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蔓枯病
日光溫室西瓜生產中常見病害之一
西瓜蔓枯病俗稱蔓割病,是由瓜類黑腐球殼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西瓜上的病害。主要為害瓜蔓、葉片和果實,引起葉、蔓枯死和果實腐爛。
西瓜蔓枯病是日光溫室西瓜生產中常見病害之一,因引起蔓枯而得名,在連作西瓜的日光溫室中發生較重,造成病株提早死亡而減產。發生危害程度與溫度、濕度和栽培管理技術關係密切。
西瓜蔓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其次對種子和苗床進行處理。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西瓜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主要為害瓜蔓、葉片和果實。西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引起葉片、蔓枯死和果實腐爛。子葉受害,病斑初呈水漬狀小點,漸擴大為黃褐色或青灰色圓形或不規則形斑,不久擴展至整個子葉,引起子葉枯死。莖部受害,初現水漬狀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擴展,並可環繞幼莖,引起幼苗枯萎死亡。成株期發病多見於莖蔓基部分支處,病斑初為水漬狀,表皮淡黃色,后變灰色至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點,隨病勢發展病部漸溢出琥珀色膠狀物,干後為赤褐色小硬塊,表皮縱裂脫落。潮濕時表皮腐爛,露出維管束,呈麻絲狀。莖節部也易受害,產生黃白色病斑,潮濕時軟化、變黑,后密生小黑粒點,流出膠狀物質。葉部發病多從葉緣開始,產生“V”字形或半圓形黃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隱的輪紋,後期產生小黑粒點,病斑易乾枯破碎。西瓜果實上發病,初呈油漬狀小斑點,后變暗褐色圓形大凹陷斑,表面干烈,內部木栓化,常呈星裂狀,後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點。葉柄發病產生褐色不規則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點,下雨後病部腐爛,易折斷。
西瓜蔓枯病
病原為瓜類黑腐球殼菌(Didymella bryoniae (Auessw.) Rehm.),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在PDA培養基上(25±1)℃黑暗下培養,菌落背面初為白色,後期變為灰黑色,基生菌絲深褐色;氣生菌絲髮達,絮狀,中間稠密,略隆起,初為白色,老化後為灰白色,不形成子囊座和分生孢子器。
西瓜蔓枯病
西瓜枯萎病各個時期均可發生,以結果期發病最重。其病菌適宜溫度在25-30℃,土溫低於23℃,高於34℃,發病則輕,土壤含水量高,濕度大時發病重。該病主要靠含菌土壤傳播,重茬種植,土壤中病菌多,病株率可達70%左右,病殘體及病糞,種子亦可傳病。
● ● 合理輪作:與大田作物或非瓜類蔬菜作物實行3-5年輪作,可減輕西瓜蔓枯病的發生。
● ● 選用抗病品種:據試驗調查,超甜地雷王、8424(即早佳)、西農8號、京抗2號、豐抗8號等西瓜品種抗病性較好,可因地制宜選用。
● ● 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多施腐熟有機肥和餅肥,氮、磷、鉀配合施用,勿偏施氮肥。暴雨過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盛果期及時追肥,防止植株脫肥早衰。植株發病後,及時摘除病葉、病蔓。收穫后,徹底清理瓜園病株殘體及其雜草,並集中深埋銷毀。
● 種子處理
可選用99%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1.5克拌1千克種子,可干拌,也可濕拌。
● ● 干拌:將藥劑加入少量過篩細土摻勻后,再加入種子充分拌勻。
● ● 濕拌:先將種子用少量水均勻濕潤后,加入所需藥量拌勻。拌后隨即播種,注意不要悶種。也可用36%三唑酮·多懸浮劑100倍液浸種30分鐘,用50%復方多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浸種60分鐘,用55℃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種子稍晾乾后直播。用種子量0.5%的37%抗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對西瓜蔓枯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 苗床土壤處理
每立方米土用99%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1.5克,對水1-2千克均勻噴灑在營養土上,充分拌勻后裝杯播種。也可用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12克,對細土8-10千克製成葯土,上蓋下墊,可預防西瓜蔓枯病。
育成苗移栽前3-5天,每畝用25%苯醚甲環唑乳油15克對水45千克噴霧,或用80%多·福·鋅可濕性粉劑60克對水45千克噴霧,或用36%三唑酮·多懸浮劑100克對水45千克噴霧。帶葯移栽,可減輕西瓜大田前期的發病為害。
● 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