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A級

賓士的系列車系之一

賓士A級是賓士的系列車系之一,賓士A系列上一款問世已是1997年的事了,全球銷量達到110萬輛的情況下,梅賽德斯-賓士最近推出了更具誘惑和創新意識的新款A系列,以期望能夠延續A系列的神話。

新款A系列計劃於2005年秋季正式上市。新款A系列有兩大款式:五門掀背型和首次在A系列中出現的三門掀背型。

系列介紹


從1997年起,賓士A系列房車就成為城中熱門話題,出產已達55,000部。但是,賓士公司不會因此放鬆提升水準的步伐。您可能熟悉原本車長3.6米的A系列房車。現在,A系列房車伸長至3.77米,您就能享受更寬敞的車內空間。3.77米長的A系列房車有兩種設計──Elegance和Avantgrade。您可隨心意和需要選擇您的A系列房車。汽車的提升不止於此。散熱格柵和駕駛座裝潢都有顯著的改變,設計師不會錯過每一個提升汽車表現的微細範疇。安全標準方面,A系列房車從一開始就定下正確的標準。為了精益求精,我們致力提升汽車的安全程度,諸如"三文治"原理,防鎖煞車系統和電子循跡穩定程(ESP),您更可以選配額外的窗囊以加強側面的保護。我們致力提高您的駕駛享受和樂趣,A190引擎發揮125匹馬力。目前,賓士A級為其所屬系列下的最新車系。

外觀設計


新一代的A級變得更漂亮了,但基本的設計原則並未改變。例如三明治底盤的方案以及車身款式,一切並沒有像以前那樣進行徹底的革命,而是用人們熟悉的方式完成了產品的進化。現在的A級更健壯也更加自信,車身還是原來的風格,但腰線上升,車窗面積增大,側面的稜線非常突出,而且很舒展,車輪罩也向外拱起,再加上一系列被著重強調的水平線條,行駛在公路上的新A級更加引人矚目。
無論是開車還是坐車,誰不想寬鬆一點呢,所以那種極端緊湊的概念現在已經不受歡迎了。新A級的軸距是2.57米,寬1.76米,高1.59米,與前一代車型相比四門型的尺寸明顯增大了。3.84米的車身長度甚至超過了上一代的加長型,不過與奧迪A3寶馬1系大眾高爾夫這些競爭對手相比仍然短了40厘米。當然在擁擠的街道上尋找停車位時這又成了優點。
儘管車身長度的增加被較長的車頭抵消了一部分,車內空間的增大還是很明顯的。肩部寬度居然增加了九厘米,讓人在車內有了更大的活動餘地。腿部空間介於上一代的標準型和加長型之間。選裝的百葉窗式車頂會佔用車內高度,但仍然帶給人寬敞明亮的印象。

動力介紹


動力方面,新開發的四缸發動機在動力輸出增加38%的情況下,平均油耗反而降低了10%。新款A系列憑藉著起獨特的盒狀外形很容易的和其他同類車型區分開來。動態、智慧而且富有情感的外形,最新設計的前大燈,奪目的散熱器隔柵,重新設計的車身尺寸和比例也確保新款A系列看上去更加有力,和舊款相比,新款A系列的車長增加了232毫米,車寬增加了45毫米。

安全性能


第二代賓士A系列保持了技術上傳統的優勢:為了更好的完善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新款A系列總共採用了超過200項的最新專利。最新開發的預警式安全帶和空氣氣囊代表了賓士汽車最近的技術,例如自適應雙程前方安全氣囊,座椅安全帶張緊輪,在以前側安全氣囊的位置安裝了最新開發的頭/胸部安全氣囊。

