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服飾文化

一種地方傳統文化

藏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為藏族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藏族服飾文化也同樣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獨具魅力。

基本介紹


藏族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獨具魅力。
一、藏裝的地域性差異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總的來說,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性差異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藏裝的地域性特徵明顯。
拉薩為中心地區的農民通常穿白色圓領右衽氆氌長袍,領子、袖口、袍邊鎮紅、黃、藍色帶十字花紋的花邊,長袍略長於人身高,穿時用一條繩子將袍子折短繫於腰間,使袍子剛過膝蓋,腰部形成一個口袋以裝日常用品,出門時,夜裡袍子可當被子。
拉薩為中心地區城鎮藏族服裝與農民有些差別,特別是婦女著裝。夏天,拉薩婦女穿無袖長裙,色彩、面料的選擇全然不同於牧民和農民。拉薩人喜歡用質地比較好的綢緞、嗶嘰等面料做藏裝,偏重選擇素凈、淡雅的顏色,與農牧民喜愛的大紅大綠強烈對比色彩恰恰相反。近年來城鎮居民著西裝革履者越來越多,就連拉薩近郊的農民穿傳統藏裝的也越來越少,漢裝、藏裝、西裝混穿現象普遍。
藏北牧區的牧民,一年到頭幾乎都穿皮袍。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後背、袖口用綵線縫出大幅圖案。一般男子皮袍處理較簡單,婦女的藏袍較複雜,要用許多條寬大的色帶飾邊,並排飾於後面,有黑、紅、綠、紫等顏色,數量大多為五至七條,也有的把皮面飾滿。藏北婦女還習慣將頭髮分辮成無數根小辮,因為藏北寒冷,人們一年半載也難洗滌梳理幾次頭髮,而且她們還將松耳石、瑪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髮辮中,這在農區和城鎮難以見到。
東南地區的工布服裝最典型的特徵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寬無袖袍。男子的“谷休”從腰部束扎,下擺不過膝,女裝“谷休”卻下垂至腳面。“谷休”大多是用氆氌製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別喜歡戴一種從山南桑昂曲林傳去的用彩緞作裝飾的桑林帽。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講究,有“那刀”、“日局”兩種,男女均穿。“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節日盛典才穿的。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邊的阿里普蘭地區盛行羔皮袍,製做精細、裝飾典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為主,領、袖、襟底鑲水獺皮,外套綢緞,這在整個藏區都是較具特色的。而普蘭服裝的最精美、最獨特的卻是婦女的“孔雀”服飾,它與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緊緊聯繫在一起。孔雀河源頭似孔雀,它是美麗和吉祥的象徵,為了使孔雀般的美麗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於這塊土地上,婦女們的裝飾便模仿孔雀而流俗於今。婦女戴的帽子叫“町瑪”,是棕藍色綵線氆氌製做的圓筒帽,帽的底邊截一段為留辮子處,婦女的耳墜以珊瑚及珍珠連串而成,長約15厘米。獨特的帽子及耳墜象徵孔雀的頭冠,婦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圍裙,“改巴”用毛色純白光滑的山羊皮製作,正中部鑲嵌帶有圓形花紋的棕藍色氆氌,是婀娜多姿孔雀的翅膀,底部開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夾有色彩絢麗的綢緞,更具有非凡的風姿,猶如開屏孔雀臨現眼前,美麗多姿。
總之,由於自然條件、生產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飾豐富多彩,差異頗多,不勝枚舉。有些地區,縣與縣、鄉與鄉之間都有較大區別。目前已發現的服飾類型已有200多種,居中國少數民族之首。
二、藏族服飾的審美情趣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以各類重色、深色大底來襯托裝飾圖案和銀制飾品,這可以說是藏族服飾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藏北地區的藏袍多以白、褐為主,后藏農民喜歡用鮮明、醒目的重色,引人注目,給人以明快的感受,也反映出了藏族開朗、豪放的民族性格。這種深色大底的襯托效應引發藏族服飾藝術的另一個特點——色塊對比。藏族服飾中大膽地運用紅與綠、白與黑、赤與藍、黃與紫等對比色,許多白氆氌藏袍鑲以巨大的黑色袖口、領口和下擺,構圖生動,色澤對比十分強烈。婦女髮飾中,常纏入鮮紅和翠綠、粉紅和天藍等對比色絲線、毛線,相互映襯。此外,各種滾邊有粗細花紋之間的對比等等,這些都是對深色大底襯托效應的進一步發展。
