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
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縣
政和縣(古屬建寧府政和縣)中國福建省南平市轄縣,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北緯27°03′-27°32′,東經118°33′-119°17′。境內東西最大距離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總面積1735平方千米。通行閩北方言建甌話。政建、小浦、安嵩公路過境。2019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237701人,共67759戶,常住人口16.9萬人。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閩東、閩北獨立師洞宮山會師處、唐代黃巢屯兵處黃念山、明朝銀礦礦工起義舊址錦屏等紀念地,古迹有佛子岩、寶岩。
2019年7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19年,政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2663萬元,增長5.7%
2020年4月,達到脫貧退出條件,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晉太康三年(282年),西、南里屬溫麻縣,其餘部分屬建安。
隋開皇九年(589年),西、南里之地屬泉州(今福州),餘地屬建安。
唐開成元年(836年),西、南里之地為感德場,屬福州;餘地屬建州。
五代,後梁貞明六年(920年)屬威武軍長樂郡,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屬長樂府寧德縣,後晉天福六年(941年)划寧德縣北部設置關隸鎮,鎮治設在西里(今鎮前鎮鎮前村)天王寺北,屬福州寧德縣。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南唐兵克建州,閩王王延政投降,福州屬南唐。後漢乾祐元年(948年),福州守將李仁達叛南唐歸吳越。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歸順於宋。其間關隸鎮均隨福州變更其隸屬關係。
宋咸平三年(1000年)升關隸鎮為關隸縣。划建寧軍建安縣東北部東平里、高宅里、長城裡、東衢里、感化里併入關隸縣,隸屬建寧軍。縣治移到感化里東岸口黃熊山麓。
宋政和五年(1115年)改關隸縣為政和縣。
紹光三十二年(1162年)改建寧軍為建寧府,政和縣隸屬建寧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建寧府為建寧路,政和縣隸屬建寧路。
清朝政和縣沿舊制,隸屬建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改建寧府為建安道,道署駐建安,政和縣屬建安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道制,政和縣直屬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7月,福建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政和縣隸屬第十行政督察區,區署駐浦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政和縣隸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區署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月由浦城移駐建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福建省劃分為8個專區2個市,政和縣隸屬第一專區,區署駐建甌。1950年4月1日第一專區更名為建甌專區。1950年9月,建甌專區更名為建陽專區,政和縣隸屬建陽專區,區署駐建陽。1956年6月,改建陽專區為南平專區,政和縣隸屬南平專區,區署駐南平。1959年7月,政和縣改隸福安專區,區署駐福安。1960年2月,政和縣與松溪縣合併為松政縣,縣府駐松溪,隸屬福安專區,區署駐福安。1962年8月,松政縣分立,恢復政和縣建制,隸屬福安專區,區署仍駐福安。1970年7月,政和縣與松溪縣再度合併為松政縣,縣革命委員會駐松溪,隸屬建陽地區,1975年3月,松政縣再次分縣,恢復政和縣建制,隸屬建陽地區。1988年1月,建陽地區行政公署改名為南平地區行政公署,公署駐南平市,政和縣隸屬南平地區。
政和縣位於福建省北部閩浙交界處,南平市最東部,介於東經118°33′~119°47′,北緯27°05′~27°23′。東與寧德市壽寧縣、周寧縣接壤,南與建甌市和寧德市屏南縣相鄰,西與建陽市相連,北與松溪縣及浙江省慶元縣交界。最東端為澄源鄉前洋村,最南端為楊源鄉西岩村,最西端為東平鎮蘇地村,最北端為嶺腰鄉外樓村。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全縣土地面積1744.24平方千米。
地貌屬東南沿海丘陵區,東高西低。全境中低山面積佔82.8%,丘陵佔9.5%,河谷盆地佔7.7%。東部為鷲峰山脈北段,河谷盆地主要分佈在中部和西部。最高峰香爐尖海拔1597米。海拔最低的谷盆位於石屯鄉王山口,海拔僅為129米。
全境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西部18.3℃,中部17.4℃,東部14.7℃。年平均無霜期:西部262天,中部252天,東部212天。平均年降水量:中西部1609毫米,東部1926毫米。平均年日照1907小時。
政和縣境內主要河流有松溪、七星溪、龍潭溪、翠溪、蛟龍溪、梅龍溪、當溪、俊溪、暖溪、赤溪、界溪、樂溪等,分別屬閩江、霍童溪、交溪等三大流域,其中閩江流域面積1021平方千米,佔55%;霍童溪流域面積407平方千米,佔21.9%;交溪流域面積429.8平方千米,佔23.1%。境內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道有一級河穆陽溪(境內為蛟龍溪)、后壟溪(境內為翠溪)等2條,總長67.6千米;二級河有松溪、當溪、俊溪、平溪(境內為暖溪)、赤溪等5條,總長91.92千米;三級河有七星溪、界溪、安溪(境內為樂溪)等3條,總長120.8千米;四級河有梅龍溪、龍潭溪等2條,總長53千米;五級河有長際溪1條17千米。境內河流總長度388.2千米,河網密度0.22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9.8億立方米。最大的河流為松溪,主要支流有七星溪、界溪、安溪(樂溪)等。其他主要支流有閩江流域的稠嶺溪、江上溪、大紅溪、元山溪、富美溪、長壟溪、西坑溪、向前溪等,霍童溪流域的楊源溪、樓下溪、茶林溪、桃洋溪、湘源溪等,交溪流域的香溪、下乾溪、坑頭溪等。
