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1871-1942),清末官吏、學者。字瑞臣,號沉盦,室名獨醒庵。河北宛平(今北京)人,隸屬滿洲正藍旗。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豫通親王多鐸九世孫,高祖父岳興阿,曾祖父海蘭泰,祖父受慶(道光二年進士),父奎潤(同治二年進士),兄寶銘(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子志林,孫華粹深、華君愈。光緒十八年進士。歷任編修、侍讀、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總理禁煙事務大臣、理度支部右侍郎等職。入民國后,任總統府顧問,后曾任偽滿州國內務處長等職。工書法,端莊肅穆,能詩。有《工余談藝》。

生平


光緒十八年進士,做過山西學政,後任學部侍郎,溥儀的內務府大臣。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溥儀出宮后,攝政內閣國務院發布命令,組織“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他與羅振玉等五人作為清室代表參加。

才藝與收藏


寶熙在清宗室中詩文、書法皆有佳譽,他同時也是金石書畫的收藏家、鑒賞家,很多優秀的拓本有他的提跋或者題籤。溥儀在宮中時,與陳寶琛、耆齡、袁勵准等人奉命整理、集中古書畫。書畫上鈐“宣統御覽之寶”“無逸齋精鑒璽”“宣統鑒賞”就是那個時期留下的痕迹。一生嗜好收藏,古籍充棟,其中不乏宋元刊本,如《青山集》,為海內孤本,《經進周曇詠史詩》、《昌黎外集》、《揚子法言》等均為宋本,明本亦有數十種。曾與陳寶琛、耆齡等往來密切,並和陳寶琛、耆齡、袁勵准等人整理宮廷中收藏的古書和字畫。其藏書印有“寶熙長壽”、“豫通王九世孫”、“沈盫平生珍賞”、“沈盫校藏靖抄善本”等。曾編撰有家藏書目,今已不詳。精於書法,行書極為流暢,並有古樸之氣。著有《工余談藝》。

作品


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
愛新覺羅·寶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