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

何明(1917-2007),寧夏人,曾在總參謀部,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指揮員,總參原軍訓部副部長,永寧籍正軍職離休幹部何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9月3日21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生平


何明同志1917年出生於寧夏永寧縣望遠鎮豐盈村,他自幼好學,上進要強,1936年離開家鄉,報考蒙藏學校,在蒙藏學校學習期間,受到張毓芳、征克非等同志愛國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嚮往革命,何明同志毅然決然投筆從戎。1938年5月,何明同志由十八集團軍辦事處主任徐特立同志介紹到達延安,編入到抗大四期一大隊七中隊,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何明同志任河北西平挺進軍十二支隊三十四大隊一分隊副隊長;1940年3月任河北西挺進軍九團二連連長;1942年3月任河北十一分區司令部一科作戰參謀;1944年任陝西教導旅九團特務連連長;1946年任陝北教導旅教導大隊副大隊長;1946年任陝北教導旅教導大隊副大隊長;1949年任一野六軍十六師四十七團副團長;1950年任新疆軍區六軍十六師副參謀長;1952年任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教員;1956年任軍事學院防化學教授會副主任;1961年任總參謀部軍訓部合同戰術訓練處處長;1976年任總參謀部軍訓部顧問;1978年任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主編、《當代中國叢書》國防軍事卷委員會編委。1984年1月離職退休。
何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
何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
195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上校軍銜;1962年晉陞為大校軍銜;195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何明同志參加了在平西地區的戰鬥,作戰中他毫無畏懼,不怕犧牲,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鬥,英勇負傷,不下火線。因作戰勇敢頑強,榮立戰功。在百團大戰及平西地區的多次反掃蕩作戰中。何明同志擔任主連連長,戰鬥中,身先士卒,機制果敢,英勇善戰。由於戰鬥中功績顯著,被軍分區授予模範幹部榮譽稱號。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何明同志先後參加了延安保衛戰、保衛陝北根據地與國民黨軍隊作戰,參加了青花砭戰鬥、瓦子街戰鬥、園大睢戰鬥。榆林戰鬥,宜川大戰、解放西安、蘭州等戰役後進入新疆圍剿,出色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作戰任務,多次立功受獎。
新中國成立以後,何明同志任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教員,他努力學習軍事知識,積極總結創新我軍戰術戰役的教學模式,為院校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到總參軍訓部工作后,他先後擔任合同戰術訓練處處長、步兵分隊戰術訓練處處長、副部長等職。曾出任我軍駐坦尚尼亞首席軍事專家(即顧委團團長),並幫助辛巴威等非洲國家進行國防建設,組織訓練部隊以及西南非洲國家游擊隊。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受到援助國家的一致好評,圓滿完成了援外任務。擔任副部長期間,他認真貫徹軍委、總部指示,胸懷大局,忠於職守,深入部隊,調查研究,出謀策劃,指導工作,並多次出訪考察美國、加拿大、南斯拉夫等國家的軍隊和軍事院校,回國后提出一系列我軍訓練和院校改革的建議,為全軍軍事訓練和部隊院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何明同志離職休養后,仍然十分關心黨和國家大事,關心部隊院校建設,撰寫軍事記錄。為了用革命傳統激勵後人,他不顧年老體弱,應邀到機關、學校講述革命傳統,充分體現了一位老黨員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