政和縣林業用地面積149060公頃,占境域面積85%。其中有林地面積125847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84.3%,在有林地面積中,用材林59787公頃,防護林21474公頃,特種用材林5400公頃,經濟林15285公頃,竹林22507公頃,薪炭林1400公頃;疏林地1933公頃;灌木林地11369公頃;未成林造林地1327公頃;苗圃用地3公頃;無林地8579公頃。在用材林面積中,有杉木21120公頃,馬尾松31900公頃,闊葉樹6767公頃;在無林地中,有宜林荒地760公頃,採伐跡地2647公頃,火燒跡地953公頃,可封育成林荒地1727公頃,林中林緣空地167公頃,暫未利用的荒山荒地2327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71.6%,有澄源、鎮前、楊源、嶺腰、鐵山等5個鄉鎮均70%以上,石門、松源兩個采育場分別達86.9%和83.3%。林木總蓄積量517.52萬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積量507.5萬立方米(用材林406.12萬立方米、薪炭林6.24萬立方米、防護林76.94萬立方米、特種用材林6.24萬立方米),疏林地2.31萬立方米,散生木7.62萬立方米,四旁樹0.10萬立方米。毛竹總立竹量5118萬株。全縣有古樹名木群153處,共計1990株,已確定為古樹名木732株。
政和
全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規劃,劃定自然保護區1個:洞宮山鴛鴦自然保護區,面積2480公頃,劃定自然保護區小區11個:鳳頭楠木林保護小區、金峰山烏岡櫟保護小區、石門栲樹保護小區、熊山自然環境保護小區、高山木荷保護小區、前溪青岡櫟保護小區、錦屏甜櫧保護小區、錦屏楮木保護小區、佛子岩青岡櫟保護小區、下榲洋水庫保護小區、王大厝甜櫧保護小區,共計面積2835公頃。
政和縣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銀礦、鉛鋅礦、硫鐵礦、大理岩礦、珍珠岩礦、滑石礦、熔煉水晶礦、磁鐵礦等26種。其中金銀礦儲量720萬噸,鉛鋅礦石儲量600萬噸,硫鐵礦儲量500萬噸,大理岩礦儲量200萬噸,珍珠岩礦儲量200萬噸,磁鐵礦儲量50萬噸,壓電水晶礦和熔煉水晶礦儲量488萬噸,地質總儲量2758萬噸。已開發的有澄源香爐坪銀(金)礦、石屯東際金(銀)礦、星溪馬侖頭金礦、星溪上山崗大葯坑金礦、星溪金礦,礦區總面積3.6平方千米,地質儲量500萬噸,可開採量400萬噸,年產量36萬噸;鐵山硫鐵礦礦區面積1.0平方千米,地質儲量400萬噸,可開採量200萬噸,年產量6萬噸;鉛鋅礦區磁鐵礦和水晶礦礦區面積0.5平方千米,地質儲量54萬噸,可采量30萬噸,年產量6萬噸;華廈水泥大理石礦礦區面積0.3平方千米,地質儲量170萬噸,可采量100萬噸,年產量6萬噸。
政和縣地處林區,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據調查鑒定,境內維管束植物有137科374屬664種,其中:蕨類植物門28科42屬67種,裸子植物門8科16屬21種,被子植物門101科316屬576種。主要林木種類有松科、杉科、殼斗科、樟科、銀香科、紅豆杉科等,以殼斗科分佈最廣,次為樟科。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有11個科14個樹種。其中: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三尖杉、花櫚木;二級保護樹種有建柏、肉桂、楠木、紫楠、鵝掌秋、香榧、長葉榧;三級保護樹種有油杉、竹柏、江南紅豆杉、方竹等。
政和縣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境內調查時出現記錄的物種有140種。其中:有獸類的靈長目、食肉目、偶蹄目、鱗甲目、兔形目、嚙齒目等6個目30種;鳥類的鶘目、鸛形目、雁形目、隼形目、雞形目、鶴形目、鴿形目、鴞形目、咬形目、佛法僧目、形目、雀形目等12目70種;兩棲爬行類40餘種,以及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多門物種。被列為國家珍稀保護的動物主要有獼猴、水獺、穿山甲、鴛鴦、鹿、黃(黑)麂等。
政和縣食用菌資源種類較多,主要有香菇、鳳尾菇、梨菇、黃瓜菇、草菇、猴頭菇、黑木耳、紅側耳、茯苓、岩菇等。害蟲天敵寄生菌主要有白僵菌、蘇雲金桿菌、線蟲、菜青蟲病毒、柑桔銹壁虱多毛菌等微生物。土壤有益微生物有大豆根瘤菌、花生根瘤菌、紫雲英根瘤菌、雞眼草根瘤菌、胡枝子根瘤菌等均具固氮能力。此外,還有菌根菌、放線菌等均對農作物良好生長具促進作用。
1949年5月23日政和縣解放。同年9月全縣設4個區10個街82個村。先後屬建甌專區與建陽專區。
1951年2月,增設第五區;全縣設5個區3個街35個鄉。
1952年5月,以第四區的外屯、湖屯、大嶺、羅家地和第一、第二、第三區毗鄰外屯的部分地區合併增設第六區,區署駐外屯村。
1954年4月,設6個區58個鄉(鎮)。1954年8月,以第二區下庄、楊源等鄉增設第七區,區署駐下庄。
1955年3月,第二區署移駐楊源;全縣設7區2鎮78個鄉。
1955年6月,撤銷第六區。1956年3月,屬南平專區。同年4月,撤銷第一區、第七區。全縣設4個區2個鎮53個鄉。
1958年4月,浙江省慶元縣隆宮鄉張天村劃歸政和縣鐵山區高林鄉。
1958年6月,全縣並鄉設2個鎮29個鄉。
1958年9月,撤銷區鄉,建立人民公社(簡稱公社),全縣設6個公社90個大隊。
1959年7月始,改屬福安專區。1960年2月,政和、松溪兩縣合併為松政縣,縣治駐松溪,原政和縣境內增設政和鎮,仍屬福安專區。
1961年8月,恢復區級建制,原政和縣境內設5個區1個公社。
1962年8月,撤銷松政縣,恢復政和縣;熊山區改稱城關區,政和鎮改為城關公社,東平公社恢復為東平區。
1963年2月,增設城關區洋后公社、鎮前區寶岩公社。
1965年1月,稻香公社改稱東峰公社。1966年,全縣設6個區39個公社128個大隊。
1968年4月,撤區並社;至1969年2月,全縣設8個公社76個大隊。
1970年7月,政和、松溪兩縣再度合併為松政縣,改屬建陽地區;原政和縣境內仍設8個公社。
1975年3月,撤銷松政縣,恢復政和縣,轄8個公社105個大隊。
1980年8月,恢復城關鎮。1981年7月,城關鎮更名為熊山鎮。城關公社更名為星溪公社。
1984年9月,恢復鄉鎮,全縣設1個鎮8個鄉。1986年7月,撤銷東平鄉,設立東平鎮。
