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大安寺的結果 展開

大安寺

佛教傳入千山最早的開發地之一

遼寧鞍山市千山大安寺是佛教傳入千山最早的開發地之一,位於海拔600米高上的“文殊”、“普賢”的谷坳之中,俗稱高山古剎,在五大禪林之中素以“雄曠”而著稱。

建設背景


千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廣大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世世代代裝點著千山,雕樑畫棟與風聲塔影互映成趣,創建出燦爛的千山文化。同時,歷代眾多的達官顯宦飛文人墨客,以至於位居九五之尊的封建帝王亦紛紛慕名遨遊千山飛吟詩作賦、題匾贈聯,為千山文化添上一股清新的溪流。僧道兩眾又把豐富的宗教知識飛精湛的建築技藝融進千山文化之中。從而,構成了從歷史飛建築、宗教、文學,直至於民語俗說的多層次的飛全方位的千山文化。其涉獵範圍之廣,內涵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概況

千山五大禪林各不相同,其中大安寺最為奇特。寺周佛手飛保泰、英烈飛金剛、通明飛五峰環抱。大安寺歷史悠久,通明峰懸崖上迄今仍保留著唐代以前的古庵遺址及麻繩紋的瓦片,記錄著大安寺的滄桑歲月。大安寺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森林植被的生態面貌,素有“原始森林”之美譽。難怪古人這樣讚歎“灌木連雲不見天,藤蘿蓊鬱響流泉,思蹬初地難停腳,笑挽紅崖共拍肩。但歲月悠悠,滄海桑田,最初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但處處古庵遺址卻清晰可見。

建築特色


千山大安寺風景
千山大安寺風景
大安寺不僅景色秀麗,而且大多景物都有優美的傳說,為遊人所樂道,成為有志獵奇探險者必至之地。沿通幽曲境蜿蜒而行,山重水複中忽現大安寺山門,整個門高4米,寬6米,粗粒花崗岩所建的,這是一座建於清道光八年,重修於道光十三年的單檐歇山式建築,造形宏闊,樸素典雅,門楣上刻有“敕建大安禪林”之語,而且兩側各一個“日”與“月”字,其含義是為大安寺與日、月同輝,光茫四射。門前有石獅一對,分列兩側,系方丈童靈立於民國二十四年,每隻重達一噸,造形逼真,神態各異,雄踞於級:彌座之上,大有威霞山林之勢,128人組成64副杠,如同抬轎一般抬上山來,競耗時三日之久。沿山門拾級而上,幾經曲折,古松翠柏之下,有一個重達千斤的大鐘,上印有“大明嘉靖九年八月十五日造”,看到此鍾,就可以想到,為當時沒有高大堅固的鐘樓建築,則無法鑄造和架托此鍾,表明大安寺的建築規模日益擴大,雄踞一方,從而吸引著大批遊人。

建築特點

大安寺群山環繞,山勢蜿蜒,洞深坡陡,林木蔥蘢,古老的建築散落其間,顯得雄曠深遂,向以奇峰古剎交相,輝映而馳名於世。大安寺共有建築大殿飛韋陀殿飛神堂、客堂飛配殿齋堂及鐘鼓樓等建築6處,計33間,建築面積8666平方米。
千山大安寺建築
千山大安寺建築
除正殿的單檐歇山式建築外,其餘都較完整地保持著清代單檐硬山式的建築風格。廟門的兩側題寫著讓人深思的雙聯是“常記大師悲勿切,匆忘世上苦人多”之句,這裡是妙湛大和尚紀念堂,打開廟門,來到寬闊的庭院之中,看到一個白色的覆缽式建築分三層,上面是漢白玉,中間為雪花石,下面是花崗岩所建,白色素雅之塔,是妙湛大和尚舍利塔。妙湛大和尚原是廈門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佛教慈善基金會會長,曾創寺辦學,修建正定、正義、正念飛正行等樓舍,復修佛教養院。大和尚生於1910年11月12日,於遼寧丹東,40歲出家,42歲在北京拈花寺受戒,為修三藏佛學,后在揚州高靈寺修行佛法,最後落成一代巨德。1957年,十年動亂期間,老和尚為保護南普陀寺免受劫難作出巨大貢獻。1995年,老和尚在12月19日南普陀寺安祥圓寂,臨終之時,曾留下“勿忘世上苦人多的”遺言,即是門上題寫的對聯,而且,老和尚煉出五色舍利,因為大和尚是遼寧丹東人,而且與大安寺有著不解之緣,所以生前願望把他的五色舍利存放於大安寺中,白色覆缽式建築舍利塔就是妙湛大和尚的。

