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買馬

漢語成語

招兵買馬,漢語成語,拼音是zhāo bīng mǎi mǎ,原是舊小說中的套語,現在常用來比喻組織班子,擴充力量。出自《三國演義》。

釋義


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也比喻擴大組織或擴充人員。

成語辨析


【成語】:招兵買馬
【簡拼】:zbmm
【解釋】: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於是遂起軍往汝南駐紮,招兵買馬,徐圖征進。”
【歇後語】:曹營貼賞格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擴軍
【英文】:enlarge an army
【日文】:兵馬(へいば)を募(つの)る,広(ひろ)く人を集(あつ)めて勢力(せいりょく)をはる
【法文】:se préparer à la lutte
【德文】:ein Sǒldnerheer aufstellen
【成語故事】:五代時期,劉知遠因父母雙亡,流落到徐州沛縣,娶李員外的三小姐為妻。由於家貧遭到大舅子李洪的欺壓,媒人李三叔告訴劉知遠太原并州岳節度使在招兵買馬,可以去應徵混個前程。劉知遠前去應徵,從更夫做到九州安撫使【感情色彩】褒義詞或貶義詞
【使用頻率】常用
【產生年代】古代
招,不能寫作“召”。現代稱為招聘的意思

典故


招募士兵,購置戰馬。謂組織武裝,擴充兵力。后也指組織或擴充人力。明.湯顯祖《牡丹亭.虜諜》:“限他三年內招兵買馬,騷擾淮揚地方,相機而行,以開徵進之路。”巴金《談〈滅亡〉》:“他和幾個朋友正在找出路,準備招兵買馬,迎接快要打到上海來的北伐軍。”亦作“招軍買馬”。元.無名氏《聚獸牌》一折:“今有漢三公子劉文叔,在白水村興兵聚義,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欲要重興漢室。”《三國演義》三五回:“今劉備屯兵新野,招軍買馬,積草儲糧,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圖之!”明.梁辰魚《浣紗記.諫父》:“那越王積怨既深,日夜招軍買馬,積草聚糧,只要來報仇。”亦作“買馬招軍”。明.湯顯祖《還魂記.牝賊》:“有這等事,恭喜了!藉此號令,買馬招軍。”

示例


我們人手不足,需要招兵買馬了。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差官去后,待至數月,毫無音響,努爾哈赤復仇心切,鎮日里招兵買馬,大修戰具,分黃紅藍白四旗,編成隊伍,旌旗變色,壁壘生新。”
明 湯顯祖《牡丹亭.第一五齣》:限他三年內招兵買馬,騷擾淮揚地方,相機而行,以開徵進之路。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開倉振濟,招兵買馬,隨行軍官兵將都隨功升賞。
《野叟曝言》第一○○回:這事情弄大了!一不做,二不休,如今須得韋大哥為主,打開倉庫,招兵買馬,放出獄囚。
我們人手不足,需要招兵買馬了。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