1989年1月,屬南平地區。1993年9月,撤銷鐵山鄉和鎮前鄉,設立鐵山鎮和鎮前鎮;1994年5月,撤銷石屯鄉設立石屯鎮。1995年1月,屬南平市。
1998年1月,從鐵山鎮劃出7個村設嶺腰鄉,全縣設5個鎮5個鄉。
2006年5月26日,撤銷熊山鎮建制,設立熊山街道。原熊山鎮的行政區域為熊山街道的行政區域,熊山街道辦事處駐原熊山鎮政府駐地勝利街330號。全縣設1個街道、4個鎮、5個鄉。
2018年末,政和縣轄1個街道辦事處4鎮5鄉,共有124個行政村9個居民委員會,810個村民小組40個居民小組。其中星溪鄉轄11個行政村,外屯鄉轄9個行政村,嶺腰鄉轄7個行政村,楊源鄉轄15個行政村2個場,澄源鄉轄22個行政村2個場,石屯鎮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東平鎮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鐵山鎮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鎮前鎮轄22個行政村,熊山街道轄3個行政村9個居委會。
政和縣鄉鎮 | ||||||
鎮 | 石屯鎮 | 鎮前鎮 | 鐵山鎮 | 東平鎮 | 政和 | |
鄉 | 澄源鄉 | 楊源鄉 | 嶺腰鄉 | 外屯鄉 | 星溪鄉 | |
街道 | 熊山街道 |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數據:全縣總人口193169人,其中:熊山鎮32502、東平鎮23392、石屯鎮18558、鐵山鎮19026、鎮前鎮23838、星溪鄉15193、外屯鄉11368、楊源鄉15191、澄源鄉24640人、嶺腰鄉9461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佈。
2017年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236124人,共66556戶,常住人口16.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9%,比上年下降0.01個百分點。
2019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237701人,共67759戶,常住人口16.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7%,比上年減少0.79個百分點。
2021年5月24日,南平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政和縣常住人口為179413人。
民國時期,縣內農業比重大,工業、商業及其他經濟比重很小。新中國建立以來,政和縣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加速社會總產值的增長。1988年社會總產值(1980年不變價)16320萬元,是1952年1205.44萬元的13.46倍;人均產值923.71元,是1952年161.92元的5.7倍。
政和
社會總產值中,產業結構比重有較大變化。1988年與1952年對比,農業由84.86%下降到39.45%,工業由10.45%上升到40.17%,第三產業由5.12%上升到20.36%。
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18.2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完成6.47億元、4.98億元、6.8億元,增長6.1%、24%、12.5%,三產比重為35.4∶27.3:37.3;財政總收入1.036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增長33.13%,其中縣級財政收入6282萬元,增長2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8億元,增長3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9億元,增長17.7%;農民人均純收入4380元,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6元,增長16.42%;城鎮登記失業率3.84%;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6億元,增長20.4%;貸款餘額6.6億元,增長17.7%。年末,戶籍人口21.9萬人。
2009年實現政和地區生產總值206171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8729萬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59454萬元,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77988萬元,增長1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0.8%,上半年增長11%,前三季度增長1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413元,比上年增長13.3%。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1632萬元,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8670萬元,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239257萬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203705萬元,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2.1:36.1:31.8調整為29.9:37.9:32.2,一產下降2.2個百分點,二產、三產分別提高1.8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8730萬元,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706萬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275287萬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258737萬元,增長12.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5.5:38.8:35.7調整為23.6:39.4:37.0,一產下降1.9個百分點,二產、三產分別提高0.6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
