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動帶

地震活動帶

就是指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佈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全球最大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橫貫歐亞的地震帶(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引是全球六大板塊間的接觸帶,其他的地震帶與擴張的洋脊、轉換斷層、大陸裂谷或大斷裂帶有關。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內發生約佔全球85%的淺源地震,全部的中深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其他地震帶只有淺源地震,一般來說地震頻度和強度均較弱。

名稱


beltofseismicactivity;zoneofseismicactivity;seismicallyactivebelt;
"地震活動帶"在工具書中的解釋:同【地震帶】

介紹


地震帶內的地震活動在時間分佈上是不均勻的,顯著活動和相對平靜交替存在,一定時期后又重複出現。各地震帶的重複期從幾十年到幾百年,甚或千年以上。
各地震帶的大地震發生方式有單髮式和連髮式之分。前者以一次8級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來釋放帶內積累的能量;後者在一定時期內以多次7~7.5級地震釋放其絕大部分積累的能量。地震帶內顯示的各種不同的地震活動性與該地帶地殼介質性質、構造形式和構造運動強弱有關。
地震帶一般被認為是未來可能發生強震的地帶。在各地震帶內還劃分出不同的區段,作為獨立的地震活動性和地震區域劃分的統計研究單元。另外還有一種是由於人為活動所引起。

中國常發區帶


中國的幾大地震常發區帶。
1.燕山褶皺帶:華北地區的河北和東北的遼寧省,包括京津兩市,典型震例:唐山大地震,邢台地震,海城地震等,特點:中震和大震多,周期性強,破壞力大。但這個地區的地震可預測性高,海城和邢台地震,都曾被預測過,唐山地震被預測出來,但短期預報不準確,導致重大傷亡。
2.龍門山斷裂帶:就是這次剛剛震過的汶川大地震所在的地震帶,從甘肅、陝西中南部向四川西部延伸,達雲南北部。這條斷裂有史以來已經震過很多次,近的就是松潘地震,遠的還有1933年的大地震,這個斷裂帶的震法與燕山褶皺帶不同,常常沿斷裂一連串形成地震震源,斷裂帶地表可見,震害非常明顯,易觀察。而燕山地震帶則多在一個點震,后又遷移震中,距離不定。
3.滇緬三江斷裂帶:與西藏高原緊鄰,北接龍門山地震帶。這個地震帶活動非常頻繁,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地震,但震級超過7級以上的大震不是很多,往往在6-7級之間。這個地震帶的震中也是漂移不定,但也明顯受幾條北北西向的斷裂控制。這幾年的震例有耿馬地震,麗江地震等等,一次地震損失不是很大,但對地方建設造成很大威脅。
4.祁連山-天山-昆崙山斷褶帶:這條斷裂帶從新疆、青海、甘肅和西藏北部一帶延伸,跨距大,面積廣,也是基本上每年都有地震發生,震級小到特大,最近的一次是和田地震,7。2級,早幾年還有烏恰等地震。一般震中位置也不定,漂移距離遠,但每次地震都與全球地震活動期遙相呼應,由於震中位置多在人煙稀少地區,所以損失一般較小。
5.台灣斷褶帶:與日本、印尼菲律賓等沿太平洋國家的地震帶處於同一斷裂帶內,也是每年必震,震級大小不一,921地震為典型。
6.廬江斷裂帶:這個地震帶受控於北東向的廬江斷裂帶,從山東向江蘇、安徽和江西延伸。一般震級不大,震中位置漂移不定,如果震中位於山區人少地帶,一般破壞不大,但要是在城市位置,恐怕會造成重大損失。
7.其他地震帶:陰山褶皺帶,近年來地震較少,但是有潛在危險。湖北-河南-大巴山-秦嶺褶皺帶,近年來地震活動性不大,但也潛在危險,要加強監控,尤其是三峽大壩所在地,必須嚴格監視震情演變。
8.北部灣地震區:包括廣西和海南兩省區,越南東北部,南海地區。地震的震級不大,一般4-6級,有時可達6。5級,破壞性較小,但不排除局部及個別地震對小城市小鎮等造成災難性破壞的可能。

相關詞條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地下水排泄條件地下水賦存條件地震影響場區劃
等安全度抗震設計直接記錄地震儀放射性氣體異常非線性地震反應
地震流體地質學地震烈度小區劃地下水物理性質碳14年代測定法
充填型地震反射實驗地球物理學激光應變地震儀地震震中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