數字工程實驗室、空間信息技術創新實驗室),校企共建思科聯合實驗室、MapGIS聯合實驗室(中地數碼GIS教學與科研合作基地)、南方測繪CORS系統等教學與科研平台。配置高檔PC機1100台,每位學生實驗時,均能滿足一人一機的實驗教學要求。配備高精度CORS系統、RTK、ASD手持式光譜儀、東方聯星GPS原理實驗平台、配備VISTA HCX GPS、移動PDA、經緯儀、全站儀、各種GPS接收機等儀器設備,配備ArcGIS、MapGIS、ENVI、ERDAS、易康、VirtuoZo NT全數字化攝影測量系統等軟體,能夠滿足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的實驗教學。
資格證書考試:學生均有機會參加思科CCNA、CCNP,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軟體水平與資格考試、IT職業英語、全國服務外包人才、地理信息工程師等多種資格證書考試。

學科建設


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省級重點學科,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為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科研平台:福建省建築智能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物聯網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廈門分中心、廈門市軟體評測中心、廈門市建築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智慧交通誘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軟體體系結構重點實驗室、廈門理工學院應用軟體研究所、廈門理工學院嵌入式系統研究所,廈門理工學院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承擔了國家級項目(含子課題)14項、省級13項、市級及橫向科研項目146項,獲省級以上科研獎勵7項,科研項目級別、數量、經費居全校前列。在三大檢索發表論文60餘篇。擁有軟體著作權等專利成果40餘項。
學術會議:第二屆全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常務理事會、2010年福建省系統工程年會、2011年廈門市計算機學會年會、2013年第二屆高等學校軟體工程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教學工作


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省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特色專業、做中學計算機應用人才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複合型應用型空間信息工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計算機組成原理省級精品課程、軟體工程省級精品課程、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省級精品課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一個省級公共基礎實驗教學平台項目。
市級質量工程項目:計算機組成原理市級精品課程。
校級質量工程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校級特色專業、軟體工程校級特色專業、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校級特色專業、複合型應用型空間信息工程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做中學”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軟體工程、空間信息技術校級教學團隊及精品課程7門、廈門理工學院-嵌入式、物聯網技術實踐教學基地及廈門理工學院-空間信息技術實踐教學基地等2個2012年重點建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其他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校級“卓越工程計劃”試點專業。
學生競賽及各類獎勵:學生專業知識紮實,動手實踐能力較強,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GIS技能大賽、北斗杯青少年科技競賽、“思科網院杯”大學生網路技術大賽、“正保教育杯”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用友杯”沙盤模擬經營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泛珠三角安利杯大學生計算機作品賽、“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賽事均有較好的斬獲,2013年在校生獲國家級獎勵130人次,獲省部級獎勵189人次。

對外合作


中外合作辦學:與英國赫爾大學、加拿大里賈那大學簽訂學分互認協議,所有專業的本科學生有機會選擇“2+2”模式獲得本校、國外大學的文憑,也有機會在本科畢業后選擇“1+1”模式攻讀國外大學的碩士。
閩台合作辦學:與台灣元智大學靜宜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修平科技大學、台中技術學院等合作,合作專業為物聯網工程及商務智能方向。
產學研合作:與IBM、思科、甲骨文、用友軟體、雅馬哈、萬安實業、中地集團、南方測繪集團、廈門精圖、廈門銀據、閩礦測繪院等20餘家國內和本地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實驗室共建:與IBM、思科、ORACLE、台灣台中電腦同業公會、北京博創、西安唐都、廈門高士達、中地集團、南方測繪等企業共建多間實驗室。
國際師資:聘請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愛爾蘭、印度、台灣等高校和企業的兼職教授來院任教,聘請了IBM全球高級副總裁范宇先生等業界精英為我院客座教授。

校友工作


截至2015年3月,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軟體工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等多個專業、3000多位畢業生。畢業生分佈在廈門戴爾公司、IBM公司、中軟海晟、廈門農業銀行等單位,技能過硬,踏實肯干,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學院校友分會秉持“做校友之家,助校友成功”的理念,發揮紐帶作用,協助學校開展好慶祝校慶活動,不定期開展校友聯誼活動,邀請校友為在校生開設講座、舉辦座談會,組織學生到校友企業實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