2013年-2018年政和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1%,其中三次產業年均增長分別為6.8%、12.1%和10.5%。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1468元,增長9.0%,摺合6042美元(按照12月31日1美元對人民幣6.8632元)。
2019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2663萬元,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907萬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406601萬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398155萬元,增長5.1%。三次產業結構為18.1:41.4:40.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6%、55.3%和35.1%,分別拉動GDP增長0.54、3.14和2.0個百分點。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8146元,增長5.4%,摺合8335美元(按照12月31日1美元兌人民幣6.9762元)
2020年4月,達到脫貧退出條件,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新中國建立后,政和縣加強對農林水利的投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1988年,全縣農村共有固定資產原值13276萬元,其中生產性固定資產5576萬元,佔42%。在固定資產中,鄉一級所有2896萬元,佔21.81%,村一級所有2757萬元,佔20.77%,村民小組所有524萬元,佔3.95%,新經濟聯合體所有15萬元,佔1.13%,農民家庭所有7084萬元,佔53.34%。
1988年,全縣已建成引、蓄、提水工程684處,10萬立方米以上水庫21座共249.7萬立方米,100萬立方米水庫1座;有效灌溉面積11.14萬畝,保證灌溉面積8.3萬畝,旱澇保收面積8.19萬畝(其中高產穩產田3.29萬畝)。農業機械方面,至1988年,全縣有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8006千瓦,其中大中型農用拖拉機50台共1708千瓦,小型和手扶拖拉機0.11萬台共9809千瓦,耕整機18台共47千瓦,機耕船60艘共530千瓦,排灌機械動力802千瓦,收穫機械動力47台共80千瓦,植保機械動力80部共142千瓦,畜牧業機械動力153部共540千瓦,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動力0.13萬部共11067千瓦,運輸機械動力0.12萬輛共10416千瓦,其他農業機械動力2865千瓦。半機械化農用手動噴霧(粉)器1.07萬部,人力脫粒機2.06萬部,膠輪手推車1.48萬輛。
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30億元,增長6.3%。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服務業產值分別完成5.71億元、2.71億元、1.29億元、2188萬元、3574萬元,增長5.4%、12.0%、1.7%、3.8%、1.6%。茶、竹、菜、煙等特色農業效益凸顯,紅、白、綠三類茶葉在各種賽事活動中摘金奪銀;全縣3.07萬公頃竹林,竹業產值達3億元,竹業經濟進一步壯大;複種反季節蔬菜2000公頃,產值超5000萬元;種植煙葉1000公頃,產量3.8萬擔,特色煙葉“紅花大金元”試種成功。
2017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09965萬元,增長8.0%,其中:農業產值143886萬元,增長5.7%;林業產值38533萬元,增長1.7%;牧業產值114645萬元,增長14.6%;漁業產值5915萬元,增長3.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986萬元,增長5.8%。
2018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285924萬元,增長1.9%,其中:農業產值131780萬元,增長2.6%;林業產值42355萬元,增長2.1%;牧業產值100989萬元,增長3.6%;漁業產值4267萬元,增長2.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533萬元,增長5.9%。
2019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11560萬元,增長2.9%,其中:農業產值136397萬元,增長1.2%;林業產值44282萬元,增長2.4%;牧業產值119455萬元,增長6.1%;漁業產值4310萬元,增長1.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116萬元,增長5.9%。
全年荒山造林總面積334畝,其中,用材林造林33畝;更新造林面積5319畝;低產低效林改造面積7027畝。全部木材產量94101立方米;毛竹產量990萬根;篙竹產量130萬根。
全年生豬出欄44169頭,比上年增加1585頭;家禽出欄43893093羽,比上年增加2451623羽;兔出欄10985隻,比上年增加332隻;羊出欄6253隻,比上年增加118隻。奶牛存欄0頭,比上年減少10頭,牛奶產量0噸,比上年減少19噸;禽蛋產量5491噸,比上年增加1609噸;肉類總產量64843噸,比上年增加2775噸。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6075畝(稻田養殖不列入其中),其中,池塘養殖面積1620畝,比上年增加75畝;水庫養殖面積4455畝。水產品總產量1772噸,增長0.9%。
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4368.9千瓦,比上年增加558.8千瓦,其中,農用拖拉機及配套機械6675.1千瓦;種植業機械35029.1千瓦。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6734畝,比上年減少9133畝,其中稻穀面積88609畝,比上年減少9758畝;煙葉種植面積9612畝,比上年減少153畝;油料種植面積893畝,比上年增加8畝;蔬菜種植面積134688畝,比上年增加3804畝。
