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河鎮
湖北省丹江口市下轄鎮
浪河鎮,隸屬於丹江口市,位於丹江口市南部。鎮域面積146.67平方千米(2017年),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9081人(2017年)。
浪河鎮地處仙山瓊閣聖地武當山東麓、煙波浩渺丹江口水庫西南,位於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內,自然環境優美,風光怡人。全鎮位於丹江口市版圖正南部,北通車城十堰,南達古城襄陽,距丹江口城區30多公里。境內有襄渝鐵路、襄渝二線、漢十城際鐵路、漢十高速、316國道、土武一級路、老白公路、浪鹽公路等穿境而過。浪河鎮先後被授予“中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鄉鎮”,湖北省“五好鄉鎮黨委”,湖北省“文明鎮”,湖北省“第一次經濟普查先進單位”,十堰市、丹江口市“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
浪河鎮風光
浪河鎮
浪河鎮
浪河 | 青莫 | 代灣 | 朱家溝 | 小店子 | 浪河口 |
土門溝 | 四道河 | 青莫 | 錢灣 | 黃龍 | 銀夢湖 |
蛤蟆口 | 簸籮岩 | 馬鞍山 | 珍珠岩 | 白楊坪 |
浪河鎮基礎設施完善,水資源豐富,電力供應充足。浪河鎮境內有中型水庫一座,裝配630千瓦發電機組2台,年發電200萬千瓦時。寬敞潔凈的水泥路通村入戶,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8%,村組通電話率達100%,移動信號實現了無縫隙覆蓋。城鎮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形成了“三縱三橫”集鎮格局,農特、服裝、建材、家電、餐飲等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市場活躍。集鎮中心建有3個能容納800戶居民的住宅小區,小區內環境優美,設施配套。
浪河農業大生產
浪河鎮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台灣花果山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的經營模式,符合現代農業園區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基本特徵。舞活產業龍頭。台灣花果山農業科技開發公司是一個以農業種、養、加產業鏈為主體,集農業研發、生產、加工、營銷、科技示範於一體的現代農業開發企業。其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帶動能力強,既是綠色食品的生產加工基地,也是現代農業的“孵化器”,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能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該公司入駐后,堅持以高新農業技術覆蓋各個環節,單是烏龍茶生產一項,每畝產量比傳統毛尖茶產量提高約20倍,產值提高近40倍。
工業基礎雄厚。有3家總後軍工企業,15家鎮屬企業,1012家民營經濟戶,年提供稅收過千萬元。主要產品有鑄造、化工、橡膠製品、包裝印刷、制鍋、土陶等。
工業發展迅猛。2000年以來浪河鎮逐步形成了以磷化工、橡膠為主的化工業,以精密鑄造、有色冶鍊為主的機械加工業,以制鍋、包裝印刷為主的輕工業三大主導產業,磷化工、眾宇工貿、中遠玻纖等重點骨幹企業成為帶動鎮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主力軍”。浪河鎮現有工業企業4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產值在百萬元以上的企業20家,200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2億元,同比增長28%,實現銷售收入1.99億元,同比增長19%。
實行園區化布局。建設之初,公司請湖北林業勘察設計院做了一個高水平的總體規劃,將園區劃分為現代農業產業區和觀光遊覽區兩大部分,區內再進一步細分,把現代農業產業區又劃分為養殖區、種植區、生產加工和貿易區;觀光遊覽區劃分為農業觀光區、自然風景區、人文景觀區、娛樂休閑區。園區化布局推動了優勢產業和優勢資源的聚集。