內飾介紹


上一代A級車的座椅位置比較高,新款車也是如此,好處是上下車很方便,但夾層式的結構令車廂地板有點高,坐在車內腿部並不像在高大的SUV里那樣舒展,不過整體感覺還是令人愉快的。多功能方向盤後面的圓形儀錶清晰易讀,加價選裝的導航系統操作起來也無可挑剔,只是前排座椅的手枕在換擋時有點礙事,座椅的腰靠調節也不太方便。另外,儘管A柱已經設計得比較細了,但在泊車時還是有些影響視線。
行李廂容量也增大了,而且更加方便實用。打開行李廂門,不做任何摺疊就可直接放進一輛嬰兒車。如果放倒後排座椅靠背,容積就能增加到1370升,而且放倒的靠背能與行李廂地板形成一個平面。如果還需要更多的空間。就卸下後排座椅的坐墊,把它放在行李廂的地板下面或者再多花348歐元,購買行李廂可變裝置,這樣除了駕駛員座椅之外,所有座椅都能卸下來,使裝載容積達到1995升。通過放倒副駕駛座椅,進深長度可達2.34米。

減震系統


在駕駛操控方面,新款A系列也有獨到之處。底盤上的主要創新體現在后軸上,在轉彎情況下,后軸能夠確保最高精度的路徑和良好的防傾翻性能。另外一個亮點就是他將一種全新的選擇性減震系統作為新款A系列的標準配置,這也是該系統首次在汽車中正式使用。該減震系統能夠根據駕駛路況的不同而自動調整減震器的壓力,從而有效的改善駕乘舒適性。

操控方面


A級車的重心比較高,它很難成為強調操控性的駕駛者之車,外側的轉向輪要承受更多的側向力,能保證11.1米的轉彎直徑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新A級的操控明顯比上一代靈活,儘管是前輪驅動,轉向不足的傾向也不明顯。如果駕駛風格過於魯莽,靈敏的ESP系統會及時出面干預,剎車系統表現也不錯,總之安全是有充分保證的,新A級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與上代車型相比,A170的發動機功率從102馬力增加到了116馬力,1.7升的4缸發動機傾斜放置,夾角是59度,每缸2氣門,而且採用可變長度進氣管來提升扭矩。發動機轉速比較高,運轉起來聲音輕、無抖動,隨時都能提供不錯的加速感覺。不過動力增加的同時整備質量也增加了,兩者相抵,加速成績沒有提高多少,油耗倒是增加了,如果經常開快車,百公里油耗會接近10升。我們的測試車由於裝備了許多選裝配置,重量增加了不少,沒能達到廠方公布的加速成績。5擋變速箱變速很順暢,但手感不夠精確。

