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堡
透堡
透堡名人——楊而菖 (1913~1934年),福建連江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閩東早期黨的領導人之一。
1931年起,歷任中共連江縣委書記、連江中心縣委書記、閩東工農游擊十三總隊總隊長兼政委。1934年1月,在戰鬥中犧牲。 1955年,連江縣人民政府為紀念楊而菖,在連江縣透堡鎮西南的嶼山興建墓園。墓坐北向南,三合土築造,外觀呈如意形,兩層墓埕,墓前鋪設台階。墓碑鐫文:正中為“楊母王水蓮之墓”,右側為“楊與福、楊而菖墓”。 1980年,連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介紹 福建千年文化歷史名鎮----透堡鎮
透堡位於連江縣境東北羅源灣畔,鎮駐地透堡,海拔10米,距縣城43公里。該鎮是宋末愛國詩人鄭思肖的故鄉。明嘉靖間建有城堡,副總兵戚繼光曾駐屯這裡進剿倭寇。清初遷界有不少居民被迫遷徙內地。清末辛亥革命時透堡是革命黨人重要活動基地,民國時期是閩東土地革命策源地之一。透堡自宋至清均屬五賢鄉安德里。民國初屬第六區。民國24年編查保甲設透堡聯保。民國29年為拱透鄉。民國33年6月與馬赤鄉合併成立馬透鄉。民國35年改稱所南鄉。新中國成立后屬第六區,曾為區委駐地。1952年後為區屬鎮,1958年屬馬鼻人民公社。1984年6月撤銷公社建制仍屬馬鼻鄉。1990年9月從馬鼻析出成立透堡鄉,1992年8月改為鎮建制。1995年全鎮陸地總面積25.1平方公里,設8個村民委員會,67個村民小組,計4560戶20143人,分佈12個自然村。
透堡鎮西南部群山環抱,東北部為沖海積平原,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縣內重要農業區。1990年後增加農業投入,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優化農業結構,初步形成以農業經濟為主體,多種產業齊頭並進的格局。1995年全鎮耕地面積9133畝,糧豆總產量7307噸;山林面積16435畝;果園3200畝,年產1280噸;蔬菜產量4982噸;茶園3800畝,年產250噸;茉莉花2800畝。該鎮茶葉多產在爐山,色質皆佳,久負盛譽,遠銷國內外,建有茶、花專業市場,現有精製茶廠15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設有茶莊。鄉鎮企業已發展到378家,產值8700萬元。建築、服裝、食品加工已初具規模。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1.24億元。鎮財政收入4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90元。
早期入遷透堡的居民大多聚族而居,逐步形成大小不等的村落,但比較分散。由於歷史上遷徙頻繁,村落亦興廢無常。透堡地理位置相對較好,背山面海,地勢平緩,發源於爐山的大溪,從西南向東北蜿蜒穿越透堡境內,歷來是居民生產生活的水利命脈,不少村落即沿溪而建。隨著人口增加和住宅區擴大,部分村落已連成一片,形成一條約1華里長的直透的街道,俗稱“透街”,其外形頗似鳳鳥,故又稱“鳳城”,傳說曾與連江縣城爭奪縣治。明嘉靖四十年(1661年),為防倭寇侵擾,在透堡營建城堡,周310丈,設4道門,此後遂改稱透堡,沿用至今。據清代《連江縣誌》載,透堡轄內有名稱的村落計24個(詳見本章第一節),透堡逐漸成為附近村落居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一些居住偏僻小村的居民也逐漸向透堡及附近遷移,從而使村落規模逐步擴大。到民國後期透堡境內的自然村僅剩下15~11個。但部分歷史村名仍流傳至今。
新中國成立初,透堡曾作為第六區區委所在地,不久移駐馬鼻。透堡是區屬鎮,至1958年9月公社化后歸屬馬鼻公社,透堡境內有11個自然村,分設8個大隊。1958年年底因興辦小型發電廠需要,爐山下自然村遷移到透堡。1992年和1996年,大溪里和上澳2個自然村,也相繼搬遷到透堡與尖墩之間的三叉路旁定居。到2000年,全鎮只有透堡、尖墩、龍頭、塘里、隴柄、館讀6個自然村,共設8個村民委員會。其中透堡是全鎮最大村落和中心集鎮,為鎮政府所在地,有3個村民委員會(北街、西門、南街),總人口10834人,計30個姓氏。其中林、黃、楊、鄭、李姓的佔86%。
(一)北街村
2000年,人口4393人,23個姓氏。林、黃、鄭3姓近佔90%。其餘20個姓僅佔10%。全村耕地面積1937畝,糧食總產1635噸,水果產量403噸,肉類禽蛋產量119噸,蔬菜產量1297噸。社會總產值384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128萬元,農業產值830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706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180萬元。村財政年收入2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50元。
(二)西門村
2000年,人口3613人,19個姓氏。其中,黃姓2000餘人,約佔55%,楊、林、顏約1200人,佔33%。其餘15個姓僅佔12%。全村耕地1751畝,糧食總產1359噸,水果產量462噸,肉類禽蛋產量104噸,蔬菜產量1125噸。社會總產值294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770萬元,農業產值694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248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232萬元。村財政年收入2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
(三)南街村
2000年,人口2828人,28個姓氏,楊姓1600人,佔57%,林姓600多人,佔21%,李姓300多人,佔11%,其餘25姓僅佔11%。全村耕地1299畝,糧食總產1180噸,水果產量310噸,肉類禽蛋產量88噸,蔬菜產量968噸。社會總產值3171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835萬元,農業產值571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550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215萬元。村財政年收入2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30元。
(四)尖墩村
