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於奔命
漢語詞語
疲於奔命,漢語成語,拼音:pī yú bēn mìng,意思是:原指因奉命奔走而弄得精疲力盡。現在也形容忙於奔走應付而搞得非常疲勞。
原指不斷接到命令或逼迫而勞累奔走。后多用來指事情繁多,奔波勞累,不堪其苦。
《左傳•成公七年》:“余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
《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
指因忙於奔走應付而致精疲力竭。公元前594年,楚國打敗宋國之後,楚大夫子重要求賞給自己申、呂兩處田地,楚莊王答應了。楚大夫申公巫臣說,不能這麼做,如果私人佔有它,楚國就無法控制這兩處城邑了。楚王就沒有批准,子重因此怨恨巫臣。公元前589年,楚莊王伐陳之役,楚令尹子反想娶夏姬,巫臣阻止了他,自己反而娶了夏姬逃到晉國。子反因此也怒恨巫臣。楚共王即位后,子重、子反聯合起來殺了巫臣一家並且瓜分了他的家產。巫臣從晉國給他們二人寫通道,你們用邪惡貪婪事奉國君,殺了很多無辜的人,我一定要把你們搞得疲於奔命之後再讓死掉。公元前584年,他以晉國使臣身分出使吳國,使晉吳聯合,並且教會吳國使用戰車,支持吳國進攻楚國,從而使楚國處於兩面受敵的地步。
他為掙錢而疲於奔命。
偏正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毛澤東《論持久戰》:“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時,使之~。”
《三國志·郭淮傳》:淮曰:“今往取化,出賊不意,維必狼顧。比維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維疲於奔命。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而兩全之策也。”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袁紹傳》:“使敵疲於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
宋·陳亮《酌古論·先主》: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進,聲東擊西,形此而出彼,乘卒初銳而用之,彼亦疲於奔命矣。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轅門射戟曹孟德敗師淯水》:且彼或來借糧,或來借兵:公若應之,是疲於奔命,而又結怨於人;若其不允,是棄親而啟兵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