主要景觀


正殿建築

大安寺正殿建築輝煌飛雄偉、壯觀。
首先是法王殿:兩側對聯特別記錄了大安寺的滄桑歲月,走進殿宇之中,正中供奉的“笑口彌勒”,也是未來佛祖“彌勒佛”,原名阿逸多尊者飛,和佛祖釋迦牟尼同一時代人,在佛主之前涅槃上升兜率宮,等到佛歷四千歲,繼承釋迦牟尼的地位,所以稱為未來佛主。
在中國古五代時期,有一個和尚,他袒胸露腹飛喜眉樂目、笑口常開,其實這並非彌勒的本像,而是源於中國的布袋和尚,他身體矮胖、肚子奇大,常用竹杖挑著個大布袋在鬧市行乞,點化世人,最能預測人的凶吉禍福,頗為“靈驗”,他的圓寂非常奇特,後梁貞明三年的一天,他來到奉化岳林寺,端坐在一塊盤石上說偈日:“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而逝,人們仔細一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胖和尚就是彌勒轉世,所以就以這形象塑造彌勒。俗話說:摸摸彌勒肚皮一下,就能消災除病保佑平安。彌勒又被稱為喜佛,民間供奉特別多,因常背一個布袋,又有招財之意。兩則四大天王、護法,四大天王分別掌管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民間又稱為“風調雨順”四大天王。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大安寺聚集著“靈秀之氣”。左側是觀音菩薩,以前觀音菩薩稱其為觀世音菩薩,唐代以來為了避諱,李世民的“世”字之嫌,所以改為觀音菩薩。觀音有三十二法身,本身是蓮花化生,所以沒有性別之分。“觀”稱其為看,“音”稱為聽。就是說觀音菩薩看盡天下一切眾生,聽盡天下一切悲聲,所以大慈大悲度一切苦厄,空飛色相現五蘊光明。南海普陀是他的道場,常念“嗎呢叭咪”,觀音六句真言,功德無量。

地藏菩薩

俯瞰千山大安寺
俯瞰千山大安寺
右側供奉為地藏菩薩,因為他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故名為地藏,說他如同大地一樣,含藏著無數善根種子。地藏的道場為安徽九華山,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據佛經記載,在釋迦佛滅度一千五百年以後,降誕為新羅國王子(朝鮮半島)姓金名喬覺,他軀體偉岸,頂聳滑奇,自幼出家,法號地藏比丘。唐玄宗時,年方二十四歲,航海來到中國,因為喜歡中國的佛學經典,所以不遠千里來到中國遊歷大好河山之後,入安徽九華山苦苦修行,·當時九華山歸閩公和道明父子倆所有,當時閩公特別佩服地藏苦行,決定為他修做寺廟,問“地藏”須多少地,地藏說:“一袈裟高地足矣!”當時地藏把袈裟脫去,拋向空中,袈裟越長越大,整個覆蓋九華山,后閩公把兒子道明送到廟裡修行,自己也到廟裡修行。因為寺廟之中佛教叢林制度閩公叫兒子道明為師兄,自己為師弟,後來兩位成為地藏的左右脅侍,城藏在九華山宣傳佛法,廣收信徒,使這裡成為香火盛級一時的佛教聖地。金喬覺九十九歲時,念罷偈語坐在函中圓寂,三年後開缸安葬時,肉身不壞,面色如生,抬動時骨節俱動,系搖動全鎖聲,按照佛教說法,金鎖眩鳴,乃是菩薩應世,於是以全身入塔,這就是著名於世的地藏肉身塔,“肉身”又稱其為肉身寶殿,坐落於九華山,神光嶺之上,每逢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是地藏的生日和成道日,千山有上萬個信徒朝拜他,而且地藏菩薩曾經說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終不成佛,地獄若空,方正菩提”。