試駕體驗


一年前的日內瓦車展首發時,全新賓士A級車的宣傳語是Aforattack,作為賓士第一輛真正意義的緊湊級車,新A級車目標明確:以運動風格進攻豪華緊湊級車市場。
作為汽車工業的開山鼻祖,賓士很少遭遇這樣的狀況:挑戰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對手,而且是作為後來者。在緊湊級車的世界里,大眾汽車高爾夫一直是一個標桿,而在豪華品牌中無論是奧迪A3還是BMW1系也都擁有龐大的擁躉。賓士清楚自己的境遇,如何攻下這道防線,也許進攻真的是最好的方式。
沒錯,賓士全新A級車的關鍵字,正是動感。放眼望去你可能會有點陌生,在A200的車身上,我們找不到任何賓士的傳統線條,兩廂式的車身甚至有點奇特,車身比例和造型很誇張,前臉採用了AMG車型才有的雙橫條中網,的確具有很好的運動感。
作為賓士品牌的入門產品,A級車仍然擁有上乘的內飾工藝,不過選材比較“低調”,A200車型配置比較豐富。
車內的氛圍同樣非常運動化,純鋁的裝飾件隨處可見,方向盤、出風口等關鍵細節之處的材質沒有因為級別而妥協賓士的高標準,座椅記憶、方向盤、擋把等部件都是賓士汽車經典的樣式。可以說在緊湊級車型中,新A級車內飾的運動感做得很極致。運動化的前座椅讓人驚喜,一體式的頭枕下面有鍍鉻的條形孔,這讓人浮想到賽車座椅。坐在上面非常貼身,舒適感也沒有丟失,這是賓士的一貫傳統。
其實新A級車不到4.3米的車身卻有2.7米的軸距,但這一次賓士顯然沒有一味照顧空間的實用性,而是將造型和駕駛性能放在了更靠前的位置。因此後排空間和行李廂的儲物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後排座椅的坐墊有點短,而且從座椅的形狀來看明顯是為兩名乘客設計的,頭頂和腿部空間對於高個子乘客來說可能會比較擠。
全新的1.6升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有兩種調校,在A200上為156馬力,A180上為122馬力,都配合7擋雙離合變速箱。在A200上,這套組合的運動性能出色,在需要快速駕駛時平順性很高,發動機在低轉速的扭矩雖稱不上強勁,但能保證平穩地過渡。變速箱的換擋麻利,即便伴隨著只有駕駛者能察覺到的、雙離合變速箱特有的輕微打滑,但卻找不到任何頓挫感。不過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路況中,雙離合器變速箱會顯得有點猶豫不決。
一旦轉速超過2500轉,增壓器就進入了爆發的階段,加速能力會變得很凌厲,因此A200的超車能力很高,使用運動換擋模式能更好地發揮增壓器帶來的扭矩,方向盤後面還有撥片,在手動模式下能實現相對純粹的手動換擋。不過大多數時間我都會選擇經濟模式,變速箱非常注重節油,80公里以下車速時轉速很少超過1500轉,行駛油耗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說到節油,A200將ECO自動啟-停系統和AutoHold功能結合,只要開啟中控上的ECO鍵,D擋時把車停穩,發動機就會自動熄火,此時再深踩剎車踏板,AutoHold被啟動,這時駕駛員就可以抬腳了。功能起作用的過程中乘客上下車、開啟行李廂都沒有影響。除了踩油門,只有當駕駛員鬆開安全帶、開門或掛N擋時發動機才會重新點火。當車輛用電量不大、電瓶電量充足時,熄火的時間可以達到2分鐘以上。這套系統不僅實現了瞬時零油耗,還大大減輕了駕駛強度,整套系統的工作非常令人信服,在擁堵的城市中對駕駛員是莫大的幫助。
A200的高速行駛穩定性很高,底盤和轉向讓人很有信心,懸掛柔韌而堅實,既能吸收路面的波動,又提供穩妥的支撐。但在測試場上它並不是很合駕駛者心意。首先應該稱讚A200優秀的底盤調校和良好的車身剛性,繞樁過程中車身姿態流暢,支撐紮實,車身動作漸進,給駕駛者清晰的反饋,這讓駕駛者很快就能找到良好的節奏,來試圖追求更快的速度並試探車輛的極限,不過問題卻隨之而來。首先方向盤在快速操作時反應似乎變慢了,車頭的反應有些許滯后,要想快,駕駛者反倒要耐著性子更柔和地對待轉向。克服了這個問題,接下來的困難更麻煩。當前輪的抓地極限剛剛出現,有一點點滑動時,ESP馬上全面接管了工作,先採取剎車的形式控制住打滑趨勢,如果駕駛員繼續加油,則會沒收動力。
這一系列動作會讓在極限區域也能遊刃有餘的駕駛者很困惑,因為ESP的動作會影響前輪軌跡,雖然降低了車速,卻造成較大的轉向不足,車頭的入彎能力反而被削弱了。在連續轉彎時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因為ESP忙於糾正打滑趨勢,所以會影響再次入彎的順暢度。對於運動化的駕駛需求來說,A200的ESP似乎有點過於小心翼翼了。
從A200的操控表現我們能夠看出一些端倪,賓士品牌對城市運動車的理解首先應該是有很高的穩定性,讓人信心十足地去駕駛。儘管是目前賓士最年輕的車型,雖然以動感為設計方向,但全新A級車依舊傳達了賓士對於安全、可靠的一貫追求。A200做到的是比以往的車型更強勁,更有樂趣。如果要尋求更高的速度級別和更開放的操控空間,可能要到A260車型和未來的A45上尋找答案了。

價格參考


價格方面,保持了A系列平易近人的優良傳統。三門A150出廠價為17,632歐元起,五門車型為18,502歐元起。新款A系列的標準配置包括智能空調,集成多種操控功能的方向盤,動力轉向,ESP,選擇性避震系統,頭/胸部以及前方安全氣囊和預緊式安全帶。

