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板
快板、蓮花鬧演變而成
金錢板,金錢板由快板、蓮花鬧演變而成,是川渝兩地民間傳統說唱曲藝品種之一。
金錢板表演以打、說、唱、演四種表現形式為主,演出由一人或數人進行,演員打、唱結合,輔以表演。代表曲目有《打董家廟》《打洞庭》《打毗蘆盪》《胭脂配》等。
金錢板在新中國成立後進入新的發展期,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高潮。2008年,四川省成都市申報“金錢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91。2011年5月23日,重慶市萬州區申報“金錢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91。
金錢板,又稱“三才板”,“金簽板”。形成於清初。
藝人用右手拿著的一塊有節拍地打著左手拿的兩塊板的不同部位。其響聲給人一種清新,鏗鏘而又有和諧節奏的音樂感。擊打一兩分鐘,藝人在金錢板的節拍下開始演唱。多用方言土語,以唱代說,要求嚴格,要句句壓韻,並要一韻到底,中途不得轉韻。每句唱詞,多是七字句,十字句,亦可用長短句,以便演唱者在唱時能使節奏做到“三停頓”。
在語言上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動,鏗鏘有力,通常用四川方言,歇後語,諺語和象聲詞來表達,但又要做到俗不傷雅。
在歷史的變遷過程中,金錢板這門傳統民間表演藝術在川北已基本絕技。但有幸的是,出生於嘉陵區蟠龍鎮的金錢板表演藝術家蔣炳榮,自幼學藝以來,與兄弟蔣炳奎。走村串戶,或院壩或茶場,為群眾表演技藝。他決心傳承這一民間藝術,讓它更具風采。
因喜歡的人越來越多,便逐漸發展到進入茶館表演。加之道具簡單,就是幾塊竹板,演員一人,機制十分靈活,非常適宜在茶館中進行演出。
所以,後來金錢板就主要在茶館中進行演出了。在金錢板表演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因藝人的不斷創造總結,使其表演技法不斷豐富完善。還因技法特點的不同而分成了“花派”、“清派”和“雜派”等幾個不同流派。其中,花派主要突出板式擊打技巧與眉眼身法,表演者常常將三塊竹板呼來耍去,摹仿擊打出大自然的各類聲音,富含萬千變化,令人稱奇;清派金錢板主要注重說唱的咬字吐詞、字正腔圓、中氣十足、節奏穩健;而雜派則基本上兼清派與花派之長,既注重板式打法又在說唱中注意節奏變化、靈活自如、唱中帶說、說中帶唱,長短句子交錯而行,快慢自由。
金錢板
金錢板的傳統書目有《三國》、《水滸》、《游江南》等長篇的“長條書”;還有取材於民間寓言、故事、笑話的二、三十句的小段,叫作“詩頭子”。傳統書目中有最能吸引聽眾的三段“買米書”,即《武松趕會》、《武松鬧廟》、《武松打店》。
代表作品:《武松趕會》、《瞎子算命》、《貨郎子》、《繞口令》、《十八扯》、《老實話》、《小菜打仗》、《倆相幫》、《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凱歌》、《雙槍老太婆》、《偷雞》.
《草船借箭》
金錢板《草船借箭》
金錢板的唱詞,除了主要的七字句,十字句外,也還有其它句式。
這是句式中在安排音節上的變化。另外,還有音節與字數不等的句式。
有些唱詞,在唱出時的節奏,還可以不只一種樣子。
把"一百單八個",唱成相當於三個字或四個字的板拍、叫"搶字"。
把本來是七個字應佔四拍的句子,增加板拍,成為六拍。而"娘的寶,娘的崽"那樣的句於是把四拍縮短成為兩拍。
上面這些例句,雖然基本上是屬於二二三和三三四的句式範圍以內,但我們應該了解它的句式和變化,以及節奏上的關係,唱起來才能夠靈活自如。
《秀才過溝》
金錢板表演
《十字坡》里的一小節,更有助於初學者進一步掌握唱詞的句式、用韻、搶字等方面的知識。
一路行程快不過,
算來也有半月多。
太陽好似一盆火,
地下走路有點燙腳。
口又渴,肚又餓,
大家在柳蔭樹下歇歇腳。
二差上前禮見過,
開言口稱武吐哥:
"聽說你哥子愛惹禍,
出世來是個禍坨坨!
究竟你惹了好多禍?
