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

漢語辭彙

雙音詞,指一種安寧和快樂的心理狀態,也指安逸快樂的生活方式。該詞亦可用於祝福語,即“快樂安康”之意。該詞出自《孟子》的名句“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此外,唐朝的安樂公主也廣為人所知。

出處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

基本解釋


[comfort;ease;joy;safe and pleasant] 安寧快樂
回歸故里,度過老年的安樂生活。

引證解釋


1. 安逸,快樂。
①《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②《史記·秦始皇本紀》:“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
③《隋書·列女傳·譙國夫人》:“朕撫育蒼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浄,兆庶安樂。”
④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天下之事,多成於貧賤感激之中,或敗於富貴安樂之際,理無可疑也。”
⑤明黃綰《明道編》卷二:“‘死於安樂’者,因安樂而不知思、不知慎、不知節、不知畏、不知謹、不知保、不知脩,而至於死也。”
⑥《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蔡澤又曰:‘既已得志於天下,而安樂壽考,終其天年,簪纓世祿,傳之子孫,世世不替,與天地相終始,豈非世所謂吉祥善事者與?’”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英雄冒險,膽大敢為,冥冥中亦象有風伯河神,當先引導,竟把那布庫里雍順送到一個安樂的地方。這是乘風破浪的模樣。”
2. 使安寧快樂。
①《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盡其美,致其用,上以飾賢良,下以養百姓而安樂之。”
②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
③宋葉適《丁君墓誌銘》:“夫善有端,勤勞其身常若不足而為善者,善也,子今日是也;安樂其身常若有餘而為善者,亦善也,子之兄是也。歸於善而已,不可易訾也。”
3. 平安無恙,安康快樂。
①《七國春秋平話》卷上:“孫操問田單:‘得吾兒端的安樂,收兵便回。’”
②明 施耐庵《水滸》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朱仝慌忙答禮道:“多時不見,先生一向安樂!”
③冰心《寄小讀者》十九:“寫的已多了,留著下次說罷。祝你們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