2019全年糧食產量48788噸,比上年減產2178噸,增長-4.3%。其中,稻穀產量37800噸,比上年減產2424噸,增長-6.0%。
新中國建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52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149.07萬元,比1949年增長59.46%,農業比重佔89.02%,工業比重佔10.93%。1953年後經濟穩定發展。“一五”時期末的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1658.36萬元,比1952年增長44.32%。“一五”時期年平均遞增8.4%,農業比重佔74.63%,工業比重佔25.37%。1958年開始,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農業生產全面下降,工業生產畸形發展,之後又大幅度下降。“二五”時期末的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降為1249.08萬元,比1957年下降24.67%。“二五”時期年平均遞減24%,農業比重佔80.8%,工業比重佔19.2%。1962年政和縣開始貫徹調整方針,工農業生產回升。“調整”時期末的1965年,工農業總產值1915.52萬元,比1962年增長53.35%。“調整”時期年平均遞增10.5%,農業比重佔79.42%,工業比重佔2058%。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工農業發展速度減慢。“三五”時期末的1970年,工農業總產值2887.29萬元,比1965年增長50.73%。“三五”時期年平均遞增8.3%,農業比重佔74.91%,工業比重佔25.09%。“四五”時期末的1975年,工農業總產值4429.56萬元,比1970年增長53.41%。“四五”時期年平均遞增13%,農業比重佔59.96%,工業比重佔4004%。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工農業生產基數增大,發展速度相應減慢。“五五”時期末的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6542.59萬元,比1975年增長47.7%。“五五”時期年平均遞增9.7%,農業比重佔59.01%,工業比重佔40.99%。1981年後,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生產迅速發展。“六五”時期末的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10280.41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比1980年增長57.13%。“六五”時期年平均遞增9.4%,農業比重佔5303%,工業比重佔46.97%。1988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2924萬元,比1985年增長25.71%。1986至1988年,年平均遞增12.7%,工業比重佔50.45%,農業比重佔49.55%。工業比重首次超農業。新中國建立40年來,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6.93倍,年平均遞增7.7%。2008年工業總產值13.38億元,增長26.4%。50家規模工業產值8.2億元,增長49.8%;納稅4057萬元,增長98%,占工業稅收的94%。竹木、食品、水電、礦產四大行業規模工業完成產值7.1億元,增長48.6%。“政和白茶”和“政和工夫”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白牡丹城”和“一家及圖”被評為省著名商標;“一家竹筷”“稻香白茶”被評為福建省名牌產品;鐵山錐栗專業合作社、瑞茗茶葉有限公司被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2年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53455萬元,增長17.8%,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首次超10億元,達105596萬元,增長23.7%,規模以下工業產值47859萬元,增長6.7%。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新增產值6178萬元,拉動規模工業增長5.2個百分點。從2005年—2009年規模工業產值年均增長31.%,實現了產值翻兩番。工業增加值完成53254萬元,增長15.4%。
2017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05731萬元,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75949萬元,增長7.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增長7.7%。
規模以上工業六大支柱產業產值779842萬元,增長14.0%,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9.0%,其中:竹木加工業產值417286萬元,增長9.1%(其中竹行業產值334670萬元,增長5.5%);冶金選礦業產值42384萬元,比增18.9%;茶葉加工業產值98661萬元,增長9.5%;食品加工業產值104331萬元,增長20.1%;電力行業產值29960萬元,增長21.5%;機電製造行業產值87220萬元,增長34.8%。全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7家,占規模以上工業總數的68.1%。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620278萬元,增長10.9%,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0.8%。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40458萬元,比增4.5%;經濟效益指數293.1%;工業產品銷售率97.3%,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規上工業企業產值超億元企業有23家,與上年家數持平。
