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唐代李白詩作

《怨歌行》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怨歌行
十五入漢宮,花顏笑春紅。
君王選玉色①,侍寢金屏②中。
薦③枕嬌夕月,卷衣④戀春風。
寧知趙飛燕⑤,奪寵恨無窮。
沉憂能傷人,綠鬢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為空。
鷫鸘⑥換美酒,舞衣罷雕龍。
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⑦。
腸斷弦亦絕,悲心夜忡忡⑧。

註釋譯文


原文註釋

①玉色:美女。
②金屏:錦帳。
③薦枕:侍寢。
④卷衣:侍寢的意思。
⑤趙飛燕:趙飛燕本為長安宮人,後為陽阿公主的舞女。漢成帝見而幸之,召入內宮,為婕妤,后終為皇后。
⑥鷫鸘(sù shuānɡ)換美酒: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家裡十分貧困,曾用鷫鸘換美酒喝。鷫鸘,傳說中的神鳥。另一說為“驌驦”,駿馬名。
⑦絲桐:指琴。絲為琴弦,桐為琴身。
⑧忡忡:憂慮的樣子。

原文譯文

豆蔻年華十五,選入漢宮伺候皇上,當時花顏羞笑春花不夠紅。
皇上看著玉色花顏滿意,選在金屏內室侍寢。
薦枕嬌喘羞夕月,卷衣戀戀春風妒。
突然來了個趙飛燕,奪去皇寵,遺恨無窮。
終日沉憂,最能傷人,綠鬢變成白霜蓬草。
從此人生不得意,世事盡成空虛。
且將鷫鸘繡衣裙換美酒買醉,更讓舞衣上繡的雕龍歇息去吧。
苦澀難言,且用琴聲為君表達心中的情愫。
弦易斷,腸也易斷,悲心夜夜忡忡。

作品鑒賞


此詩十八句九十字,寫了西漢時期才女班婕妤在深宮中由得寵到失寵的命運,詩人將自己隱喻其中,表達了自己不得志悲憤之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后,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怨歌行
怨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