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均
中國地理地貌學家,代表《橫斷山冰川》
李吉均(1933年10月-2020年7月21日),男,出生於四川彭縣,地理與地貌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譽院長,乾旱環境與氣候變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
1952年李吉均考入四川大學地理系,一年後隨專業調整至南京大學地理系;1956年本科畢業后被推薦到蘭州大學地理系攻讀研究生;1958年獲得碩士學位后留校執教;1962年在北京大學地理系地貌專業進修;1972年與施雅風合作編寫《冰雪世界》科普冊子;1978年被評為副教授,同年改革開放后率先邁出國門,到英、法、瑞士進行訪問;1983年晉陞蘭州大學教授;1984年被任命為蘭州大學地理系主任,同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第四紀研究中心高訪一年;1991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5年擔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及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1999年被聘為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2001年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教育部驗收,李吉均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李吉均長期從事青藏高原現代冰川、第四紀古冰川及青藏高原隆生及其在東亞和全球環境變化中的影響的研究,對黃河起源、黃土形成及中國東部廬山古冰川問題有獨到見解。
2020年7月21日凌晨2時7分,李吉均逝世,享年87歲。
李吉均
1951年,以學生代表的身份赴重慶,參加西南地區學生代表大會。
1952年,李吉均的高中畢業,本來大學志願是要報考地質的,但是老師同學們都說他身體吃不消,勸他“改學地理”,最終他報考了四川大學地理系。一年後轉入南京大學地理系,期間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
1956年,本科畢業后被推薦到蘭州大學地理系攻讀研究生,師從留德地理學家王德基。
李吉均 野外
1962年,在北京大學地理系地貌專業進修(至1963年)。
1972年,與施雅風先生合作,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編寫了《冰雪世界》科普冊子。
1973年,40歲時重新開始了研究冰川,加入中國科學院青藏考察隊並擔任冰川組組長,負責西藏以及後來橫斷山的冰川考察研究。從阿扎冰川開始,到若果冰川、恰青冰川和白玉冰川,幾年中李吉均和他的冰川組遍訪了西藏群山中的冰川,從古冰川到現代冰川,從現代冰川中的大陸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測得冰川面積4.66萬平方公里,佔去全國現代冰川的83%。
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積勞成疾,患上了嚴重的高原肺水腫。
1978年,恢復職稱制度,即被評為副教授。同年開始改革開放,李吉均和施雅風、謝自楚等率先邁出國門,到英、法、瑞士進行訪問。1983年,晉陞為蘭州大學教授。
1984年,被任命為蘭州大學地理系主任。同年,受美國學者S.Porter的邀請,赴美國華盛頓大學第四紀研究中心高訪一年(-1985年)。
1990年,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成立,李吉均先後擔任第一屆常務理事(1990年-1994年)、第二屆副理事長(1994年-1998年)、第三屆副理事長(1998年-2003年)。
1991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開展與英國倫敦大學皇家Holloway學院地理系合作研究,互派學者進行訪問(-1995年)。同年,他認識到西部開發的迫切性,先期開展相關學科的基礎性研究,向政府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1995年,擔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
1999年,被聘為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
2001年9月,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教育部驗收,李吉均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2年,他用“野外考察、實地討論”的方式來慶祝80周年壽辰,在白銀景泰黃河石林的山頂上,師生四代共話黃河地質滄桑和演化歷史。
2020年7月21日,李吉均因病逝世,享年87歲。
•科研綜述
李吉均長期從事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的科學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隆起過程、黃河起源、現代冰川與中國東部第四紀古冰川、黃土地層和第四紀環境演變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並取得重要突破,特別是有區域特色的青藏高原冰川、凍土、地貌演化、高原隆升及其對中國自然環境形成的影響研究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對中國乾旱環境的形成演化有獨到見解。他的主要學術成就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階段與幅度和形式問題:在國內外首次系統全面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階段、幅度和形式問題。1979年即指出高原第四紀期間整體斷塊加速上升了3500-4000m,在學術界產生重大影響。后又指出青藏高原分別在距今360、240、160萬年前發生強烈運動。認為約240萬年前,高原海拔超過2000m,導致了現代意義的東亞季風,黃河中游地區大量堆積黃土,形成著名的黃土高原。指出黃河是青藏高原隆起的產物。隨著高原間歇上升,黃河產生溯源侵蝕和相應下切;指出蘭州段黃河和金沙江都是在距今160萬年後貫通的,形成於1.6、1.5、1.2、0.6、0.15百萬年前的黃河上游多級階地是高原隆起階段性的反映。黃河蘭州以上各段的年齡逐漸變新,分別與蘭州的特定階地對應。與施雅風先生主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與環境變化》。