2017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3526萬元,增長26.1%。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6035萬元,增長52.0%;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79478平方米,增長7.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6159平方米,下降20.1%。
2018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增長9.5%。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47038萬元,比增31.3%;經濟效益指數303.7%;工業產品銷售率94.5%,比上年下降2.8個百分點。2018年規上工業企業產值超億元企業有24家,比上年增加1家。
2018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3127萬元,增長20.6%。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7333萬元,增長31.4%;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35152平方米,增長19.9%;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50243平方米,增長74.4%。
201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84336萬元,比增79.3%;經濟效益指數352.9%;工業產品銷售率95.5%,比上年增加1.0個百分點。全年規上工業企業產值超億元企業有28家,比上年增加4家。
2019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3367萬元,增長0.2%。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0866萬元,增長7.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79522平方米,增長16.6%;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11626平方米,增長-25.7%。
2017年第三產業產值203705萬元,增長9.6%。
2017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673萬元,增長10.0%。
2018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851萬元,增長11.7%。
2019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727萬元,增長11.6%。
政和
2019年,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01918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9559萬元,增長9.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618827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04146萬元,增長20.2%;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47331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637萬元,增長20.8%。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原產於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區。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群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黃色,宜清飲,也宜摻和砂糖、牛奶調飲。
政和
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製銀針白毫。約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在福鼎縣選育繁殖成功,於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菜茶因茶芽細小,已不再採用。政和縣1880年選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種茶樹,1889年開始產制銀針。
政和
銀針白毫原料採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一芽一葉時即將其採下,然後用手指將真葉、魚葉輕輕地予以剝離。剝出的茶芽均勻地薄攤於水篩上(一種竹篩),勿使重疊,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風蔭外,曬涼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籠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籠曬至全乾的,稱為毛針。毛針經篩取肥長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稱銀針腳),並篩簸揀除葉片、碎片、尋質等,最後再用文火焙乾,趁熱裝箱。
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牙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正和所科,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銀針性寒涼,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
政和縣古道因受地理和經濟條件的制約,普遍路面狹窄,高低不平,不通車輛。通往府縣的大道路面寬1米左右,通往鄉村的小路路面寬0.3~0.6米。縣際古道有7條:
