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頭鵂鶹
鴞形目鴟鴞科動物
斑徠頭鵂鶹(學名:Glaucidium cuculoides),是鴟鴞科、鵂鶹屬的鳥類。斑頭鵂鶹為小型鴞類,體長20-26cm,是鵂鶹中個體最大者,面盤不明顯,無耳羽簇。體羽褐色,頭和上下體羽均具細的白色橫斑;腹白色,下腹和肛周具寬闊的褐色縱紋,喉具一顯著的白色斑。
斑頭鵂鶹主要棲息於從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m左右的中山地帶的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大多在白天活動和覓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捕捉小鳥和大型昆蟲,主要以各種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鼠類、小鳥、蚯蚓、蛙和蜥蜴等動物。
斑頭鵂鶹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來源:)
徠斑頭鵂鶹圖集
斑頭鵂鶹的虹膜黃色,嘴黃綠色,基部較暗,蠟膜暗褐色,趾黃綠色,具剛毛狀羽,爪近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50-210g,♀153-260g;體長♂250-260mm,♀241-260mm;嘴峰♂15-18mm,♀14-18mm;翅♂150-160mm,♀150-188mm;尾♂92-101mm,♀91-103mm;跗蹠♂26-31mm,♀29-33mm。
斑頭鵂鶹棲息於從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m左右的中山地帶的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也出現於村寨和農田附近的疏林和樹上。
斑頭鵂鶹
斑頭鵂鶹在中國以內分佈於甘肅南部、陝西、河南、安徽、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廣西、廣東、香港和海南島。中國以外分佈於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斑頭鵂鶹的繁殖期在3-6月間。通常營巢於樹洞或天然洞穴中。每窩產卵3-5枚,多數為4枚,偶爾多至8-9枚和少至3枚。卵的大小為33-39mm×29-32mm,平均36.5mm-30.5mm。卵為白色。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為28-29天。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Glaucidium cuculoides austerum | 斑頭鵂鶹墨脫亞種 | Ripley,194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bruegeli | 斑頭鵂鶹滇南亞種 | Parrot,190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cuculoides | 斑頭鵂鶹指名亞種 | Vigors,1830 |
Glaucidium cuculoides deignani | 斑頭鵂鶹南泰亞種 | Ripley,194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delacouri | 斑頭鵂鶹中南亞種 | Ripley,1948 |
Glaucidium cuculoides persimile | 斑頭鵂鶹海南亞種 | Hartert,1910 |
Glaucidium cuculoides rufescens | 斑頭鵂鶹滇西亞種 | Baker,1926 |
Glaucidium cuculoides whiteleyi | 斑頭鵂鶹華南亞種 | Blyth,1867 |
(以上內容來自:)
斑頭鵂鶹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km²,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上升,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斑頭鵂鶹在中國種群數量估計為10000-100000個繁殖對。
斑頭鵂鶹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斑頭鵂鶹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部、農業部1989年1月14日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保護動物。
2021年2月1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斑頭鵂鶹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