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谷鎮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下轄鎮

寧谷鎮,隸屬於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地處西秀區東南部。

春秋時期,屬牂牁國地;1984年,改寧谷鎮,屬安順縣;2011年12月,屬西秀區。截至2018年末,寧谷鎮人口為37932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寧谷鎮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寨社區。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牂牁國地。
戰國時期,屬夜郎國地。
漢代時期,屬象郡夜郎縣。
三國兩晉,屬牂牁郡。
隋代時期,始置賓化。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安順州,領寧國寨,即今寧谷鎮。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寧谷長官司,屬安順州。
民國三年(1914年),屬安順縣。
1958年,設立寧谷公社。
1984年,改寧谷鎮,屬安順縣。
1991年,原寧谷鎮與林哨鄉合併為新的寧谷鎮屬安順市。
2000年6月,縣級安順市改為西秀區。
2011年12月,屬西秀區。
寧谷鎮
寧谷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寧谷鎮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礦車廠、五官、下洋、老塘、山井、洋海、大寨、龍坡、上苑、潘孟、白泥、龍潭、小呈、木山、河頭、長沖、老石、下哨、林哨、張井、里板、干河、胡軍、大岩。
截至2020年6月,寧谷鎮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寨社區。
寧谷鎮區劃詳情
礦車廠社區干河村木山堡村張家井村大鼎寨村
大寨社區五官屯村天落灣村胡軍堡村/
上苑村龍潭坡村林哨村下洋場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谷鎮地處西秀區東南部,東與七眼橋鎮、舊州鎮、雙堡鎮接壤,南連雞場、岩臘、新場3鄉,西與龍宮鎮、幺鋪鎮相鄰,北接華西街道、東關街道,行政區域面積97.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寧谷鎮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拔1150米—1500米之間,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有五座。境內老塘一帶為淺丘槽谷區,北部下洋場一帶為石灰岩山峰林區,地勢險峻,形成西秀城區南沿屏障,最高點海拔1583.9米,最低點海拔1350米。

氣候特徵

寧谷鎮年平均氣溫14℃。1月平均氣溫4.3℃,7月平均氣溫22℃。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

水文

寧谷鎮境內河道屬珠江水系。寧谷河自龍潭村南入境,由南而北,入油菜河,河道長4千米。

自然災害

寧谷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水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霜凍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8年2月,涉及全鎮,受災人口達2.8萬人。旱災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10年3月,造成3.2萬畝農作物受災,部分自然村人畜飲水困難,直接造成經濟損失1186萬元。1991年7月9日的水災為罕見百年一遇特大水災,降雨最大達169毫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寧谷鎮
寧谷鎮

自然資源


寧谷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煤炭,地質儲量50萬立方米,可采儲量為5.5萬立方米,集中分佈在干河、林哨、大岩、下哨、胡軍、木山等村一帶。耕地面積3.09萬畝。

人口民族


寧谷鎮
寧谷鎮
2011年末,寧谷鎮總人口4.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5萬人,城鎮化率32.2%。另有流動人口6174人。總人口中,男性2.23萬人,佔53.05%;女性1.97萬人,佔46.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65萬人,佔86.95%;有苗、仡佬布依、白等少數民族5500人,佔13.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2.83‰,人口死亡率2.35‰,人口自然增長率10.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6.6人。
截至2018年末,寧谷鎮戶籍人口為46512人。
2021年6月17日,西秀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發布,寧谷鎮人口數為37932人。

經濟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鎮黨委進一步提升黨員素質、轉變幹部作風、加強執政能力,對照黨支部“五個好”(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四個優”(政治素質優、服務本領優、工作業績優、群眾評價優)為標準,緊扣“紮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奮力發展寧谷經濟”這一主題,突出抓好寧谷茶葉、經果林、烤煙、蔬菜、畜牧基地建設展,把五大基地打造成鎮域經濟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目前,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綜述

2011年,寧谷鎮財政收入506.2萬元。其中工商稅收收入361萬元。
2018年,寧谷鎮有工業企業33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8個。

農業

2011年,寧谷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12億元。
寧谷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98萬噸,其中水稻13萬噸,玉米0.6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茶葉、蔬菜。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3756畝,收購烤煙453.8噸;蔬菜種植面積7000畝,主要品種有白菜、西紅柿、辣椒等,其中白菜1200畝,西紅柿2600畝,辣椒1800畝;茶葉種植面積5000畝。
寧谷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7482頭,牛年末存欄4751頭,家禽年末存欄129992羽。2011年,生產肉類1857.592噸,禽蛋產量130.1噸。

工業

寧谷鎮形成以木材加工、建築材料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寧谷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1.1億元。工業企業685家,職工3150人。

商業

2011年末,寧谷鎮有商業網點5個,職工2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2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5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寧谷鎮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030萬元,比上年增長6%;各項貸款餘額10850萬元,比上年增長2.1%。
寧谷鎮
寧谷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寧谷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750人,專任教師33人;完小4所,在校生3533人,專任教師22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75%;初中2所,在校生2314人,專任教師1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56.6萬元,比上年增長9%。

科技

2011年末,寧谷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寧谷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3個,文化專業戶15個;各類圖書室24個,藏書10萬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8人。
2011年末,寧谷鎮有學校體育場地3處。1個集鎮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寧谷鎮有門診部(所)34個;病床15張,固定資產總值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500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萬人,參合率98.6%。

社會保障

2011年,寧谷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戶,人數49人,支出7945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80戶,人數2981人,支出2357506.63元;五保供養80戶,人數80人,支出96000元。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3.8萬元,使3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寧谷鎮有郵政局4個。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2個,固定電話用戶1500戶,行動電話用戶8000戶,寬頻接入用戶700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寧谷鎮有自來水廠1座,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800米。
供電
2011年末,寧谷鎮有供電所1座。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寧谷鎮有綠化帶綠化面積0.2萬平方米。
寧谷鎮
寧谷鎮

交通


寧谷鎮境內有209省道、007縣道、寧臘公路3條公路幹線交會。

文化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寧谷鎮因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寧谷長官司而得名。

旅遊


風景名勝

寧谷遺址
寧谷遺址位於安順城區以南6千米的寧谷鎮,為漢代古牂牁郡治所,年代為西漢至東漢。遺址分建築、陶窯和墓群三個部分。佔地約10萬平方米,出土了木櫝、長樂未央瓦當等重要文物,對於西漢中央在西南地區統治權轄有重要的研究價值。2006年6月,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谷鎮
寧谷鎮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寧谷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