政和至壽寧。為官府正道。由政和城關經稻香、外屯、湖屯、黃坑、黃嶺、新康、牛途,達壽寧縣的南溪,全程140公里。
政和至松溪。為官府正道。由政和城關經暗橋、梅坡,過寨嶺隘,抵松溪的茶坪,達松溪城關,全程25公里。
政和至建甌。為官府正道。由政和城關經官湖、桐嶺峽、富竹庄、際下,越金華隘入建甌縣界,全程33公里。
政和至屏南。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林屯、樟口,越九龍崗、茶林、大溪、楊源、上庄、深洋,抵達屏南,全程100公里。
政和至周墩。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東峰、外屯、稠嶺隘、下園、鎮前、泗橋,抵寧德縣周墩,全程60公里。
政和至浙江慶元。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稻香、鐵山、江上、嶺腰隘至浙江省境,過安溪、菊水,抵浙江慶元縣,全程80公里。
政和至建陽。為官府偏道。由政和城關經西津新口、護田、東平、界溪、嶺根,抵建陽縣焦坑,全程140公里。
政和縣自古村落分散,古道縱橫交錯。因一年四季降雨頻繁,大多古道為石頭路,路面鋪上雜石,陡坡處鋪成石級,三五里路建一個避雨亭,有的橋樑上面加蓋屋面;供行人避雨,也保證橋樑經久耐用。路亭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長方亭、八角亭、六角龍鳳亭、橢圓石獅亭、圓形蟹口亭、龍角亭等。民國時期全縣有古路亭431個。新中國建立后,由於修建公路拆除一部分,道路改線荒廢倒塌一部分和少量新建一部分,到1988年,全縣共有路亭百餘個。
2019全年完成農村公路新建、改造21.3公里,完成投資9120萬元,其中完成“單改雙”5條5.8公里、“單拼雙”2條5.4公里、“晉級改造”3條10.1公里,新增通雙車道行政村6個,通雙車道率達54.2%;全年完成危橋改造2座,累計完成投資247萬;全年實施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9條137.447公里,隱患里程78公里,投資630萬元;全年繼續推行農村公路水毀保險制度全縣投保120萬元,投保里程約1158.787公里,截止目前公路保險理賠資金122萬元;全年實施縣道大中修養護工程23.1公里,投資120萬元;全年完成農村公路錯車道89個,投資62萬元;全年深化縣道公司化養護,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積極創建“四好”農村公路示範縣、鄉、村和生態示範路,2019年度星溪鄉稻香至富美,鐵山鎮江上至向前、鳳林至大嶺,外屯鄉S302至下池4條的生態示範路已完成建設。
國省道幹線橫一線政和林屯至官湖段完成路基主體工程,槐嶺隧道全面貫通,槐嶺大橋、塔山大橋全面完成橋樑主體,年度累計完成投資3000萬;交通基礎提升工程(一期)順利推進,縣道X891線(高速連接線)擴建改造工程完成隧道掘進600米,完成路基擋牆800米、樁基15根,路基挖方11萬立方;富竹橋拼寬及接線改造工程已於9月全面建成通車,稻香大橋樁基已施工進場,引線路基已正在開挖力爭春節前完成征遷無障礙段的路面工程,年度完成投資1.05億元;政和縣南門至衢寧快鐵政和站公路項目完成路基2.3公里,完成投資6000萬元。
政和縣僅有松溪自古可通小木船。松溪航道在縣境內的航程為13公里,其中常口到西津10公里、西津到新廠3公里。明時,曾在西津設一碼頭牌坊。清嘉慶年間,朝廷在西津碼頭設有船差一職。
新中國建立后,縣人民政府逐年撥款整治河道,使航道保持5米寬、0.6~0.8米深。1965年,重修西津碼頭,寬20米,高10餘米,臨河鋪設石階36級,供過往船隻停泊、裝卸貨物。1968年後,隨著公路交通的進一步發展,水運銳減,航道逐漸荒廢。
賽浦公路:起自福安賽岐港,經周寧縣、政和縣、松溪縣,迄於浦城縣城。全線長236.25公里,是橫貫閩東北,聯接閩浙贛三省的主要公路幹線,自80公里100米處進入政和縣境內,經郢地、鎮前、外屯、稻香、城關、寨嶺,於149公里處出界進入松溪縣,政和縣境內長65公里。政和縣負責施工境內53.27公里路段,於1958年7月動工,1959年4月竣工。國家撥款216.40萬元,政和縣投工125.66萬工日。通車后,經多次改造、養護,達到三級公路標準,據1988年設點測試,晝夜最大車流量達1221輛次,為原設計的6倍多。
甌政公路:起自建甌縣城,經東峰、川石、西津,至政和縣城止,全長89公里,境內長20公里。民國28至31年,完成土方工程;民國36年因籌建浦(城)福(州)線,公路基廢棄造田;民國37年復建政和縣境內城關至西津的土方工程。1957年3月,全縣組織民工和機關幹部職工參加修建政和至西津路段。1958年11月竣工通車,列為縣道。1962年11月,省森工局補助18萬元,修建甌政路伏演至鋪前3公里路段;1967年6月至1968年3月,省公路局投資61萬元建成西津公路大橋。甌政公路經多次修整,於1968年4月全線通車,達到三級公路標準,列為省道。
稻安公路:起自政和縣稻香賽浦公路的132公里868米處,經鐵山、江上、嶺腰,至浙江省慶元縣安溪鎮止,縣境內全長22公里,是通往浙江省的一條重要公路。稻安公路於1959年底開工,1973年10月竣工通車,前後歷時15年,分四期施工。第一期,1959年冬至1960年春,由鐵山公社組織沿線農民投義務工修建,開通稻香至鐵山4.69公里。第二期,1962年6月至1963年4月,續建鐵山至江上5.28公里,由鐵山公社組織民工修建。第三期,1965年至1970年,由省林業廳投資,續修江上至嶺腰8.75公里,由省建設兵團15團3營施工。第四期,1970年5月至1973年10月,由松政縣革命委員會組織民工續修嶺腰至安溪段的3.28公里的路段,由地區公路局撥款2.45萬元,林業局撥款2.46萬元。稻安公路經多次整修達四級公路標準。
大鎮公路:起自古田縣大橋鎮,經屏南縣、政和縣的上庄、楊源,至鎮前牛跡洋止,與賽浦公路相接,總長107.4公里,縣境內全長25公里,是閩北通往福州的主要公路。1969年3月,政和、屏南兩縣聯合組成“0195工程指揮部”,負責組織修建雙溪至牛跡洋段39.7公里,由省公路局第一工程隊負責施工,政和縣動員0.57萬多個民工,並向福鼎縣招收民工240人上場,1969年5月全線動工,1970年6月竣工通車,達到三級公路標準,工程總造價262.52萬元,全部由國家撥款。1983年,省公路局把大鎮線改為安嵩線,列為省道。1988年,經設點測試,晝夜最大車流量1100輛次。
衢寧鐵路政和站於2020年9月27日正式投入運營,政和縣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封建時代政和的教育都是私塾。由幾家或十幾家合請一位教師坐館授課。宋宣和五年(1123)朱松首創星溪書院后,政和學風日興。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全縣書院共有15所。清末,廢科舉辦新學,書院先後改為小學校。民國7年(1918),全縣有25所小學。民國14年,創辦政和縣初級中學,政府向富戶殷商籌募基金,並撥廟寺租銀充作教育經費。民國34年小學發展至52所,入學兒童0.31萬人。
