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蛇頸龍的結果 展開
- 鰭龍目蛇頸龍科動物
- 鮭形目鮭科動物
蛇頸龍
鰭龍目蛇頸龍科動物
蛇頸龍是已滅絕的蛇頸龍屬海生爬行類的統稱,屬調孔亞綱鰭龍目,是一類適應淺水環境中生活的類群,個體較大,且長頸,因以得名。從三疊紀晚期開始出現,到侏羅紀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堊紀末滅絕。蛇頸龍體型碩大無比,是海洋中的霸王,與魚龍類一起統治著中生代的海洋。
一類個體較大的水生爬行動物。因有長而靈的頸部而得名。體軀寬扁,四肢成鰭腳。生活習性似現代海獅,基本上在海洋中生活,以魚類為食。可分為長頸蛇頸龍和短頸蛇頸龍。生存於侏羅紀至白堊紀。產自四川威遠的“威遠中國上龍”,以及產自廣西扶綏的“扶綏中國上龍”,即屬此類。
該屬動物長約4.5公尺(米),具有寬而扁的身體、較短的尾,頸部長而可彎,鼻孔遠在後面,位於眼附近,齶幾乎是硬的,齶生有長的尖齒。很可能通過擺動頭,穿過魚群而攝食,顯然能使用其橈足,向前或向後游泳,甚至以身體為軸而側旋。其演化歷史的早期,分成兩個主要類群︰上龍短頸類型,頸短、頭細長;薄片龍,頭較小,頸長似蛇,可以做很大彎曲。後來的演化,以體積極度增大為標誌。
蛇頸龍
蛇頸龍屬(Kronosaurus)為來自澳大利亞的早白堊世上龍,長約12公尺(米),僅頭骨即佔去約3.7公尺(米)。薄片龍屬(Elasmosaurus)其頸部有76個頸椎,長達13公尺(米)左右,頭和頸約佔體長的一半。
蛇頸龍的外形像一條蛇穿過一個烏龜殼:頭小,頸長,軀幹像烏龜,尾巴短。頭雖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內長有很多細長的錐形牙齒,捕魚為生。許多種類的身體非常龐大,長達11~15米,個別種類達18米。四肢特化為適於划水的肉質鰭腳,使蛇頸龍既能在水中往來自如,又能爬上岸來休息或產卵繁殖後代。蛇頸龍類可根據它們頸部的長短分為長頸型蛇頸龍和短頸型蛇頸龍兩類。
長頸型蛇頸龍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脖子極度伸長,活像一條蛇,身體寬扁,鰭腳猶如四支很大的划船的槳,使身體進退自如,轉動靈活。長頸伸縮自如,可以攫取相當遠處的食物。
短頸型蛇頸龍又叫上龍類。這類動物脖子較短,身體粗壯,有長長的嘴,所以頭部較大,鰭腳大而有力,適於游泳。
傳統理論認為蛇頸龍在海洋中主要以魚、魷魚和其他游水動物作為食物,其實不然,在化石中竟發現蛇頸龍腸胃中殘留著蛤蜊、螃蟹和其他海底貝類動物,這證明蛇頸龍的食譜要更為廣泛,不僅僅局限於獵食游水魚類,還可以利用長長的脖頸伸到海底尋覓各種貝殼類、軟體類動物。
英國萊斯特市新沃克博物館蛇頸龍專家理查德·福雷斯特表示,早在1920年科學界就曾猜測蛇頸龍有海底覓食的可能性。福雷斯特說,“蛇頸龍長著細長而單薄的牙齒,從它的牙齒結構上看,它雖具有食肉習性,但是它的牙齒並非很適合撕咬獵物,而是更適合在海底尋覓軟體生物作為食物。”
福雷斯特還指出,此項研究之前,古生物學家在瑞士遠古海底沉積層中發現一處“可疑”痕迹,在沉積層中明顯有一處凹槽,他們依據沉積層所處時代猜測這可能是蛇頸龍留下的痕迹。
但是蛇頸龍為什麼會在海底留下明顯凹槽呢?基於這項最新研究發現,我們不難看出海底沉積層的“可疑”痕迹更加有力證實了蛇頸龍有海底覓食習性,這應當是它在海底尋找軟體生物時留下的痕迹。
