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學
聖經學
聖經學,是指對儒家經典神聖性的研究以及這種研究對社會以及道德倫理的影響,同時也。聖經兩個漢字指的是正統儒家十三經,即《周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唐書·藝文志》云:“自孔子在時,方修明聖經以絀繆典。”古代中國人把儒教叫做“聖教”。儒教是東亞古代最重要的意識形態之一,是漢字文化圈形成的基礎。儒教不是一個類似於西方亞伯拉罕諸教的宗教,不是西方意義上的宗教,而是指的教化。但是儒教有自己的聖經,也就是十三經。不同於經學的研究,聖經學承認儒學經典的神聖地位並致力於對儒家倫理的肯定,以儒家聖經作為唯一信仰以及倫理的來源和基礎。同時,聖經學以仁義禮智信作為出發點,以架構五倫五常倫理的社會秩序以及研究儒者在現代社會存在的意義。聖經學認為,現代中國社會的道德淪喪來源於對儒家思想的離棄。一邊全盤否定了儒教,也就否定了對學問的追求、對和諧人際關係的期待、對尊敬禮節的渴望……但人們仍然無法停止對仁義禮智信的信仰,無法停止對倫理的需求,這便是中國社會自我矛盾與文化自虐的深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