是好的敢把威名說。"
"爹媽生我們人兩個,
生得弟強兄懦弱……"
《諸葛亮招親》
金錢板《諸葛亮招親》
(2)是上下旬甩韻,一韻到底。而且完全合乎"起仄抨平"的規範。
(3)用的是"駱駝韻"。韻腳和其它的字音都是以成都口音為準。下韻的"腳、說、弱"三字,四川有的地區念成第四聲(鄙去聲)和第五聲(即入聲),都變成仄聲字了,就不合韻腳。"禍坨坨"的后一個"坨"字應念成"拖"(陰平),不要念成"駝"(陽平)。"爹"應念成"低"(陰平),不要念成"達"(陽平)。
(4)這一小節是唱書人以第三人稱的敘述開始,轉到第一人稱的對話,到"聽說你哥子愛惹禍"以後,唱書人就"鑽進"角色對話了。
(5)前八句交代了行程半月,天氣炎熱,樹蔭下休息,兩個差人和武松閑談,一共四個場景。
(6)后六句是對話,是兩種不同性格的初次交鋒。有的唱書人在"爹媽生我們人兩個"一句之前還加上了兩句:
二差才把話說過,
武鬆開言叫差哥:
意圖把對話人稱交代得更清楚些,生怕觀眾誤解,實際上是多餘的顧慮。在唱完了"是好的敢把威名說"之後,只消稍微掉換一下地位,用眉眼表情刻劃武松的英雄氣派,賡即接唱"爹媽生我們人兩個",台下觀眾就完全能夠了解這是武松在答話了。這樣,情節既緊湊些,表演也乾淨利落,演出效果也更好些.
走進校園
七旬老翁,進山獻藝,一見鍾情
“金錢板”
從05年10月開始,史生榮老師就利用周末兩天休息日,乘公共客車,跋山涉水,巔跛80餘里山路到學校給孩子們義務培訓30多次。史生榮老師現七旬有六,曾跟隨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四川民間藝術大師鄒忠新學習金錢板,深得鄒忠新大師的喜愛,現已是四川省少有的幾個金錢板藝人。
金錢板是清順治年間形成於四川的一種民間藝術,因表演時敲打的竹板鑲有幾個銅錢而得名。習慣上一人表演,先用三塊楠竹板一陣別有味道的鬧台,然後打、唱、說、演結合,說中有唱,唱中有說,唱腔近乎川劇韻味。那通俗易懂卻妙趣橫生的唱詞;頌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傳播生活常識;規勸浪子回頭;弘揚社會正氣。
金錢板
兩年來,學校金錢板班取得了可喜成績:兩次參加全縣中小學才藝大賽、縣委縣政府組織的慶“七一”文藝晚會、夾江縣“新農村·新青年”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夾江黃金海岸藝術節、風山新農村建設、樂山民間藝術大會……。孩子們的表演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夾江文化局、夾江報、夾江電視台、樂山報、樂山晚報、樂山電視台、樂山文聯曾先後多次到校調研,攝製專題片。金錢板藝術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錢板這一傳統戲曲藝術的瑰寶將會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表演者左手執兩塊竹板,右手執一塊竹板擊節伴奏說唱故事。因其中兩塊竹板上嵌有古銅錢而得名。又稱“打連三”、“三才板”、“金簽板”。流行於四川地區及貴州遵義、銅仁、畢節等地。約形成於清同治年間,民國后即通行今名。金錢板的唱詞通俗易懂,段末一句略有拖腔。句型變化節奏鮮明,每句字數不限。
傳承曲藝,迎奧運
兒童學習金錢板迎奧運
孩子們在史生榮老人的教授下,學習金錢板這門珍貴的傳統藝術。為迎接奧運會在北京的召開,史老還專門為學生寫了一段《贊北京奧運》,讓孩子們在把民間藝術發揚光大的同時,進一步培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精神。
參加學習的學生表示,在這裡學習金錢板,既豐富了他們的假期生活,也陶冶了情操,加深了他們對傳統藝術的認識。這23個學生中,有一部分已經堅持金錢板練習有1年多之久。作為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錢板的傳承人,史生榮的教學完全免費,一切只原於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執著,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學習這項珍貴的民間藝術,並希望能夠發展傳承人,讓金錢板藝術不被遺忘,能夠發揚光大。
相關獎項
金錢板《岳飛勸友》,1999年獲四川省第三屆“巴蜀文藝獎”三等獎。
2007年首場“金荷(金錢板、荷葉)大師”表演專場在成都市群眾藝術館舉行。2006年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83歲的鄒忠新雖然已經失明,但仍激情昂揚地表演了金錢板《乾隆鬧河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