在白堊紀末期,蛇頸龍漸漸退出海洋霸主的位置,與恐龍走向滅絕之路,而體積龐大、更為兇猛的滄龍成為了海洋中強大的掠食者。蛇頸龍之所以適應海底覓食習性,是由於海洋世界中蛇頸龍不再是唯一的霸主,滄龍有著強有力的牙齒,能夠大肆撕咬其他游水魚類,在與滄龍的獵食競賽中,蛇頸龍仍保留著獵食游水魚類的習性,但在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進化法則下,迫使蛇頸龍漸漸改變了獵食策略,適應了如何利用靈活修長的脖頸在海底尋找軟體、貝殼類食物。
幾乎所有的蛇頸龍在水中的推力都是由前肢體像企鵝一樣拍打水面所形成。在模擬中,這種爬行動物的後肢被固定不動,卻仍然游得相當好,但是如果沒有前肢,則它們非常難產生有效的動作。正因為這種區別,蛇頸龍的前肢和後肢是否同步移動變得並不重要:它們的後肢有可能是用來調整方向和穩定身體,而不是產生推力。
化石見於上三疊紀到下侏羅紀,直到上侏羅紀。分佈廣泛,遍布東半球;也見於南美地層。北美和別處的有關類型,持續到白堊紀末。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蛇頸龍的繁殖方式與多數爬行動物產卵孵化不同,是“胎生”。馬歇爾大學副教授羅賓·奧基夫等人對1987年發現、保存在洛杉磯縣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具蛇頸龍化石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化石是一個腹中帶著幼崽的雌性蛇頸龍,體長超過4.6米,生活在距今7200萬至7800萬年前的白堊紀。腹中幼崽體型較大,有近1.5米長,骨骼相對完整,不大可能是被大蛇頸龍吃下肚子的。這表明蛇頸龍是直接生出幼崽,不像多數爬行動物那樣產卵然後孵育後代,這種生育方式被稱為卵胎生。而且蛇頸龍不像其他爬行動物那樣一次產下多個後代,而是生育單個的大體型後裔。
2009年英國考古學家取得重大突破,他們發現了類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科學家進而推斷這種動物2億年前生活在在英吉利海峽中。這一重大考古發現發生在英國多塞特郡的海濱城市萊姆里傑斯(LymeRegis),在這座城市有世界自然遺產“侏羅紀海岸”。考古學家正是在侏羅紀海岸的石灰石岩中發現了類似尼斯湖怪的生物化石。考古學家花費數月時間把數十塊骨骼化石拼裝起來,試圖還原這隻長12英尺(約3.6米)的蛇頸龍。這種海洋兩棲動物長有細細的長脖頸和細長尾巴,四個巨大的闊鰭,像剃刀一樣鋒利的牙齒,以捕食其他海洋動物為生。蛇頸龍生活在距今大約1.5億年到2億年之前,當時是侏羅紀時代。當時的英吉利海峽是水位不深的熱帶海洋。遺骸是由化石專家特蕾西-馬勒在萊姆里傑斯附近的蒙默思海灘岩石下發現的。她先是在石灰岩中發現了一塊骨骼。後來她和她的搭檔、化石專家克里斯-摩爾又返回蒙默思海灘,結果又找到了四塊骨骼。
摩爾表示,“儘管只是發掘出蛇頸龍的骨頭碎片,但是人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它的面貌。尾骨還在原來位置,一些背骨還在原位,頸骨也保持在原來位置。”摩爾說一些骨骼上能夠看出被
咬嚙的痕迹。“骨骼上邊留有齒印,這具屍骨曾經被其他兇狠的海洋兩棲動物撕咬成兩半。”摩爾說撕咬蛇頸龍屍體的可能是食肉的魚龍。據悉,英國政府下屬機構“自然英格蘭”同“侏羅紀海岸世界遺產”管理者一道把蛇頸龍遺骸發掘出來,以防止其遭破壞或被海水沖刷腐蝕。不過“侏羅紀海岸世界遺產”科技部門負責人理查德-埃德蒙斯表示挖掘這具古生物化石有可能破壞這條菊石通道。埃德蒙斯說,“蛇頸龍遺骸非常罕見,全世界已知的只有10具完整的或部分蛇頸龍遺骸化石。我為此工作了30多年只發現了這唯一一具蛇頸龍骨骼化石。