②對西藏現代和第四紀冰川進行了系統研究:特別對季風海洋性冰川有新見解,主編《西藏冰川》、《橫斷山冰川》。首次指出廬山存在大量濕熱地貌遺跡和部分寒凍與泥石流地貌系統,替代冰川成因解釋,大體澄清了困惑中國地學界半個世紀的古冰川之爭。
③研究蘭州地區黃土地層,把黃土與青藏高原隆起聯繫起來:指出蘭州黃土比洛川黃土年輕許多,沉積速率是洛川黃土的4-5倍。首次將臨夏北塬黃土記錄與南極冰芯氧同位素曲線進行對比,重建了與冰芯記錄相比擬的15萬年來的環境變遷。提出了“季風三角”的概念,闡明了第四紀時期中國北方存在著兩種環境變遷的模式,即季風區模式與西風區模式,對中國北方第四紀環境變遷的研究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學術思想
李吉均提出許多具有重大學術意義的精闢思想。例如,他在80年代提出晚更新世中國西部季風區和西風區具有不同的環境演變模式,前者為暖濕-冷干組合,後者為暖干-冷濕組合;1993年提出青藏高原起博器和啟動區的觀點,認為青藏高原在全球變化中可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發展完善了早年德日進和特洛爾提出的“亞洲干極”的理論,認為亞洲干極位於羌塘高原,外圍是亞洲季風耦合系統,土壤植被圍繞著這個干寒的核心大體做同心圓分佈;他還開始關注亞洲東部沿海特別是南中國海對中國季風起源的影響,等等。
李吉均三上廬山,通過實地考察,他對李四光主張的廬山古冰川漸生疑團,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學界的泰山北斗,敢於懷疑他的論斷,無疑需要巨大的理論勇氣。但李吉均憑著一股執著的勁兒參與了關於中國東部古冰川的大爭論。他充分利用與廬山同緯度的橫斷山區的海洋性冰川的研究成果,自成一家之言,得到了地理學界的廣泛認可。此後,李吉均和施雅風、崔之久一道編寫出版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專著。這本書出版后在學術界產生很大影響,困惑中國地學界半個世紀的古冰川之爭大體被澄清。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李吉均獲得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獎特等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項。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來源 |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 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
1987年 |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
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 ||
1995年 | 甘青地區第四紀環境演變研究 | 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
2005年 | 立足西部,改革創新,建設一流國家理科地理學基地 |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
2007年 | 中國西北季風邊緣區晚第四紀氣候與環境變化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
2008年 |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論文著作
1973年-1980年,經過8年的艱苦努力,李吉均及其他的合作者先後寫了《西藏冰川》和《橫斷山冰川》兩部專著,全面闡述了青藏高原和橫斷山的現代冰川分佈、性質、變化及其與氣候和大氣環流的關係。截至2015年,發表學術論文兩百多篇。
時間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06.04 | 《青藏高原隆升與亞洲環境演變李吉均院士論文選集》 | 李吉均編著 | 科學出版社 |
2004 | 《高原隆升與第四紀冰川研究》 | 李吉均 | 科學出版社 |
1999 | 《王德基教授論文與紀念文集》 | 李吉均,張林源主編 | 蘭州大學出版社 |
1999 | 《西部資源環境文集》 | 李吉均、程國棟主編 | 蘭州大學出版社 |
1998.02 |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與環境變化》 | 施雅風,李吉均,李炳元主編 | 廣東科技出版社 |
1997 | 《世界屋脊之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環境變遷與生態系統的研究》 | 潘裕生、李吉均等編著 | 湖南科學技術科學出版社 |
1996.06 | 《橫斷山冰川》 | 李吉均主編 | 科學出版社 |
1991 | 《青藏高原第四紀冰川遺跡分布圖》 | 李炳元,李吉均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1989 | 《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 | 施雅風,崔之久,李吉均等著 | 科學出版社 |
1959.12 | 《疏勒南山西段南坡冰川的初步觀察附帶哈拉湖情況介紹》 | 李吉均編 | 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 |
•學術交流
1978年李吉均隨施雅風、謝自楚等人組成中國冰川代表團,出訪歐洲,參加了在瑞士召開的國際冰川學術會議,這次出國考察大大打開了李吉均的科學視野。他與英國地貌學家德比希爾(E.Derbyshire)等外國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1980年他邀請英國地貌學家德比希爾訪問蘭州大學,並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全國高校冰川沉積學講習研討班,組織到廬山、烏魯木齊河源進行實地考察。
•教學思想
