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骨
受壓較大的肌腱內生成的和中小骨
人體中最大的籽骨是---髕骨。每人都有的籽骨只有一對,即膝蓋前方的髕骨,由股四頭肌肌腱骨化而成。其他部位的籽骨是不恆定的,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一般而言,從事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的人較多,多位於足底,肌腱通過關節的附近。一般多發生於足部第一跖骨頭端處。
運動損傷的一種。運動中的突然的重壓力在籽骨上,造成骨折和發炎。導致籽骨炎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量的增加,有的人想提高運動水平來增加運動量,這樣使得趾球部位的壓力越來越大。快速運動、登山運動、甚至是增加行程都會導致籽骨炎,同樣,如果足弓太高,跑步時,自然趾球部位的壓力會增大,這樣也會導致籽骨炎。預防措施是:選擇有緩衝的鞋子和緩衝力糾正。
大腳趾的下方出現老繭和疼痛,嚴重時影響行走,多見於拇趾外翻和喜歡穿高跟鞋的人。修腳師和皮膚科醫生最常見到,這些老繭雖然可以削除,但很快又會長出來。按壓這個部位會有疼痛感,有時會出現腫脹。原來老繭的裡面存在兩塊籽骨,是這兩塊籽骨在作怪。
籽骨:位於肌肉止點處腱與骨之間,是由肌腱骨化形成的。能夠改變肌腱抵止的角度,加大肌肉的力壁,增大肌肉拉力。妊娠期8周在拇短屈肌腱中能確定籽骨,胎兒期12周籽骨軟骨化,8歲開始骨化,直到12歲。腓側籽骨先於脛側籽骨骨化,女性先於男性。籽骨包裹於拇短屈肌兩頭、拇展肌肌腱與拇內收肌腱內,拇長屈肌腱從兩枚籽骨間穿過,止於遠節趾骨的腹側基底部。籽骨與跖骨跖側面構成滑膜關節,關節面復蓋透明軟骨,脛腓側籽骨被籽骨嵴分開,平均矢狀面長12mm、冠狀面8mm,脛側籽骨比腓側大,腓側籽骨則相對較圓。籽骨由籽骨間韌帶、籽骨趾骨短韌帶與內外側籽骨韌帶固定於關節囊。籽骨的血供大部分由近端第一跖骨動脈經拇短屈肌腱由跖側面呈樹枝樣分叉進入籽骨,少部分來自遠端關節囊。
多發於運動中,起跳落地后重力以壓力的形式突然作用在籽骨上,造成其疲勞,發炎甚至骨折。
自我療法:1, 48小時內,休息並冷敷傷處。每隔2~3小時冰敷20~30分鐘,冰敷時皮膚的感覺有四個階
段:冷→疼痛→灼熱→麻木,視情況決定冰敷時間,當出現麻木的感覺時即可結束冰敷。
48小時后,進行熱敷並適當的壓迫按摩。
2,受傷嚴重者,建議直接就醫。
運動時注意熱身,鞋子的選擇要合適,選擇緩衝作用好點的鞋子。
妊娠期8周在短屈肌腱中出現籽骨,胎兒期12周籽骨軟骨化,8歲開始骨化,直到12歲。腓側籽骨骨化先於脛側籽骨,女性先於男性。籽骨的先天性缺如極其少見。
第1跖骨頭下有2個籽骨關節面,被籽骨嵴分開。跖籽關節是滑膜關節,籽骨位於關節囊內,關節面被透明軟骨覆蓋。脛側籽骨比腓側大,腓側籽骨則相對較圓。籽骨的穩定性靠籽骨間韌帶、籽骨厚度、肌腱附著維持。脛側籽骨包埋於短屈肌的內側腱束及展肌腱中,此兩肌的聯合腱附著於近側趾骨基底,同時脛側籽骨附著於跖筋膜及內側跖趾關節囊。腓側籽骨包埋於短屈肌外側頭肌腱和收肌橫頭與斜頭聯合腱,此兩腱聯合附著於近側趾骨基底,腓側籽骨也與跖筋膜附著。兩籽骨間由籽骨間韌帶連接,並有籽趾韌帶加強其穩定性。籽骨增加短屈肌力矩;在趾跖運動中籽骨充當滑車增加關節屈力。另外,籽骨在趾跖關節屈曲過程中增加步態推離相,並吸收對跖骨頭的衝擊力。當長屈肌通過跖趾關節底短屈肌腱間時,籽骨對長屈肌腱起重要保護作用。籽骨系統將各種屈肌力在前足下匯聚止於趾。籽骨也是足內側縱弓的組成部分,對絞盤樣機制發揮重要作用。當痛性籽骨被切除后籽骨周圍的解剖關係產生紊亂,會導致外翻或其他疾病。籽骨切除將嚴重影響跖趾關節的完整性,並增加剩餘籽骨的應力。
