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症

浮躁症

浮躁症是一種衝動性、情緒性、盲目性相互交織的病態癥候。

簡介


當今中國,“浮躁”一詞已經成為表徵泛化社會心態的典型辭彙,人們用以描繪社會狀態、反映社會問題、表達公眾情緒、解釋社會運行機制。曾幾何時,祖先也曾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儘管當時物質條件非常有限,但是祖先們依然“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而今天,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斑斕的世界實現了古人不可想象的發達與繁華,然而內心中卻丟失了冷靜和靜穆,患上了一種稱為“浮躁”的社會病症。從個人到社會,從體制到文化,從思想到信仰,統統被浮躁之氣籠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如何能在光怪陸離的繽紛世界中養志安神、韜光養晦,戒除浮躁,不僅是個人,也是組織和社會亟待深思的問題。

社會性表徵


浮躁症候群即因浮躁問題而衍生的一系列相關變化,進而在人們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影響和達成一致的影響。浮躁症候群,作為一段時間內彌散在整個社會或群體中的宏觀的社會心理狀態,它包括社會的情緒基調、社會共識和社會價值觀。這種非系統、不定型、自發形成的社會意識,與特定的社會運行狀況和重大的社會變遷過程緊密相連,它在一定時期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影響下形成,推動社會中的多數成員表現出近乎普遍而一致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模式。浮躁症候群,雖然由浮躁之根引發,但是在社會中的表徵卻也林林總總。
癥狀一:對立竿見影的過度追求
2014年,馬年開篇中“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車……”的“馬上體”看到人們饑渴的心情以及對馬到成功、立見成效、吹糠見米的熱捧。社會在狂飆突進式的浮躁中運動,GDP不斷上漲,人們希冀每天都能日新月異,只爭朝夕;似乎一夜成名,方能成就自我,彰顯個性;各類節目中的造星運動,體驗到成名快感;喊著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帶下一代捲入了成績追逐大戰中……寫作跟閱讀也變成快餐式體驗,碼字者希望書籍暢銷,賺得缽滿盆溢,因而製造噱頭,賺足眼球;讀書者喜歡簡單閱讀,沒有充足的時間、從容的心境,細細咀嚼,慢慢品味。粗製濫造的文字裹挾著泛濫的信息,造就了人們“短平快”的閱讀習慣。甚至連鍛煉的方式也沾染了浮躁之氣,心平氣和、不急不躁、沉穩與含蓄的鍛煉方式如太極、舞劍等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喧囂的廣場舞。一處處獻禮工程更是常常脫離實際,不顧客觀規律,搶人力、搶資金、搶時間、搶進度,最終無非是搶彩頭、搶風頭。如此如饑似渴的提速運動,追求的是速度,瀰漫的是浮躁之氣。
癥狀二:處處充滿匆促之感
人生如白駒過隙般匆促,如何在匆促的歲月中充實而圓滿呢?都市人拉滿弓弦,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匆促的生活方式,伴隨著匆匆的步履,在工業化的大背景下,會計速成班、律師速成班、外語速成班等各種資格考試培訓班風行;匆促的文化模式,鼓勵和宣揚一切碎片化閱讀,也導致標題黨盛行;匆促的學術研究,“十年磨一劍”無人再提,“一年磨一刀”的生產模式反而倍受獎賞;匆促的節奏迫使人們在求知奮進的道路上,投機取巧、淺嘗輒止、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匆促的人生伴隨著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過於旺盛,人們易喜、易悲、易煩、易怒,患得患失,只顧疲於奔命、一路狂奔,無心賞沿途風景。
癥狀三:滿意感和幸福感的喪失
不停息工作的超強動力、做比預定要求更多事情的急性子,以及沒有耐心、急躁惡化的泛化式敵意,其背後是個體所特有的社會地位的危機和內在自尊的缺失,人們越忙亂越不自信。由於慾望之舟不斷超載,又常常對自己充滿著不切實際的高期望,並對自己非常苛刻,所以人們只能驅使自己不停地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東西,並且從未停止過。這種不停得超負荷運轉,之所以只爭朝夕,在於個體的危機感強烈,時間緊迫感強烈,在這樣的漩渦中,人們往往感到身不由己。看起來唯一可以解決的方法就是提高速度,加快節奏。但是,提速並沒有帶來輕鬆感和滿足感,反而帶來抑鬱症、較低內控、較多情緒壓力、較低生活滿意度、較低健康滿意度、較低工作滿意度、較弱的家庭歸屬感、較低幸福感和較少愉快體驗。
浮躁之氣,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進步,也阻礙工作的創新、社會的發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由此而滋生,力戒浮躁之氣,需清醒地認識和把握浮躁症候群由何而來,找到病灶。