李吉均歷來重視野外實地考察,強調第一手的野外資料是地學工作的重要基礎。他不是一位唯學術論者,他很看重學生的整體發展。特別是隨著社會腐敗風氣的蔓延和向知識階層的加劇滲透,他十分強調人才品質的塑造。他用一生來詮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野外經驗非常豐富,觀察力敏銳,判斷鑒別能力超人,講述生動,對學生有很大的感染力。李吉均研究地理而不囿於地理學,將地理學與地質學、大氣科學、生物學等學科融會貫通。他也同樣這樣要求學生。這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與環境變化的實際需要,也是一個科學家的理論素養。
李吉均指出,講求真,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做人。念書、在工作中做事,都要求真,追求真理,為真理而奮鬥,否則,就會本末倒置,導致學術腐化。做事要提倡實事求是、誠信,講求真善美,尤其是讀書人。那些學術隊伍中不講誠信、追求名利、走歧路的人,最終都會失敗。
•教學成果
李吉均非常重視科學研究與高水平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在他的帶領下,蘭州大學地理科學系躍升為中國高校知名院系,2001年自然地理學榮獲國家重點學科第一名。他主持的“立足西部,改革創新,建設一流國家理科地理學基地”項目獲2005年第五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截至2015年,李吉均從事教育工作50多年來,成功地培養了100多名碩、博士研究生,這些人中許多成為中國國內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的骨幹力量和學科帶頭人,3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姚檀棟、陳發虎)。他不顧體弱,多次帶學生野外實習,許多學生在他的影響下,獻身於環境保護、環境變化、自然環境過程研究領域,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師生三代勇闖地球三極的事迹也早已成為蘭大人為之自豪的美談。
•團隊建設
李吉均成功歸結為“持久地追求理想,持久地追求科學真理”。而這種精神不僅實現了他個人的事業理想,更是影響著一個學校、一個學科乃至眾多揣著學術夢想的學人們。陳發虎領銜的“西部環境變化”國家創新群體兩次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為優秀,孫東懷、潘保田、趙艷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王乃昂獲2007年國家級教學名師獎;趙艷獲得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安成邦獲得第六屆“中國第四紀研究青年科學家獎”和“第八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勾曉華獲得“第九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第七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孟興民、馬金珠和丁文廣主持國家支撐計劃課題3項。
時間 | 榮譽/獎項 | 來源 |
1984年 | 中國科學院首屆“竺可楨野外工作獎” | |
1987年 | 甘肅省高等學校教書育人獎 | |
1988年 | 甘肅省委頒發的甘肅省“園丁獎” | |
2016年 | 國華傑出學者獎 | |
第一批冰川凍土野外工作獎 | ||
人事部國家第一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
甘肅省勞動模範 | ||
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 ||
第二屆中國地理科學傑出成就獎 |
時間 | 擔任職務 | 來源 |
1988年-1992年 | 甘肅省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 |
1993年-1998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
2000年 | 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CNC-IGBP)顧問委員會委員(第四屆、第五屆) | |
2001年9月 | 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
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 ||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HDP)顧問委員會委員 | ||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會顧問 | ||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顧問 |
李吉均一生反覆出入於中國和世界的名山大川、高原盆地,憑藉深厚的人文思想,加上多次的實地考察與研究中獲取的成果,形成了許多重要學術建樹。(中國教育報評)
李吉均對高山凍原與大陸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青藏高原現代冰川和第四紀冰川、青藏高原隆起的時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討、冰川地貌與冰川沉積相的研究、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研究、“季風三角”理論、黃河階地和黃河起源,黃土系列與地文期、青藏運動、隴中盆地新生代沉積與環境研究和西部開發研究等多個專業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對黃河、長江的起源,特別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對中國環境產生的巨大影響做出了創造性貢獻。(蘭州大學評)
2006年,李吉均和時任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院長的王乃昂把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一等獎後學校配套的獎金全部捐出,設立了“求真”獎學金,鼓勵青年學生的科學研究。
2020年7月21日,李吉均於2020年7月21日凌晨2時7分逝世,享年87歲。
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積勞成疾,患上了嚴重的高原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