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露兜樹的結果 展開

露兜樹

露兜樹科露兜樹屬植物

露兜樹(學名:Pandanustectorius Sol.)是露兜樹科,露兜樹屬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常左右扭曲,葉簇生於枝頂,葉片條形,長可達80厘米,葉緣和背面中脈均有粗壯的銳刺。雄花序由若干穗狀花序組成,佛焰苞長披針形,近白色,雄花芳香,花藥條形,葯基心形,雌花序頭狀,單生於枝頂,圓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幼果綠色,成熟時桔紅色;核果束倒圓錐形,1-5月開花。

原產熱帶非洲、印度、澳洲,印度洋及太平洋諸島嶼。中國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等省區有分佈。生長在海邊沙地或引種作綠籬。喜高溫、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較耐陰。

徠葉纖維可編製席、帽等工藝品;嫩芽可食;根與果實入葯,有治感冒發熱、腎炎、水腫、腰腿痛、疝氣痛等功效;鮮花可提取芳香油。

物種簡介


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的氣根

形態特徵


葉子
露兜樹
露兜樹
葉簇生於枝頂,三行緊密螺旋狀排列,條形,長達80厘米,寬4厘米,先端漸狹成一長尾尖,葉緣和背面中脈均有粗壯的銳刺。
花卉
露兜樹
露兜樹
雄花序由若干穗狀花序組成,每一穗狀花序長約5厘米;佛焰苞長披針形,長10-26厘米,寬1.5-4厘米,近白色,先端漸尖,邊緣和背面隆起的中脈上具細鋸齒;雄花芳香,雄蕊常為10餘枚,多可達25枚,著生於長達9毫米的花絲束上,呈總狀排列,分離花絲長約1毫米,花藥條形,長3毫米,寬0.6毫米,基著葯,葯基心形,葯隔頂端延長的小尖頭長1-1.5毫米;雌花序頭狀,單生於枝頂,圓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長15-30厘米,寬1.4-2.5厘米,邊緣具疏密相間的細鋸齒,心皮5-12枚合為一束,中下部聯合,上部分離,子房上位,5-12室,每室有1顆胚珠
果實
聚花果大,向下懸垂,由40-80個核果束組成,圓球形或長圓形,長達17厘米,直徑約15厘米,幼果綠色,成熟時桔紅色;核果束倒圓錐形,高約5厘米,直徑約3厘米,宿存柱頭稍凸起呈乳頭狀、耳狀或馬蹄狀。
花期徠1-5月。
露兜樹
露兜樹

分佈範圍


產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等省區。也分佈於亞洲熱帶、澳大利亞南部。

生長繁殖


分株繁殖:春季4-5月,將母株旁生的子株切下,插入沙床中,保持室溫15-26℃,待髮根較多時盆栽,也可將切下的子株基部,用苔蘚包紮,保持濕潤,待長出新根后盆栽。
播種繁殖:採種后即可播種,發芽適溫為25-30℃,播后25-30天發芽。

栽培技術


盆栽用腐葉土、培養土和粗沙配製的混合土。盆地多墊瓦片,以利排水和根部發育。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盛夏向葉面多噴水,適當遮陰。每半個月施肥1次。冬季室內養護,減少澆水,防治陽光充足處。每2-3年換盆1次,將過長的肉質根和過密的葉片加以修剪,保持樹姿美觀。

主要變種


林投(台灣植物志)
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較窄,葉先端變狹且具長的尾鞭,長達15厘米;子房(4-)5-6(-7)室;果較小,圓球形,長約8厘米,直徑8厘米,由50-60枚核果束組成,每一核果束長約2.5厘米,寬約2厘米。
產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生於海邊沙地上。

主要價值


據清《澄海縣誌》載:露兜樹為村俗坊間與筋竹為園,用以為界,謂之露頭園,一名露兜。露兜樹多用作防風林及園籬,葉的纖維是佳品,可用之編織帽、席、籠屜等工藝品;花香,可提芳香油;果肥厚多肉可食,根含氨基酸、糖類,可治腎炎、水腫;幼樹可盆栽,成株則為庭園樹,因葉片排列層疊有序,螺旋向上,有運轉、鴻鈞之譽,港人喜愛。
露兜樹含有維生素、豐富的礦質元素和多種營養成分,至少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7種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總糖、絲氨酸和谷氨酸質量分數、維生素C、鉀質量分數較高。開發利用露兜樹將會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露兜樹
露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