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縣第一中學

渭源縣第一中學

渭源縣第一中學,其前身為渭源縣初級中學,位於渭水源頭,灞陵橋畔,坐落在縣城東老龍亭地段。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髮揮潛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歷史沿革


艱難創建(1943-1949)
渭源初級中學創建於抗日戰爭時期。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根據社會各界的願望和當時大批小學生無力去外地求學的困難狀況,熱心地方教育事業的張亨(字嘉民,當時在北關張氏小學任教)倡導創辦渭源中學。1943年1月,成立了“籌備委員會”。籌委會由戴爵伯(商會會長)、禹仲珊(城區小學校長)、馮子厚、馮子萬、周友笙、張哲溪、張亨七人組成。公推張亨任主任,禹仲珊任副主任,並承報縣政府備案。同時,籌委會向社會籌集募捐法幣11萬元;縣政府以開闢“首陽門”(西門)拍賣城外公地籌措了26萬元;渭源縣五竹鄉教育工作者楊華亭捐法幣1萬元;另外,臨洮縣商人王志英先生慷慨解囊捐獻銀元500元作為助學金。是年,修補粉刷了文廟東西廊房10間(可容2個教學班),購置了桌凳及少量的教學設備,秋季招收男女學生80名,分甲、乙兩個班。次年,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建成土木結構二層教學樓2棟(20間,可容4個教學班),講演亭一座,教師宿舍4棟。初具規模后,經籌委會推薦,由縣政府呈報省教育廳核准,正式建立“渭源縣初級中學”,委任張亨為首任校長。
教學工作走上正軌
建校初期,學校教師缺乏,校長張亨聘任漆映琳(渭源縣鍬峪鄉人,北京輔仁大學畢業,當時在臨洮中學任教導主任)為教導主任,聘請本地閑居的大學生郭世雄、張允中、郭世恩、郭世緒等,以及公務員中的高中畢業生原書齡、張季倫、謝勁夫、張問仁、徐樹梧、李俊傑、王賓、羅宜軒、王鑒、韓縉、魏璇等作為義務教師。省教育廳承認、批准為正式學校並撥經費后,才開始聘請專職教員,教學工作走上正軌。
學校剛成立,由於教學人員少,當時一人兼數職,張嘉民任校長,併兼任甲班班主任;漆映琳任教導主任,併兼任乙班班主任。
建校初期,學校條件非常簡陋,學生上晚自習點著菜油燈,住校學生睡的是草鋪。教師的待遇也很低,月薪每人發給9升糧食(135市斤)。
學校建立后,教學班級和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教學班由兩個增加到四個,學生增加到160多人,教職工由13人增加到14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秋季,學校已發展到6個教學班,學生人數增加到240多人。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秋,學校開始設立高中部,首次招收1個高中班,大約40多人。此時,班額增加到7個。
開設課程
建校初期,開設的課程有:公民、國語、英語、算術、代數、幾何、化學、歷史、地理、生理衛生、動物、植物、體育、音樂、美術、勞作等。
渭源初級中學的建立,結束了渭源縣沒有初中的歷史。到1949年8月解放時,已有四屆初中生畢業,為地方培養初中畢業生300多人。
求索發展(1949-1965)
1948年8月,渭源縣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的誕生,使渭源一中教育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渭源一中同全國一樣,教育事業在求索中發展,在發展中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儘管當時受到“左”的思潮和政治運動的衝擊和干擾,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但總的來說,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渭源一中教育事業取得的成績是非常顯著的。十七年來,共為國家和當地經濟建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各類人才。
從1949年到1965年的十七年,從教育的發展來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1)不斷探索,穩定發展(1949-1956)
1949年新中國一成立,學校全面改革了舊的教育體制,建立了新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首先,取消了解放前的一長制和訓導制,實行了校長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制;在辦學方向上由面向有錢人轉向面向廣大工農子弟,並向他們發放人民助學金;在教學理論上,學習蘇聯的學校教育模式,組織教師學習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的《教育學》;改革了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課程設置上,取消了《公民》,開設了政治課;在教材的使用上,學校先後使用了陝甘寧邊區編的教材,西北教育部編的教材,甘肅教育廳所編的教材。同時,在學生中認真開展了“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的“五愛”教育,在教師中學習了周恩來同志的《關於知識分子的問題》,認真進行了思想改造,逐步樹立了為社會主義新中國服務的思想。經過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建立了新的教學秩序,教育事業得到較快地發展,到1956年,教學班增加到11個,學生人數增加到706人,教職工增加到34人。1952年,學校首屆高中畢業生考入高等院校的有14人;1956年,初中畢業生考入甘肅省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的學生有13人。
(2)道路曲折,負重前進(1957-1961)
1957年至1961年的五年,學校經歷了反右派運動、大躍進和三年困難時期。這些運動和自然災害使渭源一中的教育事業受到很大的影響。但當時所開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對後來的發展仍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1957年,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了“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一方針確定了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和任務,它使學校的教育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1958年,學校響應黨的號召,開展了教育革命,在“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方針指引下,學校組織師生在校辦工廠(當時學校辦了沼氣池、木器廠、養蜂廠等)和校辦農場參加生產實踐,還組織高中生和部分初中生去鐵溝參加為期四個月的“大鍊鋼鐵”(當時臨時成立了“鐵溝中學”,由教師孫繼南負責)。這次教育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學校“三脫離”(即脫離政治、脫離實際、脫離生產)的狀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以上這些,實際上是教育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1959年至1961年,國家經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當時渭源一中幾乎一半以上的學生流失,學校無法上課。教師分赴各公社,動員學生返校學習,但返校的學生仍屈指可數。儘管如此,但由於師生們克服困難、積極努力,1960年的高考仍取得了好的成績。1960屆共有64名高中畢業生,有56名考上了高等院校,這是60年代考上大學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3)調整鞏固,充實提高(1962-1965)