景觀

正殿兩側是東西配殿是僧人居住之地,是神仙佳境。
大安寺建築錯落於群山環抱之中,依著山洞修建的觀音洞,據說是李世民征戰高麗族時所留下的,觀音洞寬6米,高為4米,近深3米,裡邊的塑像現已不復存在。
通明峰的山路上一巨石上有一個大腳印,這個景觀叫“仙人遺蹤”,還有一段離奇故事。正殿之西,有通明山,山巔有一巨石,高約丈余,猶如浮置山頂,由下向上望去,石下透出一絲亮光,每當夕陽西下落入後山之時,暮色四合,唯有石下一束夕陽餘輝,射入寺內晶光奪目,迥異尋常。相傳唐王李世民征戰歸來之時,由千山取通遼陽,由於長途跋涉,兵士疲勞不堪,皆有“望家鄉路遠山高”的厭倦之感。一天行至大安寺山下,兵士皆不願前行,唐白袍將軍薛仁貴,告訴大家,千山距遼陽已近,僅數十里之遙,見眾人不以為然便彎弓拔箭,射穿此峰,兵士從洞中望見遼陽,具歡呼雀躍,精力倍增,爭先此峰,不久即抵遼陽,後來隨著歲月的流逝,此峰分而複合,但仍留下現存的岩縫,證實了這一神奇傳說,人稱“通明夕照”。薛禮用力搭弓射箭之時,一個大腳踩到岩石之上,立刻現出腳印,顯示出他力大無窮,此印叫“仙人遺蹤”。“琳琅井鑿最高峰,飲馬誰留世外蹤。上界豈容凡骨到,奔泉只合有神龍”。這是光緒太史繆潤紱詠“懸崖飲馬”之詩,在通明山西斜石之上有一古井,俗稱扳倒井,因無碑記,無確鑿年代。相傳,唐兵屯紮大安寺之時,寺中水源無法供眾人之需,太宗令人掘井,入地8米,滴水未出,唐太宗乃令僧人備香案,親禱上蒼,求賜甘泉,次日晨,井水果然充盈,甘甜無比,但井口狹小,取水不易薛仁貴手握井壁,較力扳之,使井口傾斜,甘泉自然外溢,成為唐兵人馬用水之處,後人稱之為“懸崖飲馬”或“扳倒井”。
寺東峰腳下,有鐘樓一座,巍峨高大且又建於半山之上。登樓遠眺,金岡U飛佛手、諸峰盡收眼底,山雨未來風亦滿樓,頓使人生飄然棄世之感,遊人每每相聚吟詠,留下了“微雨乍收風未起,遠山多少上樓來”的奇文佳句。寺東印盒峰東北石棚溝,有一石洞,為天然石棚形成,高2米,深7米余,古稱“石棚卧虎”。相傳,很久以前,大安寺有一僧人,因惡同輩俗氣,避之遠去,獨宿此洞,后至一虎,為僧人善心感化,結伴而居,雙宿雙飛,直至僧死,虎方離去,一時傳為佳名。此洞現稱為觀音洞,系明嘉靖十九年重修並於洞口題下“觀音洞”之名。寺西通明山南,有金剛峰巍然屹立,拔地而起,東南西三面立壁千尋,只有北面峭壁之上有參差石台、石槽、石樁,此峰氣勢雄偉,唯我獨尊,稱金剛坐鎮。

文化活動


傳說記載

相傳,大安寺開山祖師,不語禪師打坐參禪,金剛峰出現四尊者,英烈山上亦現出一尊者,互相問答,方知金剛峰上乃“金剛四兄弟”,英烈山上為“英烈天尊”,均為不語禪師護法而來。“是夜,不語禪師圓寂”。寺后保泰山巔,又有一洞,稱羅漢洞,洞口南向深約26米,高3米,寬約3米,該洞大部分天然形成,清幽雅緻,實為千山清洞之冠。洞內原有觀音菩薩坐像和十八羅漢立像,后已無存,僅有明嘉靖萬曆遊人游羅漢洞碑記殘片數塊。羅漢洞底有一小門,門下為深不見底的壑谷,更襯托出羅漢洞之高峻,倚門遠眺“對鴻蒙排闥,連山奔馬做湖來”,逶迤直入天際,氣勢磅礴。此外,大安寺諸景,如碧桃獻壽飛佛手擎空飛懸雲捧印、英烈觀峰飛保泰浮青飛西閣凌虛飛香爐暮靄等,無不以峰奇聞名,無不以險峻傳世,登高臨遠,群巒簇擁,氣象萬千,令人蕩氣迴腸,正如清代學者陳夢雷《游千山記》中所述:“諸峰皆在平地。拱者飛伏者、起者、卧者,如蟠龍者飛如虎躍者,如鳥翔者,如潮湧者,千態萬狀,畢現目前,一望蒼茫無際,惟黑山五峰微露”。

大安16景

大安寺景觀以奇峰古剎交映而著稱。清光緒太使品題16景為:保泰晴嵐、唐巒擁翠、金剛鎮地、佛手擎空、碧桃獻壽、香爐暮靄、石洞藏雲、雙峰排薘、懸崖飲馬、寶塔迎風、曇雲捧印、蒲町長春、西閣凌虛、通明夕照、石棚卧虎、鐘樓遠眺。
清代左都御史姚元之曾賦詩讚道:“明霞為飾玉為容,山到遼陽巒嶂重,欲向青天數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而千山正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統一,宗教文化是人文景觀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