Aper在1994年及1996年分別研究了籽骨切除對長屈肌腱和短屈肌腱瞬間力臂的影響,發現:(1)當整個脛側籽骨或腓側籽骨切除及雙側籽骨切除時長屈肌瞬間力臂明顯下降;(2)脛側籽骨遠側部分切除或整個切除對短屈肌的瞬間力臂影響不大,只有當雙側籽骨切除時短屈肌的瞬間力臂才明顯下降。Yamaguchi在1993年研究了籽骨與跖骨頭之間的壓力情況,表明跖骨頭負重及趾跖關節背屈角度與跖骨頭籽骨間壓力呈正相關,負重的影響大於角度;當背屈角度超過30°時脛腓側籽骨間壓力才受影響。
當第一跖趾關節外翻角度超過30~35°時,通常會導致趾旋前,外展肌移向跖側,失去外展肌對抗的內收肌牽拉趾使其外翻,牽拉內側關節囊韌帶使關節囊韌帶變薄並使第1跖骨頭由籽骨處移向內側。第1跖骨頭跖面上的籽骨嵴因受脛側籽骨的壓迫而變扁平,腓側籽骨部分或完全脫位至第1跖骨間隙,使第1趾列負重減少。Karasick將脛側籽骨位置按其與第1跖骨軸線的位置關係進行分度:0度,脛側籽骨位置正常無脫位;1度,脛側籽骨外移,與第1跖骨軸線相交<50%;2度,脛側籽骨外移,與第1跖骨軸線相交>50%;3度,脛側籽骨完全移位至第1跖骨軸線外側。
踇外翻的矯形術中,由於收肌與短屈肌從腓側籽骨出來的肌纖維聯合附著於近節趾骨上,所以在近節趾骨處松解收肌時易損傷短屈肌,故建議在腓側籽骨附著處松解收肌,即能達到充分松解又能避免損傷短屈肌。Turner認為腓側籽骨切除,可能會導致術后內翻和爪形趾形成。
兩分籽骨的發生率是13.5%~25%。脛側多見,女性略多於男性,脛側籽骨多見可能由於籽骨跖面體重應力損傷增加導致骨化前血管損傷。
1、籽骨創傷:
籽骨位於足部負重軸上,在正常步態周期中有大於體重3倍的力通過籽骨。脛側籽骨位於跖骨頭下,使其承擔體重的大部,所以更易受傷。除了體重引起損傷外,損傷機制包括直接外力如從高處落下;慢性反覆應力如芭蕾舞或長距離奔跑;急性跖趾關節過伸等。外翻中脛側籽骨更易被跖骨頭下應力損傷。
2、骨折:
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籽骨軸位片非常重要,在常規片上籽骨病變常難以看清。籽骨骨折需與先天性多分籽骨鑒別診斷。包括:(1)不規則、鋸齒狀的分界,尖銳的折角;(2)斷片間的寬距離;(3)粉碎性;(4)骨痂或其他癒合表現;(5)以前片上無分離。不規則的分離面可提示骨折,但先天性多分籽骨也可有相似的表現。骨的大小也能提供幫助,兩分籽骨相加通常大於無分裂的籽骨。
3、脫位:
籽骨外傷可發生在跖趾關節脫位后。跖趾關節的過伸導致近節趾骨脫位於跖骨頭上,鄰近籽骨外側脫位,或籽骨分離並向近側跖骨頭背側位移。
4、籽骨炎:
是一種痛性炎症,常發生於大趾跖側面,多為反覆性應力損傷結果,也可能是運動中的突然的重力壓在籽骨上,造成骨折和發炎。X線片上無特徵性改變。
5、軟組織損傷:
局部的軟組織損傷常發生在急性第一跖趾關節過伸或過屈位,臨床易誤診為“籽骨炎”。MRI常能提供精確診斷。一種典型的運動相關性軟組織損傷是跖趾關節跖側韌帶拉傷,被稱為“turf-toe”,常發生於跖趾關節過伸而無脫位時。相對於籽骨應力骨折的隱匿性疼痛,“turf-toe”的直接損傷導致急性疼痛。其它的軟組織損傷如籽骨間韌帶斷裂伴隨籽骨脫位或半脫位。Capasso等報道了1例腓側籽骨脫位伴籽骨間韌帶斷裂的病人,通過切開複位和韌帶重建,14個月後癥狀完全消失重返球場。
趾籽骨感染來源於鄰近組織或血運傳播。血運傳播多見於小孩及青年。MRI、骨掃描常能提供早期診斷。
籽骨軟骨炎可原發,且好發於女性。影像學上表現為線性或囊性透亮區,重者有脫落軟骨細胞,有如腕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現象。骨掃描可提供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