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
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詳,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善詩賦,有美德。
漢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初為少使,不久受漢成帝得寵,賜封“婕妤”。趙氏姐妹入宮后,被誣陷參與“巫盎”案。此後便請居深宮侍奉王太后。
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亦稱《團扇歌》)。
公元2年就病逝了,時年約四十餘歲。死後,葬於漢成帝陵中。
班婕妤是楚令尹子文的後人,左曹越騎校尉班況的女兒。班婕妤出身功勛之家,其父班況在漢武帝時抗擊匈奴,馳騁疆場,立下汗馬功勞。而她自幼聰明伶俐,秀色聰慧,工於詩賦,文才出眾,讀書甚多。
漢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漢成帝劉驁即位,班氏被選入皇宮,剛開始為少使(下等女官),不久得寵,賜封“婕妤”。成帝讓班婕妤居於後宮第三區增成舍宮,婕妤也為皇帝生下一皇子,但是數月即夭折,之後班婕妤再也沒有生育。
全身像
趙氏姐妹入宮后,飛揚跋扈,許皇后十分痛恨,無可奈何之餘,想出一條下策,在寢宮中設置神壇,晨昏誦經禮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壽,也詛咒趙氏姐妹災禍臨門。事情敗露以後,趙氏姐妹故意講,許皇后不僅咒罵自己,也咒罵皇帝,漢成帝一怒之下,把許皇后廢居昭台宮。趙氏姐妹還想利用這一機會對她們的主要情敵班婕妤加以打擊,誣陷班婕妤參與“巫盎”案。漢成帝念在不久之前的恩愛之情,特加憐惜,不予追究,並且厚加賞賜,以彌補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是一個有德操的賢淑婦女,經不起互相讒構、嫉妒、排擠、陷害的折騰,為免今後的是是非非,她認為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繕就一篇奏章,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於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也不怕趙飛燕姐妹的陷害了,漢成帝允其所請。
簡化
漢成帝在綏和二年三月,崩於未央宮。漢成帝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於是王太后讓班婕妤擔任守護陵園的職務,從此班婕妤每天陪著石人石馬,冷冷清清地度過了她孤單落寞的晚年。大概一年後班婕妤就病逝了,時年約四十餘歲。死後,葬於漢成帝陵中。
《團扇歌》 | 《自悼賦》 | 《搗素賦》 |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兄弟 | 班伯、班游、班稚等 | 都以學行馳名 |
侄子 | 班彪 | |
侄孫 | 班固、班超 | 班固為東漢著名史學家, 班超為東漢名將。 |
侄孫女 | 班昭 | 東漢著名史學家 |
團扇
班婕妤移居長信宮后,悄然隱退在深宮之中。每天長信宮門打開,她便開始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掃地,生活刻板而單調。她感到自己彷彿秋天被棄的扇子,孤獨寂寞。便作詩賦以自傷悼,藉以度過光陰,常常觸景傷情。她在《團扇歌》(亦名《怨歌行》)中自比秋扇,感嘆道:“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用潔白的細絹剪裁的團扇,天熱時與主人形影相隨。涼秋時節,則被棄置箱中。後世便以“秋涼團扇”作為女子失寵的典故,又稱“班女扇”。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班固
墓地
班婕妤相貌秀美,文才頗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她經常開導漢成帝;班婕妤還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她的詞曲有感而發,使漢成帝在絲竹聲中受益匪淺。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班婕妤的賢德在後宮中也是有口皆碑。因她不干預朝政,謹守禮教,深受時人敬慕,有“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之稱。
畫像
班婕妤的一生可以看作是古代後宮嬪妃生命歷程的一個標本。她的人生從繁華到蕭瑟,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歷代帝王後宮嬪妃們的普遍人生境遇。她們或許憑藉才華美貌,能贏得帝王的一時喜愛或寵信,但終會因人老色衰或其它種種原因而被無情地拋在一邊,漸漸被忘卻。更言之,班婕妤的生命歷程,也是男權社會中女性悲劇命運的縮影。
曹植:“有德有言,實惟班婕。盈沖其驕,窮悅其厭。在夷貞堅,在晉正接。臨颯端干,沖霜振葉。”
傅玄:“斌斌婕妤,履正修文,進辭同輦,以禮匡君,納侍顯德,讜對解紛,退身避害,志邈浮雲。”
左芬:“恂恂班女,恭讓謙虛,辭輦進賢,辯祝理誣,形圖丹青,名侔樊虞。”
年份 | 電視劇 | 飾演者 |
1996年 | 《漢宮飛燕》 | 李建 |
2007年 | 《王昭君》 | 翁虹 |
2008年 | 《母儀天下》 | 田野 |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