埃德蒙斯還說,“化石被發現的地點非常敏感,因為其位於著名的、有標識意義的菊石通道上。”萊姆里傑斯的懸崖和海灘屬於世界遺產侏羅紀海岸的一部分。藍石灰岩石群有大量侏羅紀初期的遺跡,那個時期優質的化石很稀少。很多遺跡保存良好,一些重要物種的標本完整。許多恐龍和其他史前爬行動物的遺跡在萊姆里傑斯被發現。
海洋深處的生物圈相對比大陸穩定,沉寂在海底最深處那片黑暗環境以現代的科技實力不可能探究完全,史前一次次大撞擊大陸導致大型原始生物近乎滅絕,但數百至千米有幾分幸運,可供一些海洋生物逃避災難,矛尾魚、海鰻、劍吻鯊、銀鮫等史前古老的活化石依然可見,七千萬年前生存的海洋恐龍的存在也不無可能。現今有地下暗河的湖泊或海洋多有未知大型生物諸如海蛇之類出現,一些科學家認為近代目擊事件中的“海怪”可能是蛇頸龍,這種長頸爬行動物生存在恐龍時代,或許目擊事件中的海怪是存活至今的少量個體。神秘海洋的探索還依賴科技的發展,或許蛇頸龍未來真的重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蛇頸龍
1933年,尼斯湖旁興建公路,自此目擊湖怪的報告明顯上升。其中2000年有12次,2002年有4次。坊間普遍認為湖怪是種蛇頸龍。
尼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北部深約213~293米,長約39公里,平均寬度為1.6公里。它是淡水湖,終年不凍。湖中魚蝦眾多,水鳥翔集。尼斯湖水怪傳說一向都是蛇頸龍一般的生物。所以蛇頸龍沒有滅絕潛藏在尼斯湖中。
胃石之謎
經過研究,科學家在一些蛇頸龍胃部的化石中發現了小石頭,它們可能為了使自己在水中遊動而吞下石頭來增加體重。據科學家估計一隻成年蛇頸龍的總重量為1000公斤,是一個成年人體重的14倍。蛇頸龍在逃脫追殺的時候必須藉助那長長的脖子來調整方向,它那脖子又長又靈活,能幫助它扭轉身體使它能夠自由地四處游逸。如果它的脖子出了問題,將會對它的游泳逃避危險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蛇頸龍
在對於蛇頸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曾發現蛇頸龍的胃中有數量不等的磨光鵝卵石,這種磨光鵝卵石被稱為胃石,多年以來,蛇頸龍的胃石在科學界一直是富有爭議的話題。
蛇頸龍體型龐大,它的脖頸與體軀不成正比,就像一條大蛇穿在烏龜殼中,由於它特殊的身體構造,使得它不能將四肢抬起超過臀部將身體完全潛入水中。因此,主導理論認為,蛇頸龍在獵食中不能很靈活地潛入水中捕捉獵物,於是吞下許多鵝卵石幫助減少浮力不再漂在水面上。據悉,研究人員在對澳大利亞出土的這兩具蛇頸龍化石分析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具蛇頸龍胃部竟包含著135塊胃石。
胃石在蛇頸龍胃中究竟實現著一種什麼功能呢?在對這兩具蛇頸龍化石胃部殘留物的分析中,疑問又有了新的進展。紐卡斯爾大學的麥克亨利認為,蛇頸龍體內胃石的主要作用可能是幫助消化,蛇頸龍在海底覓食會吞下許多蛤蜊、螃蟹等帶有甲殼的動物,胃中難免會留下難以消化的貝殼殘物。正是這種鵝卵石在胃中將難以消化的貝殼磨碎促進蛇頸龍的食物消化,長時間之後鵝卵石也被磨得十分光滑。
麥克亨利指出,胃石有助於消化與早先科學家所提出胃石控制浮力的理論並不產生衝突,有可能胃石至少具有這兩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