推行企業化管理。公司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組織生產經營,把茶園劃分成片區,像車間一樣進行生產和管理。茶場生產人員實行輪班制,上下班刷卡考勤,所有工人簽訂勞動合同,購買勞動保險。通過企業化管理,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化運營。組織一體化生產。公司擬在浪河鎮形成兩大系列、多個方位的產業鏈條。現代農業產業系列包括茶葉種植加工及飲料生產、生豬養殖及屠宰、飼料加工、特色花卉、名特瓜果等;觀光旅遊產業系列包括高新農業觀光、自然風光觀光、清末莊園觀光等人文景觀觀光。兩大產業系列相互滲透和交叉,互為依託,農業中有觀光業,觀光業中有農業體驗,形成“種養加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經營格局。
進行品牌化經營。他們把基地建在武當山腳下,成為武當山的“後花園”。他們大打“武當牌”,將武當養生文化與烏龍茶道相結合,在市場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品牌優勢。同時,藉助比較成熟的商業業態和已有的銷售網路,加大營銷力度,將武當烏龍茶迅速推向國內外市場。2006年試生產的武當烏龍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台等地區被搶購一空。
浪河鎮位於武當山東麓,地處十堰東大門,是丹江口市經濟重鎮,茶葉、中藥材等農業特色資源豐富。如何加快農業領域的開放,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浪河鎮黨委、政府一直致力破解的課題。在落實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開放工作思路的過程中,他們大膽探索,找到了一條農業開放開發的新路子。
浪河鎮以前並沒有外資項目,但他們認為只要敞開山門,擴大開放,把資源推向市場,農業的開放開發就可以破題。他們通過丹江口的一家台資企業與台商建立了聯繫,利用多種形式向台商介紹本地資源和優惠政策,引起了台商的極大興趣。台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考察磋商,最終決定在浪河投資開發農業產業。他們組建了以張常義為總裁的武當花果山農業科技開發公司,於2005年12月與浪河鎮正式簽訂投資合同,協議投資2.8億元,建設一個融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中間服務業和觀光旅遊業於一體的現代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公司採取股份制形式,形成了較強的滾動發展能力和靈活的融資能力。如公司旗下的包裝加工廠不僅為本公司產品提供全套包裝,還為農夫山泉公司提供配套包裝服務,包裝廠的紙漿採購則與本地的上游產業相銜接,在區域企業中進行全方位組合,不斷滾大“雪球”,放大了資本效應。
浪河鎮大棚蔬菜
浪河鎮黨委、政府把為企業提供優良服務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措施來抓,為此做了大量工作。他們把總後企業水庫使用權移交給台商,建起蓄水池、泵站,鋪設茶園灌溉主管道,架設茶場供電線路,改造廠區道路2公里,實現“三通一平”。同時,在搬遷農戶、協調企業與農戶關係等方面搞好服務,努力做到讓台商滿意。
遊客參觀浪河鎮景點
黃龍莊園位於丹江口市浪河鎮,是清末一個地主的莊園。莊園建築繁複,據說當時花了10年的時間才完工。莊園坐西北朝東南,由垂花門廊、前庭院、天井、中廳、後庭院、天井、后廳、左右庭院、炮樓及後山花園組成,正面寬42.2米,進深36.4米,建築面積1118平方米。大大小小的房屋百餘間,容納了一個當地顯赫的家族門庭在此繁衍生息。莊園完全按中國古建築傳統方式布局,分主體建築與附屬建築,按尊卑、長幼建造設計房間。主體建築的功能主要是主人用來會客集中、飲食起居。按中軸線依次由正門進入前庭、天井、中廳(廳堂)到後院、天井、卧室,兩側對稱為配房。附屬建築是為了完善主體建築的功能而設的。在莊園主體建築右側,建有花園和閣樓,主人專門在此休憩娛樂和接待客人。一幢四層高的炮樓建在莊園正門右側第二層至頂層均有瞭望孔與槍眼,顯示著主人的威勢,保衛著莊園。莊園除了布局結構很有特色,其建築物和雕刻手法比較集中地體現了清代傳統的工藝,是研究清末建築雕刻技藝難得的實物資料。如,炮樓為四角攢頂瓦,其它均為小青瓦做頂。中廳為小式大木構架,其餘都是抬梁式小木構架。整座建築雕樑畫棟,有木雕、石雕、磚雕,在建築物柱基、抱鼓,門檻、檐枋、雀替、樓板枋、挑頭等部都雕刻有大量圖案。線刻、浮雕、透雕等各種雕刻手法,雲紋、龍紋、漢文、纏枝紋、雷紋等各種紋飾,“十八學士登瀛洲”、“劉海砍樵”、“梁祝故事”、“福祿壽圖”等各種傳統故事與觀念的演繹,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讚歎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