原因


20世紀20年代,傳教士雅瑟·亨·史密斯以其在中國生活了22年的經驗為基礎,仔細地分析了中國人性格的多個側面,歸納了20多種中國人的性格特徵,其中包括不急不躁、漠視舒適、知足常樂、漠視時間、不緊不慢。這或許是100年前雅瑟的觀察,而如今的國人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看盤時需要“快進”、評論要搶“沙發”、排隊要“插隊”、辦事找“關係”、做事要“名利雙收”、創業要“一夜暴富”、教育孩子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中國人彷彿一夜成了世界上最不耐煩、最懂得只爭朝夕的人。是誰摁動了快進鍵,是誰偷走了情緒的冷靜?
慾望過盛是浮躁之根。痛苦的根源在於欲求不滿。欲求不滿是個相對概念,作為“幸福經濟學”的鼻祖和奠基人,伊斯特林在1974年曾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即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未必會換來生活滿意度的改善,這一主張後來被廣泛稱為“伊斯特林悖論”。許多人相信,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的富裕程度也會提高。經濟增長得越快,人們就越幸福,但事實並非如此。
中國經濟增長雖然飛快,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卻似乎並未增加。其原因在於慾望之坑越來越深,越來越填不平。發大財、置豪宅、開名車、當老闆……國人的慾望清單越開越多,中國人的慾望正呈現一波勝似一波的高潮。作為生物的個體,人人都有慾望,這是前進的動力。但是當慾望溝壑難平、不知滿足的時候,就成為了慾望的異化體,被其捆綁,根本停不下來。物慾、權欲、情慾……這些貪婪的慾望必將控制人的腳步、人的精神、人的意志,驅動人的生活方式,迫使人加快浮躁的步伐。比鄰而居的不丹小國,雖然剛剛走出閉塞的過去,但卻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不丹人的幸福在於保持著一顆淳樸的心境和腳踏實地的作風。而人在慾望過剩、利欲熏心之時,只能攀比攫取,得隴望蜀,貪得無厭,由此浮躁成為慾望過度的直接產物。
種種消極心態相互疊加。社會進入到了快速多變的時代,“快速”使人無時無刻不在擔心無法跟進時代的步伐,“多變”更加增添了心理的不安全感。在這個不安全的時代中,儘管有相對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依託,儘管進入了物質極大豐富的年代,但是不安全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結構中,破壞了個人的生活,也破壞了個體的自我價值和自尊,產生了讓人無法忍受的恐懼、焦慮、無望和無力。一部《小時代》,看到一個夢想閃耀的年代,也看到一個理想冷卻的年代。
人們走過貧窮、走過那些物質緊缺的年代,開始進入物質相對豐富的年代后,對貧窮的恐慌反而更加強烈,對於物質佔有的慾望變得更加迫切。
不安全感是一種不確定感,規避不確定性是人的本性。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發現,在不確定條件下人們的決策是一種風險決策,人們尋求在風險判斷中採用期望效果最好的方案。面對風險時,人們會給出處理預案,在內心中計算出每種方案的收益和損失,然後按照最優方案決策。
當今國人已經失去了耐心和等待,增加了投機心理,多了急躁,少了耐心,多了盲目,少了靜思,多了急於求成,少了腳踏實地。《論語》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馬克思說,人類最痛苦的不是居住在茅草棚深居簡出,而是某天早上醒來,突然發現自己的鄰居們一夜暴富,住在豪宅之中了。這種失衡的心態,疊加跟風的行為,導致人們喪失自我、互愛攀比以及滋生一系列的羨慕、嫉妒與恨意。種種負性心態的疊加進一步渲染了浮躁之氣。
延遲滿足能力的日益缺乏。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跟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遲現有慾望的滿足是成正比的。所謂延遲滿足,就是平常所說的“忍耐力”。這是一種人們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誘惑的能力。延遲滿足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米歇爾設計了一個著名的延遲滿足試驗,發現取得成功的孩子並非是那些智商高的孩子,而是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他們可以為了更大的目標,克服短期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勵精圖治,最終獲得成功。
人有各種不同的目標,有些目標比較遙遠。要完成遙遠的目標,需要刻苦辛勤的工作。當完成目標時,所得的回報也很大。但要完成這些目標,便要付出代價,譬如要放棄即時的享樂,以及有更多的約束自己的行為。由此,延遲滿足也是一種自律行為。當前在教育中,無論是自己,還是的孩子,越來越多的需要被太快滿足,導致越來越不能忍耐,越來越習慣於追逐及時享樂。
追求短期滿足的逐利性成為功利主義、私立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驅動力,浮躁的心態和延遲滿足能力的降低互為影響,人們開始坐不住了,短視行為越來越多。事實上,凡事不可急於求成,剋制與堅持往往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經之路,但是卻逐漸喪失了延遲滿足的能力,深陷浮躁之中不能自拔。
文化與歷史的交互作用。著名的心理學家潘菽說,社會是立體的,不是平的,它不單包含了當代的問題,也聯結著歷史文化的影響,這就是文化背景作用深遠的原因。空間關係上人們可以相互刺激,互相改變別人的行為,在時間關係上也受前人關係影響。社會的變遷有緩進和激進的差別,緩進的社會改變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激進的改變如雷厲風行的改革或革命,前者是零星的、逐漸的,後者是大規模的、疾風驟雨的。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古老的自信的傳承,但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民族自卑成為當時民族文化中的泛化心理。伴隨著戰爭的到來,西方列強的侵入擊碎了當時國人孤芳自賞的美夢,致使唯我獨尊的民族優越感成為黃粱一夢,一覺醒來看到的是滿目荒夷,從科學到技術的落後,無不加重了失望感和自我否定,屢遭挫敗中對自身產生了深深的自卑認知。由此開始,中國人踏上了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
當前,中國正在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工商業社會和知識型社會急速邁進,這意味著要在短短百年的時間裡走完西方四百多年的歷史跨越,這是一種驚濤駭浪似的的轉型,物質與形態上的邁進,並不意味著在心理上能夠跟從。長時間形成的思維定勢並不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自然迅速地適應,種種問題紛然雜陳正是發展不平衡、不成熟的必然衍生物。社會只關心商品性,就是要從所有的空隙中發掘出商品來,在這樣的社會中,人的空間被壓縮了,生命、精神、靈魂都被壓縮了。在這種生存狀態下,人們當然會失去耐心,沒有人願意等待。人們害怕被淘汰,沒有人耐得住寂寞,這也是社會所說的浮躁症候群的典型表現。