藏族服飾在這些強烈對比之外,還存在著高度的和諧、統一,這也是藏族服飾的一大審美特徵。鮮明的對比色之間,巧妙地運用複色金絲線和緩和色調等,或使色度遞增排比,或使色塊間巧妙過渡,取得極為明快、和諧、活潑、生動的藝術效果。最明顯的例子是婦女的邦典(圍裙)。有的邦典上以一個色相為基調組成紫紅、赭褐、青灰等統一色彩;有的是一組組遞增配置;有的為避免色塊的單調,而在色條間穿插條形花紋、幾何圖案,使邦典既色彩絢麗又美觀大方,頗具匠心。
藏族服飾的另一個特點是大量使用金銀玉珠寶器等飾品。由於金銀是高貴、豪華、莊重和純潔的象徵,使其成為了許多民族服飾的審美特徵之一,藏族服飾也是如此。藏族服飾藝術的襯托原則也體現在金銀飾品上,表現為飾品的花紋圖案一般有地紋和主體紋。如果說服裝的深色大底是感覺上的低位,被襯色是高位的話,那麼金銀飾品上的地紋也是低位,主體紋則是高位。低位映襯高位,高位反襯低位,主體明確又和諧統一,一般說來地紋以忍冬紋、雲紋、水紋等較普遍。一件飾品往往以三層次紋樣的堆疊,構成浮雕式的體形。如常見於銀飾腰帶上的雙龍高浮雕,主紋是雙龍,周圍四下部分則鐫出珠寶紋,其下是祥雲地位,顯得中心突出、層次分明。依據同樣的原則,還形成了分層模樣的特點,就象藏族的吊刀鞘,其頸部一圈萬字連續紋樣,正面六朵嵌有珊瑚的蓮花與背面一對堅拉絲把鞘分作左右兩串,再用箍子分成上、中、下,形成兩方三排六格,多飾以鍍金之龍穿行於雲霧中,組成三排二方連續,也體現了層次分明、滿壁生花的特點。農區
西藏服飾文化
男子穿一種大領開右襟的氆氌長袍。穿時將衣服頂在頭上,腰系一條帶子,垂下去的部分使其略過膝蓋,伸出頭后,腰部就自然形成一個囊袋,可以放進隨身帶的物品。腳穿皮靴或“松巴鞋”,赤腳的也有。過去的俗人男子都留髮辮,有時為了便於操作,就把辮子盤在頭上。一般都穿兩耳,左耳帶一個大耳環,藏語叫“納龍”。喇嘛則一律穿紫紅的裙子,長齊腳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外披一張有身長兩倍半的紫紅色的披單,稱為“袈裟”;腳穿特製的喇嘛靴,普通喇嘛打赤腳的也不少;按規定應戴的帽子,多半在念經時才戴,平時出寺廟一般不戴帽;僧官和活佛有規定的帽子,出門則要戴上。喇嘛和尼姑的服裝有等級界線,無論式樣、顏色或質量,均要根據地位決定,地位較高的,他(她)們的坎肩上均鑲有緞子,長裙和披單則為毛料,鞋上也鑲有一塊緞子表示其地位。
農區和城鎮的婦女,冬季穿長袖長袍,夏天穿無袖長袍,內著各種顏色和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有彩色橫條的“邦墊”(圍裙),但姑娘一般不準系。由於西藏各地的自然條件、氣候不同,服裝的樣式也有差別,如工布、昌都山南、日喀則和拉薩等地,有明顯的地區特色。裝飾方面,地區特色更為明顯。一般說來,少女時梳一條髮辮,成年後分成兩條,另在頭頂分出一小撮以供掛“巴珠”。“巴珠”是一種三角形的頭飾,普通以布紮成一個三角形的架子,上面綴以珊瑚、松耳石,胸前照例戴一個“嘎烏”(佛盒)。兩耳前面掛一雙魚形飾物(耳掛)。
牧區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服飾文化
西藏牧民大都生活在遼闊無垠的藏北草原,那裡海拔高,風沙大,氣候酷寒,他們的服裝首先以擋風禦寒為目的,當然也注重實用和美觀,藏北草原盛產的羊皮是製作服裝的主要材料。藏北牧人平日都穿寬大、厚重的羊皮袍,坦露右臂,亮出古銅色的胸膛。袍子大都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擺用15厘米左右的黑平絨鑲邊。白天穿在身上,晚上可當被蓋。他們愛蓄長發,摻入紅色絲線編成髮辮盤於頭上,頗為壯觀,故稱“英雄發”。夏日戴紅纓氈帽,這種帽子非常古老,很多壁畫里的山神都戴這種帽子。冬日戴毛絨或狐狸皮帽。在吐蕃時期,甚至以後的一些年代,狐皮是作為怯弱的象徵,對臨陣逃脫的膽小鬼才強迫其披戴狐尾以示羞辱,吐蕃和帕竹法律中都有“懦夫狐狸律”的條文。但近代牧區甚至城鎮和農村盛行戴狐狸皮帽,講究頭腳齊全並用綢段幫襯。牧人在節日或盛大慶典上多穿羊羔皮袍,用毛料或緞子做面料,領口、袖口和下擺鑲水獺皮或豹皮。他們腰系製作精美的火鐮石盒、子彈盒、鼻煙盒等,胸前或右側掛座鐘形的護身符。牧區男子還離不開腰刀、短刀和火槍。這些過去是防身的法寶,現在逐漸成為一種裝飾或財富的顯示。牧區婦女平日也穿羊皮袍,領口、袖口和下擺先用黑平絨鑲邊,再以紅、藍、綠三色平絨條作裝飾。她們的腰上掛滿奶桶鉤、針線盒以及牧鞭之類的東西。夏日牧野,三五成群提著奶桶款款而行,佩飾叮噹,發出美妙的音律。牧區婦女的節日長袍,多用輕柔潔白的羊羔皮製作,面料選用花色適宜的毛料或緞子,腰間系金銀製品和精美小刀、鑰匙鏈,脖子上掛串串項鏈和金銀佛盒,頭髮梳成多股小辮攏至耳輪上部,用紅綠絲線橫攬半圓,細辮從肩背以下接編黑線於腰際,戴呢絨或幾乎與皮袍等身的氆氌長披,上綴松石、貝殼、銀幣等等。近年來當雄、那曲、青海玉樹、果洛等地夏秋之間的賽馬會上,都有牧民服飾比賽,展示牧民的各種服裝和佩飾,令人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