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花

詞語

椒花,漢語詞語,意思是椒的花。

引證解釋


1.亦作“椒華”。椒的花。
晉·王嘉《拾遺記·周靈王》:“越又有美女二人……貢於吳,吳處以椒華之房,貫細珠為簾幌。”
唐·李賀巫山高》詩:“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雲間。”
王琦·匯解:“椒花墜紅,即無人花自落之意……長吉生長中原,身未入蜀,蜀地之椒,目所未睹,出於想像之間,故云耳。”
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
2.晉·劉臻·妻·陳氏曾於正月初一獻《椒花頌》,后常用為春節之典。參見“椒花頌”。
北周·庾信《正旦蒙趙王賚酒》詩:“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詩之一:“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椒花媚遠天。”
仇兆鰲·註:“春將至,故椒花欲頌。”
明·何景明《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情知思棣萼,愁與對椒花。酒罷看參遠,鐙寒望斗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