1961年,學校貫徹了中央《全日制中小學工作條例》和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校加強了教學管理,穩定了教學秩序。1963年,學校有高中教學班5個,初中教學班10個,共有學生444人。由於重視了“雙基”教學,教學質量逐步提高。1963年,毛澤東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全校開展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活動,校園中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師生中形成了助人為樂的好風尚。高考升學人數也有所增加,1963年,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是6人;1964年是5人;1965年是18人。
“文革”時期(1966-1976)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渭源一中的教育事業遭到嚴重創傷。學校領導體制由原來的校長負責制變為“革命委員會”制,由於貫徹“學制要縮短”的精神,學制由原來的“三。三”分段制改為“二。二”分段制,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好多時間參加政治運動,經常停課參加生產隊的秋收、農田基本建設等。教材刪繁就簡,削弱了“雙基”教學,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學校根據上級的指示,首先成立了“文化革命籌備委員會”(簡稱籌委會),籌委會領導學校的文化大革命,原學校的黨支部、校委會、工會、團委、學生會全部癱瘓。5月中旬,全校停課搞文化大革命,開展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絕大部分教師都受到了衝擊,當時被批鬥的學校領導和教師有侯宗周、趙惠文、陶立品、張亨、周中榮、楊志道、魏從一、鮑觀棠、王振乾、馬振中等十人。同年6月,縣委派五人工作組進駐一中,領導學校的“文化大革命”,組織師生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7月20日,根據縣委的安排,全校教職工在校集中,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集訓,集中批判了“三家村”“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和“牛鬼蛇神”。秋後,開始“大串連”,一中部分師生組成“長征隊”,步行到革命聖地北京、延安、井岡山等,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學習“紅衛兵”的造反精神。1968年4月,成立了有軍方代表、領導幹部代表、師生代表參加的“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革委會”下設政工組、教改組和行政管理組。“革命委員會”對學校黨、政、財、文實行一元化領導,組織師生進行“鬥批改”,開展“複課鬧革命”。當時學校開設五門課,即毛澤東思想教育、工業基礎知識、農業基礎知識、革命文藝和軍體課。當時的教材缺乏雙基知識。1970年,渭源一中校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歸一中,屬於“城關中學”,西歸“五七紅專學校”。當時,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走“五七道路”。學校建成了“五七工廠”、“五七農場”,開辦了農機、農技、“紅藝班”等短期訓練班,請工農兵和專業技術人員上課。雖則當時培養了一批社會急需的人才,但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改變了普通中學的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學制及課程。由於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教學,學生的文化素質滑坡,教學質量下降。文革後期,又經歷了“反回潮”、“學朝農”、批判“師道尊嚴”、“批林批孔”“評《水滸》”等,學生中“讀書無用”論的思想、無政府主義思想泛濫,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穩步發展(1977-2003)
1976年,歷時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了;1977年,全國高等學校實行統一招生考試;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面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根據黨中央的部署,進行撥亂反正。首先,推倒了“兩個估計”(即17年教育戰線基本上是黑線專政,教師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接著,平反了歷次政治運動中,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重新評價了“文革”前十七年的渭源一中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真落實了黨對知識分子的各項政策。1983年,完成了由“二。二”分段制向“三。三”分段制的過渡;1985年,實行了校長負責制,學校逐步健全了各種組織機構;1987年,學校開始對教師評定專業技術職稱,先後共評定高級教師42人(包括退休教師),在職一級教師64人;1990年,對教師的工作開始實行量化考核辦法。1981年至2000年7月,學校一直設“兩處一室”,即教導處、總務處和辦公室,2000年8月,學校機構增設為“三處一室”,即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和辦公室。學校制定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恢復和建立了以教學為主的教育教學工作秩序,逐步樹立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健康發展。