如何應對


人浮躁了,世界便浮躁了,世界浮躁了,人心難免更浮躁,這就是交互的作用。當一個浮躁的社會帶著它自身的喧囂和蕪雜裹挾著時間的風雨一路向前的時候,誰又能勿忘初心,守護最初的理想和準則呢。《論語》早就提醒,“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浮躁是一種衝動性、情緒性、盲目性相互交織的病態癥候,它讓人找不到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對於組織和制度而言,浮躁的氛圍也是發展的大忌。一個浮躁的領導只能好大喜功、盲目自大,一個浮躁的組織無法反躬自省,健康成長。力戒浮躁之氣,需要倡導求實之風。
以實克躁。務實需要實事求是,不好高鶩遠,正視問題,尊重規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量力而行。拒絕浮躁關鍵在於實事求是,不束縛前行,不忽視事實。個人實事求是,意味著要正視自我,了解內心的需要,客觀看待自己,明晰人生的目標。社會實事求是,意味著不唯上、不唯權,不盲目冒進,不違背規律,保持清醒頭腦,堅守道德底線與法律規則。
以穩降浮。驅除浮躁,需要以穩取勝,心無旁騖,腳踏實地。避免好大喜功、追名逐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明哲保身,患得患失。佛學中講,一個真正大福德的人、大智慧的人,他的舉止一定非常安詳,不會浮躁。凡是浮躁的人,成就都會很有限。由此,心安,身安,才能神定。就社會而言,穩定的社會要有序,不能失序,它應該是建立在公正、效率、政府與公民良性互動基礎上的穩定。這種有效而科學的社會穩定,是建立在社會行為規範被廣泛認同基礎上的。社會生活的秩序化,是社會矛盾得到緩和、解決而形成的社會良性運行狀態。一個安居樂業、秩序井然的社會才能從根本上降伏浮躁之氣。
以信消慮。重建社會信任,增強個體對組織、對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增強市場利益主體間的信任,增強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強化人際信任、社會信任、制度信任和政府信任,消減人們的不安全感、焦慮感,才能增強滿意感,提高幸福感。
以真除虛。浮躁,自然就會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現虛榮、虛妄、虛飄。力戒浮躁就需要紮實、真實,克服粗枝大葉、敷衍了事,虛頭巴腦、華而不實,進而避免走馬觀花、形式主義、盲目自信、主觀武斷、閉目塞聽和獨斷專行,以真實祛除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