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報表

追報表

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77年拍攝的楚劇電影《追報表》,三個”樣板小戲“之一。講述了紅嶺大隊在年終產量彙報過程中,實事求是彙報生豬產量的故事。

劇情簡介


元旦前夕,紅嶺大隊老隊長去開總結會,會計小張在緊張地統計給公社的年終產量報表。經過計算,糧食和棉花畝產都超過了《綱要》,只有生豬還差兩頭才能超過《綱要》。小張想起飼養員二嫂說過,隊里一頭大母豬今晚可能要生小豬。為了達到三超《綱要》,拿到"三超"紅旗,小張便"預報"了兩頭,使生豬這一項也算超了,並將此表交給了取報表的公社統計員小李。老隊長開會回來知道了這件事,對小張的做法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併當機立斷,親自去追小李,要更改上報數字。老隊長走後,二嫂來報告:母豬生了16頭小豬。小張為實事求是,沒等二嫂把話說完也去追報表。二嫂怕報表數字出並差錯,也隨後追去。東方發亮時,才隊長和小張先後追上小李。老隊長告訴小李,報表中生豬數字報多了,小張卻說大母豬生了16頭小豬。數字報少了,老隊長問是幾時生的,小張答不上來,正在此時,二嫂趕到,說明小豬是12點半後生的,大家覺得,這16頭小豬都應算在新的一年裡,報表上的數字還是應減去兩頭,這樣才是實事求是。

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劉文余/Wenyu Liu
攝影安治國/ Zhiguo An、丹森尼瑪/ Nima Dansen
剪輯王金榮 /Jinrong Wang
美術設計王桂枝/ Guizhi Wang、高廷倫/ Tinglun Gao

演員表

角色演員
老隊長高少樓
小會計朱世慧 
二嫂張巧珍
小李蔡順英

影片花絮


從1973年至1976年10月文革結束,由長春、北京、上海、八一、珠江、西安、峨嵋、廣西、上海美術、中央新聞等十家電影製片廠的廣大電影工作者,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緊跟時代,創作出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影片。
在此期間,國產戲曲片除了八個樣板戲以外,還有七部按樣板戲標準拍攝的戲曲片,它們是:京劇《紅色娘子軍》、《杜鵑山》、《平原作戰》、《磐石灣》、《紅雲崗》,舞劇《沂蒙頌》、《草原兒女》。另外,還拍攝了一批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戲曲片,如:湖南花鼓戲《送貨路上》、河北梆子《寶蓮燈》(上、下)、上海越劇《半籃花生》、山東呂劇《半邊天》、《追報表》、《都願意》等15種16部(集),戲曲片合計30種31部(集)。
《朱世慧:拍電影讓我懂得了細化》
記者:什麼時候接觸的新編戲?
朱世慧:我真正演新編戲是在“文革”末期。那時候全國有三個“樣板小戲”,湖北楚劇《追報表》、山東呂劇《半邊天》和浙江越劇《半籃花生》。長春電影製片廠要把《追報表》拍成電影,但導演對那個演小會計的演員不滿意。那時候我正演《海港》里的青年工人韓小強,導演一看,說這個小夥子不錯,就讓我來拍這個戲。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創作人物。記:當時適應嗎?朱:特別不適應。有一場戲小會計要衝出來,導演就喊,衝出來呀!我就是邁不開步,雖然下面台詞對得很好。導演對我說,你會跑嗎?我說會呀。可三番五次地試,我就是沖不出來。等我終於衝出了那一步,就衝出了一條路。後來我就知道該怎麼創作動作了,當然都是在戲曲範圍之內的,也就是化用了老師教我的東西。後來又拍了幾部故事片。1977年,劉曉慶剛排完第一部片子,我就被借去和她一起拍故事片《同志感謝你》,劉曉慶演我姐姐。講的是一名清潔工想上大學,不想干清潔工的故事。那時候我和劉曉慶在廣州光體驗生活掃馬路就掃了半個月。那次拍故事片我可真不習慣,因為得把程式的東西全卸了。而我們戲曲演員又習慣擺工架。有一場我和劉曉慶在公園裡為上大學爭起來的戲,過了幾天看樣片時,導演把我叫了去,說一邊看我的動作一邊都能打出鑼鼓點。不過,通過演這些故事片,我有了很大的收穫。
記:影視藝術對你創作京劇有哪些幫助?
朱:幫助太多了,特別是對人物的升華有好處。電影鏡頭一推上去,就等於把臉部放大了200倍,內心的東西都體現在臉上。而戲曲演員比較重視外形,習慣了誇張的動作,所以從接觸了影視以後,我在演戲曲時懂得了細化。

影片評價


現代楚劇電影《追報表》以電影的拍攝手法,將楚劇《追報表》的舞台表演形式和音樂唱腔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楚劇《追報表》是一部優秀的戲曲音樂作品。它的音樂創作和以往楚劇相比,在音樂主題的創作、音樂的情感化處理、管弦樂伴奏等方面都有許多革新與發展,從而使整部作品更加生動、活潑,使作品中人物性格更加鮮明、突出。這種極富特色的音樂創作手法,對我國楚劇音樂創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劇院先後創作、改編、整理、移植演齣劇目300餘台。其中楚劇《葛麻》、《劉介梅》、《追報表》及黃梅戲《妹娃要過河》被拍攝成戲曲電影,在全國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