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回族滿族鄉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轄鄉
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成立於1994年10月,與縣城店埠鎮接壤,鄉政府離縣城中心位置7公里,合徐、合六高速、合蚌省道、店白縣道公路從境內穿過。全鄉以回、滿、漢三個民族為主,是全省唯一的多民族鄉和全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2006年11月,肥東縣鄉鎮區劃調整,將原草廟鄉和牌坊鄉整建制合併,成立新的牌坊回族滿族鄉,鄉域總面積86.51平方千米(2017年),轄13個村(社區),318個村民組,總人口29536人(2017年),其中少數民族村(社區)5個,少數民族人口6600多人,回族人口4800多人,滿族人口1800多人。牌坊鄉連續四年被合肥市評為“科學發展先進鄉鎮”,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科學發展先進鄉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合肥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經濟總量在全省少數民族鄉鎮中居於首位。
肥東縣轄鄉。位於縣境中部,南距縣城7千米。東與梁園鎮毗鄰,南與縣城店埠鎮接壤,西與眾興鄉相連,北與白龍鎮交界。常住人口29536人(2017年)。是合肥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和安徽省唯一的多民族鄉。合徐、合六高速公路,縣級店白公路穿境而過。水源有眾興水庫、滁河乾渠等。
1994年5月,眾興、路口、草廟3鄉結壤處,回滿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10個村委會划建牌坊回族滿族鄉,1995年10月眾興鄉樹周、鄒崗2村委會相繼划入。1996年轄牌坊、黃溝埂、三王、大興、民一、民二、大塘沖、立新、許大郢、趙坊、樹周、鄒崗12個村委會。2006年,將草廟鄉整建制併入牌坊回族滿族鄉。轄2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完牌坊。
原【草廟鄉】位於肥東中北部,距縣城20千米。店(埠)白(龍)公路縱穿鄉境。1949年設草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55.4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草廟、顧崗、農莊、武巷、尖廟、胡崗、東崗、郁店、大金、新豐、萬崗、吳郭、廟西、吳興、新庫、舒圩、周崗、高塘、許井19個村委會。
【2006年代碼】340122206:~200黃溝埂村~201大興村~202三王村~203趙坊村~204民一村~205牌坊村~206民新村~207大塘村~208鄒崗村~209樹周村~210草廟村~211農莊村~212胡崗村~213尖廟村~214郁店村~215新豐村~216東崗村~217廟西村~218吳興村~219高塘村~220許井村~221新庫村~222舒圩村
2013年代碼 |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340122206001 | 210 | 牌坊民族社區 |
340122206002 | 220 | 高塘社區 |
340122206003 | 220 | 草廟社區 |
340122206201 | 220 | 張崗村 |
340122206202 | 220 | 尖廟村 |
340122206203 | 220 | 新豐村 |
340122206204 | 220 | 興廟村 |
340122206206 | 220 | 許井村 |
340122206207 | 220 | 三王村 |
340122206208 | 220 | 興一村 |
340122206210 | 220 | 趙坊村 |
340122206211 | 220 | 民新村 |
340122206212 | 220 | 曙光村 |
1996年,該鄉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其中回族0.34萬人,滿族0.16萬人,合佔全鄉總人口30.5%。
2006年,該鄉面積87.4平方千米,人口約4.1萬人。
我鄉有漢、回、滿三個民族,回族祖先原住河南、山東、北京、內蒙等地,先後於唐初、元初和明代遷來本地開墾屯田或經商行醫。他們的婚、喪、嫁、娶,宗教信仰,生活習慣,一仍其舊。滿族,祖居東北長白山和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原為女真族,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裔,複姓完顏。金代滅亡后,一部分完顏氏人口遷至山西大同府雲內州居住,因宋、金長期混戰,造成民族仇視,為避免歧視和壓迫,隱族易姓,改成女真族為漢族,改完顏姓為完姓。元末,該族完佩將軍參加朱元璋部屬起義,隨軍來廬州,奉命駐肥東軍屯田,故落戶於此。一九八三年五月,肥東縣政府根據歷史事實和完氏意願及國家政策有關規定,正式下文恢復其滿族和完顏姓氏,以此結束了完顏氏隱族易姓的歷史。
