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璪的結果 展開
- 北宋哲宗朝中書侍郎
- 唐代書畫家
張璪
唐代書畫家
張璪,一作藻,字文通,漢族,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唐代畫家。
張璪[zǎo],一作藻。字文通,漢族,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官至檢校祠部員外郎。后坐事貶衡、忠兩州司馬。建中三年(782)作畫於長安,技法受王維水墨畫影響,人謂“南宗摩詰傳張璪”,創破墨法,工松石。朱景玄謂其畫松:“手提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枒之形,鱗皺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又評其山水:“高低秀麗,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噴如吼;其近也,若逼人而寒,其遠也,若極天之盡。”當時有畢宏(庶子)亦以寫松石擅名於代,一見璪畫驚異之,因問其所受。璪答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畢宏於是擱筆。此說對中國畫論有深遠影響。畫跡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六件,著錄於《宣和畫譜》;《松石圖》后歸郭佑之,著錄於《雲煙過眼錄》。又《流水澗松圖》,傳說也是他的作品,著錄於《清河書畫舫》。著有《繪境》一篇,今佚。
張璪約活躍於8世紀後期,擅長文學,善畫山水松石,尤以畫松為人所稱道。擅水墨山水,尤精鬆石,傳說他能雙手分別執筆畫松,“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雲,槎枒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有雙管齊下之譽,可見張璪的高超技藝。又用手蘸墨作畫,不求巧飾。畫山水重靈感,富於激情,其山水高低秀麗,咫尺重深,為唐代水墨山水畫之代表。朱景玄還說他的山水畫“高低秀麗、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噴如吼”。蓋以為“其近也,若逼人面寒,其遠也,若極天之盡”。形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
《唐文粹》卷九十七記載張璪作畫時情景,可以看出其作畫筆勢激越,颯爽英姿。其時座上賓客二十四人,都來看他作畫,張璪居其中,箕坐鼓氣,少頃“神機始發”,他便“若流電激空,驚飆戾天,摧挫斡掣,(援)霍瞥列,毫飛墨噴,捽掌如裂,離合惝恍,忽生怪狀”。作畫之後,“投筆而起,為之四顧”。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論畫山水樹石》中說到“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之後,緊接著便說“樹石之狀,妙於韋偃,窮於張通(張璪)”。在唐人心目中,張璪的畫還是高於王維等人的。張璪作畫喜用紫毫禿筆,屬於吳道子型激情一派畫家,他往往禿筆抹寫,畫至得意處,忘乎所已。乾脆以手醮色,揮塗起來,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乃至於發展為王默的“腳蹙手抹”。後世的指畫當受其影響。
張璪的山水畫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為主,不貴五彩。荊浩《筆法記》雲“張藻員外樹石,氣韻俱盛,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曠古絕今,未之有也。”這種“不貴五彩”、“筆墨積微”水墨畫法在繪畫技法上是一個極大的突破。
張璪已無作品存世,他在理論上的貢獻也很大,對於中國畫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雖然他所撰的《繪境》今已不傳,但是他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方法,主張客觀物象與主觀情感的統一,成了畫學的不朽名言,在中國美術史上有巨大意義,對後世的繪畫理論有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