歷任校長


姓名籍貫畢業學校學歷職務兼職任職時間
張亨渭源甘肅省立第一師範中師校長1943.9—1947.8
漆映琳渭源北京輔仁大學本科校長1947.9—1948.7
龐錦春渭源北京師範大學本科校長1948.8—1953.5
雒玉麟渭源臨夏國立西北師範學校中師副校長1953.5—1958.6
陶立品內蒙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大專代校長1957.10—1959.3
田積玉靖遠甘肅師大大專副校長1959.4—1961.2
張秀筠河北定州北京師範學校中師校長黨支部書記1961.3—1964.1
侯宗周渭源西北師範學院大學副校長黨支部書記1963.5—1966.8
宋廣善靖遠靖遠高中高中革委會副主任1968.4—1970.3
蔣國元臨洮西北師範學院本科革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1970.4—1976.12
董世清渭源蘭州師範中師革委主任1978.2—1981.7
校長1991.4—1992.7
王之鼎定西甘肅師大大專校長1981.7—1984.3
周中榮陝西西北師院本科校長1984.3—1991.4
侯孝民渭源中央黨校本科校長支部委員1992.7—1997.7
金雁東渭源中央黨校本科校長1998.9—2012.12
註:本表根據《渭源一中歷任校長、副校長一覽表》製作。

教育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很快。1980年,學校有教學班22個,學生1189人;1990年,發展到30個教學班,學生增加到1664人,教師人數增加到98人;2002年,發展到48個教學班,學生人數增加到3376人,教師人數增加到185人;2003年發展到52個教學班,學生人數增加到3662人,教師增加到190人。

教師隊伍


20多年來,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知識層次配置合理、老中青三結合的教師隊伍。各學科成立了教研組,到2003年,學校一共有九個教研組。每個教研組都任命了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有較高威信的教師擔任教研組組長。各組認真開展各種教研活動,積極開展“一講一評”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

教學質量


學校重視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經常舉行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舉行公開課、評教評學、教學環節的統查、學生作業展評等活動,表彰“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頒發高考、中考教學成果獎等。學校重視教學研究,積極倡導全體教師認真進行教學研究,積極撰寫論文。截至2003年7月,該校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共發表論文300多篇。

高考錄取


1991年,實行了高中會考制度,扭轉了高中學生中的偏科現象。
恢復高考以來26年的歷史,從發展趨勢上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1977年--1989年,高考錄取人數波浪起伏,時高時低;1990年--2003年,高考錄取人數總體上是不斷上升的趨勢。從高考錄取人數方面看,有幾個高峰:1986年,大中專錄取人數首次突破了100人,達到102人;1993年大專以上高考錄取人數首次突破100人大關,達到116人;1999年,該校大專以上錄取人數突破200人大關,達到204人;2000年,大專以上錄取人數突破300人大關,達到323人;2001年,高考上線人數突破450人大關;2002年,高考上線人數突破600人大關,特別是丁琦同學以672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73人,比2002年凈增52人。1997年和1998年連續兩年,該校高考的文理10門學科,有7門在全區十所重點中學中名列第一。

硬體建設


學校重視硬體建設,1987年,建成了一棟三層教學樓,1989年,又建成了一棟三層教學樓,兩棟教學樓能容納18個教學班;1999年,建成了渭源一中“生物園”;1996年,建成了兩棟二層職工住宅樓,有14戶教工住進了新樓;1999年底,60戶職工喜遷新居,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六層職工住宅樓;2000年,安裝好了兩個計算機教室,一個電子備課教室,一個多媒體教室;2002年,又一棟能容納18個教學班,一個大會議室,一個小會議室的教學樓竣工,秋後正式投入使用。2003年1月,在新教學樓上安裝了點頻播放系統,優化了教學手段。

素質提升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校儘力籌措有限的資金購買圖書,1998年以來,學校在購買圖書方面共花了12萬多元。
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國防觀念,1999年秋季一開學,學校組織高二級、高一級學生舉行了為期一周的軍訓;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連續四年,學校邀請縣武裝部、縣中隊的教官對高一級新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軍訓。
為了使學生的習作有一個發表的園地,1998年,語文教研組創辦了校刊《未來》,截至2013年,已經辦了15期。
1993年,學校辦起了印刷廠,2002年新增二台印刷機,現有印刷機3台、切紙機1台。每年純收入達到7萬多元。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