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樂不思蜀的結果 展開

樂不思蜀

古文

《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漢語成語,拼音是lè bù sī shǔ,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作品出處《漢晉春秋》,習鑿齒。

作品原文


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註釋譯文


司馬昭問劉禪說:"你是否很思念蜀國?"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郤正拜見劉禪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你看向西邊心中悲傷,沒有一天不思念著蜀國。於是就閉上眼睛。'"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說:"為何這正像是郤正說的話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的確如您所說的那樣。"左右的人都笑了。

字詞解釋


1.若:如果
2.宜:應當
3.因:於是,就
4.會:恰巧
5.復:再
6.誠:確實

作品鑒賞


樂不思蜀: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與其近義的成語有流連忘返。
結尾"左右皆笑"的原因是:嘲笑劉禪平庸無能,貪圖安樂。

作者簡介


習鑿齒(317-384年,另說325-393年、328-413年 ),字彥威,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東晉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習鑿齒曾被權臣桓溫闢為從事、西曹主簿,因反對桓溫的篡逆圖謀,旋降為戶曹參軍,後任滎陽太守,最後解組歸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釋道安到襄陽弘法。亦在我國佛學史上產生一定影響。其晚年經歷存在爭議,一說曾被苻堅徵召,於長安會面,后仍回襄陽;襄陽為晉室收復后,習鑿齒被征以國史職事,未就而卒。另說習鑿齒因不屈於苻堅逼用,為避殺身之禍而隱遁江西新余白梅。
習鑿齒精通玄學、佛學、史學。主要著作有《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逸人高士傳》《習鑿齒集》等,其中《漢晉春秋》是影響深遠的史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