最新車型


A180L轎車
A200L轎車

報價


1.5L排量變速箱指導價商家報價
2011款賓士A級(進口)A160無級變速23.8萬21.90萬-23.80萬
1.7L排量
2011款賓士A級(進口)A180無級變速27.8萬25.60萬-27.80萬

第三代


2012年日內瓦車展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第三代賓士A級,車身的尺寸增加到4292mm×1780mm×1433mm,全新的小鋼炮外形,動感的內飾,離地間距比上一代降低了150mm,風阻係數達到0.26,225/45R17的輪胎,四連桿獨立懸掛以及輕量化的鋁製下擺臂讓我們耳目一新!
賓士A級
賓士A級
動力系統方面,賓士A級將同時搭載多款汽油和柴油發動機,其中汽油發動機的排量從1.6L-2.0L,包括90kW/115馬力的A180(1.6汽油渦輪增壓)、115kW/156馬力的A200(2.0汽油低增壓版)、155kW/211馬力的A250(2.0汽油高增壓版)以和一台170馬力350牛米扭矩的2.2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為降低新A級的碳排放量,全系車型均搭載了發動機啟停功能,變速箱方面,A級提供6速手動變速箱和7G-DCT雙離合變速箱可供選擇。
新A級幾乎擁有一切賓士S級的安全配置,車道偏離提示、預碰撞制動輔助、注意力輔助系統、坡道輔助系統等等應有盡有。賓士還首次在A級車上裝備了PRE-SAFE®預防性乘客安全保護系統。它的核心功能是當車內電腦感受到異常G值的情況下,通過勒緊安全帶、調節座椅至最佳碰撞坐姿、關閉車窗等措施將乘員受傷的程度降至最低。

上市時間


在去年的日內瓦車展上,賓士為我們帶來了全新一代A級車型,這款新A級不再是之前的定位尷尬的車型,轉而進化成了時尚年輕的代名詞。據最新消息,全新一代賓士A級將於4月19日上市,先期是以進口方式引入國內,隨後有望於2014年實現國產。

