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關節

假關節

骨不連是骨折后常見併發症,又稱為骨折不癒合,是骨折端在某些條件影響下,骨折癒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關節。

目錄

簡介


假關節或骨折端再吸收、萎縮,使骨折間隙加大,不經進一步處理就不會癒合的病症。X線照片顯示骨折端互相分離,間隙較大,骨端硬化,萎縮疏鬆,髓腔封閉。不論如何長久的固定也無法使它連接。
骨折不癒合是骨科的常見併發症,多發生於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股骨頸、股骨幹、脛骨及踝關節骨折,是骨不連經常發生的部位。
由於外傷和手術改變了機體原有的生理結構和造成了物理化學性的損傷,部分病人可發生多種的功能紊亂和組織的損傷,由此產生一系列病理變化。據臨床有關的資料顯示:若病人經受一次大手術的創傷后,每天可喪失400克瘦肉組織,其分解大於合成,故在病人的創傷和手術初期是處於負氮的狀態。
骨折治療中出現的骨不連或骨癒合延遲的原因是較多的,如骨內、外固定的不合理,下床負重過早,病人的鍛煉不恰當,也可因為清創是將粉碎骨片不恰當的切除造成的骨質的缺損有關,骨折的端的對位不好,過度的牽引,嚴重的骨折,軟組織的缺損大,患部的血循環不良,骨組織的感染,組織內的反應,內固定的材料過敏等。任何的條件只要達到一定的時間和強度均可激起全身的非特異反應,產生一系列的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改變,骨折后出現的骨不癒合或是骨不連現象,都與整體機能欠佳,患部的免疫功能低下,血液流變的改變,PH值變化都有一定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