為透堡鎮第二大村落,在透堡東北部近1公里,緊靠羅源灣。原有田墘、上澳2個自然村已與尖墩連成一片。只設1個村民委員會。2000年,人口3873人,只有7個姓氏,其中,王姓3400多人,佔88%,次為林姓400餘人,佔11%,其他5姓僅佔1%。全村耕地面積1770畝,糧食總產1400多噸,水產品產量1394噸,水果產量80噸,肉類禽蛋產量106噸,蔬菜產量954噸。社會總產值2469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779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593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70萬元,工業產值27萬元。村財政年收入1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12元。
(五)龍頭村
在透堡鎮東部,距鎮1公里多,緊臨羅源灣。因山形象龍頭而得名。2000年,總人口1729人,主要聚居劉、林、鄭3姓。其中,劉姓1400多人,佔全村總人口81%。全村耕地512畝,糧食產量500多噸,水產品產量1004噸,水果產量40噸,肉類禽蛋產量63噸,蔬菜產量339噸。社會總產值249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699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414萬元,工業產值359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19萬元。村財政年收入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05元。
(六)隴柄村
在透堡鎮西南部,距鎮不到1公里。因在龜山麓之後壟頭而得名。歷史上又稱阪頭、西安。現設1個村民委員會。2000年,人口1191人,25個姓氏,其中,楊姓1000餘人,佔全村人口的84%。其餘黃、林、陳等24個姓只佔16%。全村耕地575畝,糧食總產546噸,水果產量205噸,肉類禽蛋產量59噸,蔬菜產量328噸。社會總產值2396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617萬元,農業產值357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301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121萬元。村財政年收入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39元。
(七)塘里村
在透堡鎮的東部,距鎮約0.5公里。古名東里,亦稱東導、東陽。因“東”與“塘”音近,習慣稱為塘里。古時羅源灣海域曾延伸至塘里口,可供通航。一度成為港口和貨物集散地,後來逐漸淤積成陸。該村右邊是嶺兜自然村,90年代后,居民住宅已與塘里連成一體。因而也有合稱為“塘嶺”。只設1個村民委員會,叫塘里。2000年,人口1391人,有11個姓氏,以鄭、楊為主,各有300多人口,陳、蔡、林、廖各有100餘人。以上5姓佔80%,其他6姓僅佔20%。全村耕地632畝,糧食總產754噸,水果產量171噸,肉類禽蛋產量62噸,蔬菜產量406噸。社會總產值185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060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430萬元,農業產值347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16萬元。村財政年收入1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83元。
(八)館讀村
在透堡鎮的西北部,緊倚爐山,距鎮約2公里。古時村口是羅源灣海域,經長期淤積成陸。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有青銅器及石鏃、石斧等文物。在金雞座地方地層中尚有堆積的牡蠣殼。傳說古時該村有一位林氏官員棄官回鄉設館收徒教讀,故名館讀。現設1個村民委員會,2000年,人口1344人,主要聚居陳、許、黃、鄭、吳、鄧等6個姓。其中,陳姓為元末遷來,現有人口近800人,佔一半多,其次許姓330多人,黃姓120多人,鄭姓近100人。全村耕地657畝,糧食總產700多噸,水果產量179噸,肉類禽蛋產量65噸,蔬菜產量448噸。社會總產值856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81萬元,工業產值213萬元,商業飲食業產值150萬元,交通運輸業產值112萬元。村財政年收入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20元。
透堡倚山面海,土地肥沃,早在3000年前就有居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87年福州市和連江縣文化部門在全縣開展地面文物普查時,曾在透堡館讀村的後門侖、碗窯坪發現並採集到印紋陶瓷殘片等歷史文物,經初步鑒定,屬於青銅器(商周時代)產物。這是古代閩越族先民在此篳路襤褸、艱苦開拓的陳跡。漢、晉,尤其唐代以後,隨著中原漢族相繼南移,閩越族逐漸被漢族所同化。建於南朝的凈安寺,就是中原佛教文化南移的一個重要標誌。據1994年的初步調查,居住透堡境內的居民19965人,分別屬於37個族姓。其中18個姓保存著族譜28冊。各姓族譜記載的祖先,幾乎都是從河南、河北、江蘇等中原地區南遷的移民。是年人口在900人以上的有黃、林、王、楊、劉、陳、鄭7個姓。這7個姓都是在唐代前後入閩,經輾轉遷徙而卜居透堡境內的,其後裔亦有相當部分遷居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上述7姓迄今仍居透堡的共有17848人,佔全鎮總人口的89.4%。其中黃姓最多,為3655人(1994年調查數,下同),聚居西門的1900人、北街的1500人,余散居各村;林姓3644人,聚居北街的2000人、南街的600人、尖墩的400人、西門的300人、龍頭的202人、塘里的110人、隴柄的32人;王姓3481人,聚居尖墩的3336人,佔96%,余分居各村;楊姓3403人,聚居南街的1500人、隴柄的1000人、西門的500人、塘里的300人、北街的100人,餘零星散居各村;劉姓1515人,聚居龍頭的1400人,佔91.8%,余散居各村;陳姓1225人,聚居館讀的775人,佔63.6%,余分居塘里、北街、西門等村;鄭姓925人,聚居塘里的350人、北街的300人、龍頭的100人、館讀的90人、西門的50人、南街的30人、隴柄的5人。
人口在100人以上至500人的有6個姓,依次為:李430人、許334人、顏305人、吳296人、蔡166人、廖141人。人口不上100人的24姓依次是:賴66人、江56人、郭50人、孫49人、何48人、邱46人、張31人、謝28人、瞿25人、章11人、鍾6人、鄧5人、藍5人、曾4人、雷3人、阿2人、熊2人、戴2人、彭、庄、宋、賀、程、羅各1人。24姓人口計415人,僅佔全鎮總人口的2.1%。
到2000年,透堡鎮有5171戶、206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