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昭槤
清朝宗室大臣
愛新覺羅·昭槤(1776-1833年),字汲修,號檀樽主人。清朝宗室大臣,史學家。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禮親王永恩之子。
嘉慶十年(1805年)29歲的昭槤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
徠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昭槤被釋放回家。解禁后,雖被再次起用,但他已失去了政治熱情,專心從事文史研究。道光九年(1829年)昭槤因疽發於腦病逝,時年53歲。
昭槤生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昭槤的父親名叫永恩,原封康親王。乾隆四十三年,念及代善立下累累戰功,又改封永恩為禮親王,恢復了代善當年的爵號。他的父親禮親王愛新覺羅·永恩在乾隆朝時,因受某事牽連,從此不大過問政治,以文學藝術自娛。受時代影響和家庭環境熏陶,纂輯的《禮府志》成書未印。昭槤勤於筆耕,留給世人一部歷史筆記《嘯亭雜錄》。
嘉慶十年(1805年)29歲的昭槤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兩年後禮親王府失火,昭槤的家產、藏書連同印綬全部付之一炬。嘉慶帝賜銀一萬兩,助他重建府邸,同時賜給許多衣帛。雖然嘉慶皇帝給予他一萬兩白銀救濟,但昭槤還是窮了下來。
嘉慶十八年(1813年)深秋天理教首領林清聚眾反叛,趁嘉慶帝離京之機打進了紫禁城。昭槤與諸王公大臣一起組織官兵鎮壓,林清等戰敗被俘。昭槤以為自己在“癸酉之變”中不避危險、處置得當,立下了曠世功勞,卻不想嘉慶一回京就責備親貴大臣們“因循怠玩,以致有此大變。”昭槤忍不住私下發了幾句牢騷。這些牢騷話很快被擅打小報告的人添油加醋地上報給了嘉慶帝。不久,昭槤為增加收入逼迫他的田莊管家程幅海額外增高田租。清政府規定,國家對農民“永不加賦”。昭槤違反國家規定,程幅海不從。昭槤便派王府護衛到程家抄沒家產、拆毀房屋、搶割莊稼,又下令將程家六人圈禁並施刑。昭槤還不甘休,親自把一個磁瓶扔到地上,用磁器碎片把庄頭脊背划傷了一百多道,以致流血昏厥。此事被一封匿名揭帖告到了皇帝面前。當時,朝中尚書景安與昭槤並不同旗,也並非他的屬下,昭槤卻當面斥景安為王府奴才。此事也被抖摟出來,嘉慶帝大怒。
嘉慶二十年(1815)有人匿名檢舉昭槤凌辱大臣、府內濫用非刑。嘉慶帝得知,於十一月二十六日(12月26日),在諭旨中斥責他:“平日以田租細故,在順天府、步軍統領、刑部等衙門,涉訟累累。”可知昭槤恃強凌弱、欺壓百姓的案子遠不只一件兩件。並連下四道嚴旨:昭槤以“妄自尊大、目無君上”、“濫用非刑”、“凌辱大臣”等罪名被革去王爵,押入宗人府監禁,960畝地產也被悉數沒收。
受時代的影響和家庭環境的熏陶,昭槤也愛好詩文,但他撰寫的詩、文大多散佚,纂輯的《禮府志》也成書未印。昭槤勤於筆耕,他留給世人的是一部很有名的筆記——《嘯亭雜錄》,書中記載了大量清朝典故、滿族習俗和貴族官員的遺聞軼事。
《嘯亭雜錄》分為《嘯亭雜錄》,《續錄》。《嘯亭雜錄》十卷,《續錄》五卷,為昭槤作。
《嘯亭雜錄徠》涉及民俗、人物、宗教、傳說、重大歷史事件、個人生活瑣事、讀後感……範圍很廣。有些文章還有獨家報道性質,能補正史之不足。全書雖為文言,但文筆簡練而不晦澀。而且昭槤治學嚴謹,凡涉及歷史事件多為親歷,如系道聽途說則註明來源,因此錯誤不多。
更為可貴的是,昭槤在文中直言不諱、毫不客氣地刻畫出許多滿洲親貴勾心鬥角、兇殘暴虐(可惜他也未能免俗)、不學無術、無知愚蠢的嘴臉,尤其在宋、金、明、清歷史上,考慮到他所處的位置,更表現出難得的客觀。
昭槤生活的另一特點是喜好戲劇。他不僅是一位戲迷,並且因為過分親近戲子(優伶),受到言官的糾舉。清代戲子的社會地位低下,唱戲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國家把“娼(妓女家)”、“優(唱戲家)”、“吏(縣衙書吏家)”、“卒(縣衙差人家)”列為四種賤民,即使貧寒的農戶、工匠名義上也算“清白之家”,社會地位都比上述四種人高。當時,三代人中只要有一個人從事了這四種行業,子弟就不能參加國家初級的考試,更無資格步入仕途,原因是家世“不清白”。但昭槤卻不顧忌這些,他不僅與戲子交相往還,還很器重其中一些人的品行。他說:“這些人迎歡賣笑,雖然是常態,但其中也有深知大義者。”
昭槤貴為八大“鐵帽子王”之一,雖才華橫溢,但性格暴戾、妄自尊大,因此丟了王爵。後世知道昭槤,既不因為他是聲勢顯赫的皇族貴胄,也不因為他做過十年“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而是因他寫出了十五卷《嘯亭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