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

紅色典藏書籍

《星火燎原》出版發行50周年了。作為我黨歷史上重要的叢書,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書名,朱德委員長為之作序,鄧小平題詞,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修改文稿,500餘位親歷戰爭的開國將領執筆撰寫。這部巨著,真實記錄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奪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鬥爭的壯美史實。它所承載的,是一個偉大民族、一個偉大政黨、一支人民軍隊無往而不勝的血脈靈魂,謳歌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仰望並為之奮鬥終生的信仰。

內容介紹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
沒有一部書,像《星火燎原》這樣,薈萃了這麼多開國將帥和革命前輩的紅色記憶。它是光照千秋的東方史詩,鮮血寫就的紅色家譜,我黨我軍寶貴的精神財富。
《星火燎原》的主要編纂者黃濤,把自己的信仰和整個生命都融入了《星火燎原》這一鴻篇巨製,是老一代軍事新聞出版人的傑出代表。黨史、新中國史、軍史,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藏,我們要接過前輩手中的火炬,深挖細掘、披沙揀金,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學習紅色經典,鑄牢鐵心向黨的忠誠。從《“八一”的槍聲》到《古田會議前後》,從《遵義會議的光芒》到《紅日照陝甘》……《星火燎原》告訴我們一條真理: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
學習紅色經典,強固堅如磐石的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全黨、全國人民和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我們心中熊熊燃燒的精神火炬。
學習紅色經典,鍛造驍勇善戰的本領。英雄的人民軍隊,在黨領導的22年武裝革命鬥爭中,以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堅忍不拔的革命毅力、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學習紅色經典,增強創新制勝的智慧。從紅軍時期的“十六字訣”,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持久戰”,再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十大軍事原則”,人民軍隊書寫了創新制勝的生動史詩。《星火燎原》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獲得發展進步的生機活力,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要堅持向創新要戰鬥力、生產力,努力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不斷與時俱進。
學習紅色經典,保持作風優良的本色。作風優良塑造英雄部隊,作風鬆散搞垮常勝之師。人民軍隊素以作風優良、紀律嚴明著稱於世。從《“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一根燈芯》、《大別山一日》等文章可以看出,艱苦奮鬥、官兵一致、紀律嚴明是我軍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
學習紅色經典,賡續魚水情深的傳統。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人民軍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完全徹底為人民奮鬥。《“紅軍鞋”》、《一袋乾糧》、《淮河風雨舟》等篇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

出版背景


星火燎原 製圖:果 園
星火燎原 製圖:果 園
1956年7月,中央軍委批准發起“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徵文活動,廣泛徵集反映我軍在革命戰爭各個歷史時期英勇鬥爭不朽業績的文章和珍貴史料,號召當年的老同志和軍內外廣大幹部群眾踴躍撰稿。從撰稿作者看,既有開國將帥又有普通戰士,既有省部級領導幹部又有復轉軍人,參與面之廣、參與人員之多,在新中國出版史上絕無僅有。從文章內容看,展示了我軍各個革命時期的鬥爭生活,既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堪稱“回憶錄之最”。毛澤東親筆題寫書名,朱德作序,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或題詞或修改稿件。該書自1958年至1963年出版8卷,先後被翻譯成英、法、德、日等13種文字,在國內外發行近千萬冊。其中《“朱德的扁擔”》、《老山界》、《記一輛紡車》等30餘篇文章被選入全國中小學語文課本,《紅色娘子軍》、《潘虎》等被改編成電影或戲劇作品,被譽為“用紅寶石砌成的萬里長城,記述中國革命戰爭的東方史詩”,教育了幾代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編輯《星火燎原》精選本,從2009年出版的《星火燎原全集》中精選部分文章,通過多種產品形態,濃墨重彩地講述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人民軍隊故事,系統呈現我黨我軍的“紅色家譜”,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為滿足讀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多元化、智能化的閱讀需求,我們在出版《星火燎原》精選本的同時,專門配套製作了一系列融媒體產品,使讀者可以掃描二維碼“聽書”、觀看微視頻、欣賞沙畫和動漫、體驗AR和H5,實現了線上閱讀與線下閱讀、紙質媒體與新媒體的多樣式、廣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