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帶
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佈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
地震與板塊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的板塊,板塊當中有的塊大,有的塊小。大的板塊有六個,它們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交界處,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建立過程
板塊構造學(Plate Tectonics)是一門全新的地球科學理論。它的誕生甚至比量子力學還要年輕幾十年。雖然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大陸漂移假說的提出,但其核心理論體系的建立,卻是在上世紀中葉隨著海洋磁異常條帶的擴張、洋中脊及熱點的發現才予以完成的。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框架主要立足於三個確定的事實以及兩個基本的假設。其中,軟流圈的確定存在、星球級板塊的確定存在、以及岩石圈確定可以發生大規模水平運動這“三大事實”給了板塊構造學一個基本的圖景,而地球總表面積不變、以及力在板塊中以剛性傳遞這兩假設,則為板塊構造學所進行的一切解釋給出了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
如果要形象地描述建立在“三大事實”上的基本圖景,簡單地說便是這樣的:在地核這個燃料爐的的加熱下,具有流動性特徵的軟流圈產生滾滾對流環。而最上部的板塊呢,則是飄在“軟流圈之海”上的七巧板,隨著前者的對流,隨波逐流地運動在地球的最表面。
圖景畫出來后,為了描述問題,我們還得讓它動起來。這就需要用到“兩大假設”了。
雖然板塊在對流環上是移動的,但地球表面卻被板塊完全覆蓋,並沒有絲毫未被板塊填充的空間來容許這些板塊自由地移動。根據第一假設地球的總表面積不變,這就相當於站在一輛擠滿了人的公交車上一樣,車廂的體積是一定的。如果你要進行一點位移,但同時卻又擴不出來額外的自由空間,那麼你的移動將必然同周圍接觸者產生作用:對前方人的擠壓、相對側面人的平移、以及相對身後的人的空間拉張。板塊之間也一樣,只不過板塊之間所進行的卻是星球級的擠壓、平移以及拉張。在直接接觸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的相對移動,可想而知,必然會伴隨著大量能量的釋放與轉移。再根據第二假設力的剛性傳遞原則,由於板塊是剛體,廣袤的板塊內部,並不會受到太多力的作用,它們相對運動時的能量釋放及力學效應,便被集中在了板塊之間針鋒相對的接觸邊緣。
於是,板塊邊緣集中了最為劇烈的力的作用,使得擠壓邊緣由於強烈的撞擊而形成宏偉的造山系,使得俯衝邊緣由於深深陷入地下而形成深邃的海溝,使得平移邊緣由於強烈的剪切摩擦而產生平直綿延的走滑斷裂帶,使得拉張邊緣由於破裂形成深大的裂谷或中脊…人們便是根據這些地貌學上的特徵反映,將板塊的邊界一點一點地勾勒出來,繪製成了全球板塊分布圖。
地震帶
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
分佈於瀕臨太平洋的大陸邊緣與島嶼。從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開始,向南經南美洲南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到南喬治亞島;向北經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到日本群島;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東南經馬里亞納群島、關島到雅浦島,另一支向西南經琉球群島、我國台灣、菲律賓到蘇拉威西島,與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匯合后,經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斐濟島到紐西蘭。其基本位置和環太平洋火山帶相同,但影響範圍較火山作用帶稍寬,連續成帶性也更明顯。這條地震帶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包括大量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幾乎所有深源地震和全球大部分的特大地震。
● 屬性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震活動帶,這條地震帶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其釋放的地震能量佔全球地震總能量的80%,是大多數災難性地震和全球8級以上巨大地震的主要發陣地帶,環繞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陸和海洋分割開來。
● 起因
直接成因是板塊的移動和碰撞。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東部成因是納斯卡板塊和可可斯板塊潛沒於向西運動的南美洲板塊之下,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以及細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塊則潛沒於北美洲板塊之下。向西北移動的太平洋板塊的東北部分潛沒於阿留申群島弧之下,較西的部分則潛沒於堪察加-千島群島弧之下;太平洋板塊的南面部分情況較複雜,一些面積較小的板塊從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布干維爾島、湯加和紐西蘭與其碰撞。印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及阿爾卑斯帶之間,東北部的島嶼包括新幾內亞靠近環太平洋火山帶;南部及西部的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弗洛里斯島及帝汶島則靠近阿爾卑斯帶。
● 即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
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動帶;全長2萬多公里,基本上與東西向火山帶位置相同,但帶狀特性更加鮮明。帶內有許多巨大斷裂,是地殼運動強烈的地帶,常發生破壞性地震及中、深源地震,地震之頻繁僅次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佔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巨大地震,如1897年印度阿薩姆8.5級地震及1950年中國西藏墨脫的8.6級地震等;中國雲南、西藏等省區處於此地震帶內,是中國地震較強烈的地區。
該地震帶橫貫歐亞兩洲,又涉非洲地區。其中一部分從堪察加開始,越過中亞;另一部分從印度尼西亞開始,越過南亞(喜馬拉雅山脈),在帕米爾會合後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區,再出亞速海,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
● 即大洋中脊地震帶,簡稱洋脊地震帶。
全球性次要地震帶。此帶內地震雖不少,但大多很微弱,釋放的能量也較小,且均為淺源地震,震級一般較小。
分佈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海底山脈),即在全球洋脊的軸部,幾乎包括全部海嶺構造地區。從西伯利亞北部海岸(靠近勒拿河口)開始,橫過北極,越過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和冰島伸入大西洋,然後沿大西洋中部延伸進入印度洋,隨之分為兩小支,一支沿東非裂谷,另一支通過太平洋的復活節島海嶺,直達北美洲的落基山。
其他地震帶
此外還有大陸裂谷地震帶;該帶與上述三個帶相比其規模最小,且不連續分佈於大陸內部,地貌上常表現為深水湖,如東非裂谷地震帶、紅海裂谷、貝加爾裂谷、亞丁灣裂谷等。
西起大西洋亞速爾群島,向東經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國西部和西南部邊境、經過緬甸到印度尼西亞,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它橫越歐亞非三洲,全長2萬多公里,基本上與東西向火山帶位置相同,但帶狀特性更加鮮明。該帶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地震帶
此外,大陸內部還有一些分佈範圍相對較小的地震帶。如東非裂谷地震帶。我國鄰近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印尼地震帶的交接地區,地震頻繁。歷史上以及近期都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73年甘孜地震,1975年海城營口地震,1975年溧陽地震、爐霍和道孚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雲南昭通地震,1977年溧陽地震。這些地震除發生在溧陽的兩次地震略低於7級外,其餘均在7級以上。
地震是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的。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000次以上,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地震帶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六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六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⑥吉林、黑龍江的東部。中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佈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地震的分佈是有規律的。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佈在三大地震帶上,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和海嶺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它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佈,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紐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裴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我國台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地球上約有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前者約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70千米)、幾乎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昆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該地震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分佈情況:東南沿海地震帶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動斷裂在形成發震條件中也起一定作用。這組北東向活動斷裂從東到西分別為:長樂—詔安斷裂帶,政和—海豐斷裂帶、邵武—河源斷裂帶。沿斷裂帶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如沿長樂 詔安斷裂帶,曾發生過1604年泉州海外8級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強震;沿邵武—河源斷裂帶曾發生過會昌6.0級(1806年)地震、河源6.1級(1962年)地震和尋烏5.8級(1987年)地震,政和—海豐斷裂帶也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但總的強度比較低。
從中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的大地震就發生在這一地震帶上。
此外,“新疆地震區”、“台灣地震區”也是中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儘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中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