新中國建立后,黨和人民政府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1951年向各方招收人才充實教師隊伍。1956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改造私塾,發動群眾興辦民辦小學,同時開展掃盲運動。在1958年“大躍進”中,政和縣初級中學升格為完全中學;是年起還陸續興辦各種中專學校。全縣公辦小學增加17所,民辦小學增至115所,入學兒童達0.97萬人。中學增設1所。“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等“左”的思想影響下,廢止考試和升留級制度,中小學教育質量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教學秩序恢復正常,同時採取多種形式辦學,教育事業出現新局面。教育投入逐年增多,幼兒、小學、中學與中專教育和業餘廣播電視教育得到全面發展,師資隊伍進一步發展壯大。1988年,全縣共有幼兒園25所,其中公辦幼兒園5所,民辦幼兒園20所;小學365所,其中完小109所;普通中學10所;職業中學1所;機關幹部學校1所和電視大學、函授教學班等。在校學生共計3.54萬人,其中幼兒0.31萬人,小學生2.52萬人,中學生0.71萬人,職業中學生102人。政和縣師資隊伍共有教師0.21萬人,其中幼兒教師154人,中學教師0.15萬人,中學教師462人,職業中學教師9人。中小學校佔地面積30.04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8.63萬平方米。
2014年,第二實驗幼兒園完成主體工程,政和一中被確認為省一級達標高中,高考本一上線218人,增長18%。
2019年末有普通中學11所,在校學生8887人,比上年增加465人,其中初中6359人,比上年增加650人,高中2528人,比上年減少185人;全年畢業學生2724人,其中初中畢業1733人,高中畢業991人;專任教師737人,其中初中490人,高中247人。普通職業中專1所,在校學生516人,比上年增加9人,教職工25人。全縣完小26所,教學點24個;班數445個,比上年減少5個;在校學生16946人,比上年增加178人;專任教師902人。全縣共有幼兒園80所,其中公辦11所,班數71個,在園人數2113人,民辦69所,班數258個,在園人數5005人;專任教師483人。
2017年末全縣醫療衛生單位53個,擁有病床755張,其中,縣醫院400張、中醫院120張、婦幼醫院20張,鄉鎮衛生院215張;村衛生所(室)141個,擁有鄉村醫生329人。2017年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8004人,參合率達99.9%。
2018年末全縣醫療衛生單位50個,擁有病床768張,其中,縣醫院400張、中醫院133張、婦幼醫院20張,鄉鎮衛生院215張;村衛生所(室)141個,擁有鄉村醫生195人。2018年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91732人,參合率達99.9%。
2019年末全縣醫療衛生單位46個,擁有病床858張,其中,縣醫院450張、中醫院150張、婦幼醫院20張,鄉鎮衛生院238張;村衛生所(室)131個,擁有鄉村醫生175人。2019年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8669人,參合率達99.9%。
2014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3577人,新增城鎮就業162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4%。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體化全面實施,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持續深化。建設保障性住房700套。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1000戶。
成立縣慈善總會,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有序推進。
2019年,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17745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03373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4704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8669人;參加失業保險8536人;參加生育保險8839人;參加工傷保險33668人。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85人,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131人,特困人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11人。
飛鳳山公園位於城區、七星溪南側。始建於1983年。公園佔地面積120.2畝,總投資51.07萬元。至1988年,園中植觀賞樹木200多種、2.5萬棵,栽植各種花卉138種。建有亭、閣、門樓、茶室、烈士紀念碑,開有環山路,置有石凳、石桌。園內設文化娛樂區、兒童活動區、安靜遊覽區、烈士紀念區和公園管理區。
政和
洞宮山位於政和縣楊源鄉境內,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屏南縣鴛鴦溪上游,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459米。因山中一巨石呈“宮”字狀,奇山洞又有洞中宮殿之稱,故名“洞宮山”,山中有奇峰異景49處,其中以“花橋、虹溪、怪圈”三絕稱著。
旅遊景點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健康產業百佳縣市。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人際信用百佳縣市。
2020年12月,入選“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