牌坊回族滿族鄉
解放前,少數民族較之漢族,政治地位、經濟文化更為低下。建國后,人民政府實行民族平等,反對民族歧視和壓迫,積極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同胞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及其他社會活動。一九九四年五月,經省政府批准,在回、滿民族相對集中的地方,由原眾興鄉、路口鄉、草廟鄉的12個邊緣村切塊組建了牌坊回族滿族鄉。
據《肥東縣誌》和《肥東滿族志》記載:我鄉少數民族人才輩出,清朝有回族武進士白武進,他教育回族人民要加強和漢族人民的團結,並出資建造李白寺。我鄉滿族人民世代以耕讀為業,在清代乾隆、道光年間,有完顏智,完顏廼仁父子雙進士、雙知事。“五四”期間滿族完顏志平曾任北洋政府吉長鐵路局局長,並積極追隨陳獨秀,為民主和科學奔走呼號;回族的米廣宏、吳宏權、柏宗文等均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現安徽省文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藝譚總編完顏藝舟,知名作家完顏海瑞均系我鄉滿族人。1994年,牌坊回族滿族鄉有任黨政軍群機關正科(營)以上職務的幹部38人,任廠長(經理)60人,從事教育、研究、創作工作的有56人,有港台同胞10多人。
現在,該鄉正積極利用“基地+公司+農戶”、“基地+協會+農戶”模式,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經過近幾年努力,全鄉穩定高產、優質、高效種植水稻面積3.5萬畝,建成蔬菜基地10個,大棚蔬菜3500畝,露地蔬菜3000畝,發展養殖基地14個,油桃基地200畝,被市、縣確定為蔬菜重點建設規劃鄉鎮,成為伊利乳業在合肥地區重要原料供應基地之一。蔬菜業和養殖業已成為該鄉經濟發展一個亮點。
鄉黨委政府積極培育、發展、壯大農業科技示範園,把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作為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中心環節來抓。按照主導產業建龍頭、規模基地建龍頭的辦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發展水平。2006年牌坊鄉科技示範園發展勢頭十分強勁,鄉內的合肥鑫華養殖公司、合肥桂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合肥匯景生態園有限公司、牌坊回族滿族鄉富達蔬菜協會等單位躋身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據悉,該次被升級為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全市僅32家。在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的同時,要求龍頭企業採取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合作關係,讓農民在產、運、銷等環節中獲得利益,實現農戶和企業的雙贏,增加農民收入。據統計,該鄉龍頭企業直接或間接帶動農戶650戶,農戶戶均從中獲得純收入450元。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已成為該鄉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一個閃光點。
鄉內交通便捷,合徐、合六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縣級公路店白路縱貫南北,砂石路、水泥路向各自然村輻射,縣城2路公交車途經該鄉3個行政村直達興一村。國家大型Ⅱ類水庫眾興水庫在該鄉境內,滁河乾渠在鄉內流淌,水源充沛,地勢平坦,土地集中連片,郵政、電信事業發達,電力能源供應充足,社會治安狀況良好,人民生活富足祥和。
另外,該鄉還注重發展旅遊業,成功引進匯鑫置業有限公司,重點開發建設以佔地500畝的匯景生態園為主景區的農家樂旅遊,目前已建成苗木花卉區、溫室大棚區、畜禽水產特種養殖區、濕地自然生態群落保護實驗區、民族風情觀光區等景區,建立名貴花草生產基地。2006年10月,被市確立為合肥市農家樂旅遊東線游一重要景點。目前,已接待遊客3000人次。規劃依託新擴建的清真寺,實施清真品牌發展戰略,加大對清真寺配套設施建設扶持力度,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穆斯林風味飲食、獨特回族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貞節牌坊”、“千柳村”、“朝陽花地跑馬場”等景區,力爭在5年內,開始接待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