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房村

雲南省昆明盤龍區莊房村

該行政村隸屬盤龍區雙龍鄉,地處雙龍鄉東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市26公里。東鄰官渡區大板橋鎮,南鄰雙龍鄉烏龍村,西鄰松華鄉,北鄰官渡區大板橋鎮。轄舊關、龍潭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8戶,有鄉村人口1636人,其中農業人口 1636 人,勞動力 1024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730 人。全村國土面積19.95平方公里,海拔 2112 米,年平均氣溫 13 ℃,年降水量 1000 毫米,適合種植糧食、蔬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589.45 畝,人均耕地0.97畝,林地25662.7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14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4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528 戶通自來水,有 220 戶飲用井水,有 525戶還存在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9.4%)。有528戶通電,有 34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3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4.4%和6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2戶(分別佔總數的40.15%和40.15%)。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41 輛,摩托車4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65畝,有效灌溉率為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0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

村情概況


莊房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鎮10.00公里,國土面積19.93平方公里,海拔2209.13米,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蔬菜、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1589.45畝,其中人均耕地0.97畝;有林地25662.70畝。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28戶,有鄉村人口1636人,其中農業人口1636人,勞動力102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30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43.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45.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植業為主。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525戶通自來水,有220戶飲用井水,有528戶通電,有3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4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2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8.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00公里。

自然資源


特色蔬菜
特色蔬菜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89.45畝(其中:旱地 1589.45 畝),人均耕地 0.97 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 25662.7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2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5 畝,主要種植蘋果桃子、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84 畝,其中養殖面積 5 畝;荒山荒地 307 畝,其他面積 2279 畝。

基礎設施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8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43.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95.6萬元,佔總收入的57.08%;畜牧業收入 294.58萬元,佔總收入的24.1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71 頭,肉牛 55 頭,肉羊 678 頭);漁業收入 5.72萬元,佔總收入的0.47%;林業收入 109.8 萬元,佔總收入的9.01%;第二、三產業收入32萬元,佔總收入的2.63%;工資性收入75萬元,佔總收入的6.15%。農民人均純收入 2945 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0人(占勞動力的5.01%),在省內務工105 人,到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 省外。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綠色蔬菜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
特色種植
特色種植
自來水
自來水

文化教育


村小學
村小學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78人,距離鄉中學4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8人,其中小學生178 人,中學生13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口衛生


經果林
經果林
該村現有農戶549戶,農業人口1710人,勞動力1024 人。該村以漢為主,其中回族31人,彝族18人,其他民族4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 保險528人,占人口總數的32.27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221人,參合率74.63%;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4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2個。

村務公開


無公害蔬菜
無公害蔬菜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3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56.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9萬元,有固定資產9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8個,共有黨員73人,少數民族黨員2人,其中男黨員52人、女黨員21人。
村委會由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85人。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規劃
新農村規劃
2008年以來,按照市、區、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特色蔬菜
特色蔬菜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建設有特色的綠色農業為主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