參數表


車型A1602011款A1802011款
保修政策兩年不限公里兩年不限公里
排量(升)1.5L1.7L
變速器型式7檔CVT無級變速7檔CVT無級變速
基本性能
綜合工況油耗7.2L/100km7.3L/100km
市區工況油耗8.9L/100km9.2L/100km
市郊工況油耗6.2L/100km6.2L/100km
百公里等速油耗7.2L(綜合)7.3L(綜合)
網友油耗9.6L/100km
加速時間(0—100km/h)13.5s11.5s
最小轉彎半徑5.475m5.475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前輪驅動
乘員人數(含司機)55
整備質量1275kg1279kg
滿載質量1740kg1770kg
最高車速170km/h183km/h
車身結構
車門數55
車身型式兩廂兩廂
天窗型式
外部尺寸
3883mm3883mm
1764mm1764mm
1593mm1593mm
軸距2568mm2568mm
前輪距1556mm1556mm
後輪距1551mm1551mm
內部尺寸
行李箱容積435L435L
行李箱最大拓展容積13701370
行李箱打開方式掀背掀背
燃油&發動機
燃油箱容積54L54L
燃料類型汽油97號(北京95號)汽油97號(北京95號)
供油方式多點電噴多點電噴
排量1498mL1699mL
最大功率—功率值70kW85kW
最大功率—轉速5200r/min(rpm)5500r/min(rpm)
最大扭矩—扭矩值140Nm155Nm
最大扭矩—轉速3500—4000r/min(rpm)3500—4000r/min(rpm)
氣缸排列型式L型L型
發動機位置前置前置
進氣型式自然吸氣自然吸氣
汽缸數44
每缸氣門數22
壓縮比11:111:1
缸體材料鋁合金鋁合金
環保標準歐4歐4
最大馬力95Ps116Ps
底盤操控
轉向助力電子液壓電子液壓
變速箱類型CVT無級變速CVT無級變速
檔位個數77
前制動類型通風盤通風盤
后制動類型盤式盤式
手剎類型機械駐車制動機械駐車制動
前懸掛類型麥弗遜式獨立懸架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后懸掛類型拖曳臂式后懸架拖曳臂式后懸架
輪轂材料鋁合金鋁合金
前輪胎規格205/55R16215/45R17
後輪胎規格205/55R16215/45R17
備胎類型非全尺寸非全尺寸
外部配置
車身顏色木星紅,粉筆白,夜黑色,宇宙黑,動感綠,極地銀,蓮花藍,草原棕,山脈灰,地平線藍,土星紅木星紅,粉筆白,夜黑色,宇宙黑,動感綠,極地銀,蓮花藍,草原棕,山脈灰,地平線藍,土星紅
車窗前後電動窗前後電動窗
電動窗鎖止功能
電動窗防夾功能全車車窗全車車窗
后風窗加熱功能
后雨刷器
感應雨刷--
內後視鏡防眩目功能--
外後視鏡電動調節
外後視鏡電動摺疊功能
外後視鏡加熱功能
外後視鏡記憶功能--
前照燈類型鹵素鹵素
前霧燈
前大燈自動開閉
前照燈照射範圍調整
前照燈自動清洗功能--
側轉向燈外後視鏡外後視鏡
行李箱燈
高位(第三)制動燈
車內氛圍燈--
LED尾燈--
防紫外線/隔熱玻璃隔熱隔熱
內飾
方向盤表面材料真皮真皮
方向盤調節方式手動手動
行車電腦
轉速表
座椅顏色黑色,珍珠米色,羊駝灰黑色,珍珠米色,羊駝灰
座椅材質織物真皮
座椅按摩功能--
座椅加熱選裝前排座椅
駕駛座腰部支撐調節
駕駛座座椅調節方式手動電動
駕駛座座椅調節方向68
副駕駛座椅調節方式手動電動
副駕駛座椅調節方向68
前座中央扶手
後座中央扶手--
主動式安全頭枕
後座椅頭枕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後排座位放倒比例1/3,2/31/3,2/3
方向盤上下調節
方向盤前後調節
內飾顏色黑色,珍珠米色,羊駝灰黑色,珍珠米色,羊駝灰
座椅通風--
第三排座椅--
電動座椅記憶--
影音空調
CD1碟CD1碟CD
車載電視--
中控台液晶屏--
後排液晶屏--
揚聲器數量77
空調
空調控制方式手動手動
後排出風口
音頻格式支持MP3,WMA,CDMP3,WMA,CD
人機交互系統--
溫度分區控制--
便利功能
定速巡航
GPS導航系統--
倒車雷達(車后)-
倒車影像--
中控門鎖
胎壓監測裝置
車載電話
藍牙系統
多功能方向盤
無鑰匙啟動系統--
遙控鑰匙
遮陽板化妝鏡
泊車雷達(車前)-
自動泊車入位-
併線輔助--
安全配置
剎車防抱死(ABS)
車身穩定控制(ESP/DSC/VSC/ESC等)
剎車輔助(EBA/BAS/BA/EVA等)
制動力分配(EBD/CBC/EBV等)
牽引力控制(ASR/TCS/TRC/ATC等)
電子防盜系統-
發動機防盜系統
駕駛位安全氣囊
副駕駛位安全氣囊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後排頭部氣囊(氣簾)--
前排側安全氣囊
後排側安全氣囊--
前安全帶調節高度可調高度可調
安全帶預收緊功能
安全帶限力功能
後排安全帶
兒童鎖
車門防撞桿(防撞側梁)
可潰縮轉向柱
膝部氣囊--
安全帶未系提示
車內中控鎖
自動駐車
上坡輔助
易車測試
加速時間(0—100km/h)13.5s11.5s
制動距離(100—0km/h)38.92m
實測油耗7.62L/100km
車內怠速噪音44.8dB(A)
車內等速(40km/h)噪音51.6dB(A)
車內等速(60km/h)噪音59.4dB(A)
車內等速(80km/h)噪音63.8dB(A)
車內等速(100km/h)噪音68.4dB(A)
車內等速(120km/h)噪音72.6dB(A)
18米繞樁速度63.42km/h
第二排腿部最大空間63.42mm
第二排腿部最小空間63.42mm
第三排腿部空間63.4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