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系明代從江南隨軍或經商到滇、黔的軍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遺存。隨著歲月的變遷,安順一帶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著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習俗,其民居、服飾、飲食、民間信仰、娛樂方式無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這種屯堡文化為古代漢民族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文化簡介


在今天的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言、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都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演義著一幕幕明代歷史的活化石。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
而安順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西秀區七眼橋鎮以雲山、本寨、雷屯為主的雲峰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該景區位於安順市東面21公里處,景區面積22.5平方公里。景區自開發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他們認為雲山、本寨的明代古城牆、古箭樓、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旅遊價值。2002年在七眼橋鎮出土的明代率軍南征將軍傅友德、沐英將軍捐資建廟的石碑證實了專家學者的論斷。二零零二年七眼橋鎮以"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國務院將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屯堡村落雲山屯、本寨古建築群批准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安順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目前,雲山屯、本寨正在向建設部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滄桑。歲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為現代的史書,時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風物在這裡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遺存的古風和鮮明的特色為世人所驚嘆、震撼。
讓我們走進屯堡,走進那久遠的年代……

歷史沿革


屯堡文化來源於朱元璋大軍征南和隨後的調北填南。明洪武十三年,雲南梁王巴扎刺瓦爾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和沐英率30萬大軍征南,經過3個月的戰爭,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經過這次事件,朱元璋認識到了西南穩定的重要性,於是命30萬大軍就地屯軍。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歷史活化石”。《安順府志 —— 風俗志》載: “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 “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順,許多大家族的族譜,記載均與史料相同。《葉氏家譜》載: “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復世亂之後……令屯軍為民、墾田為生”。在漫長的歲月中,征南大軍及家口帶來的各自的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經過六百多年的傳承、發展和演變, “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
明朝軍隊征服南方過後,為了統治南方,命令大軍就地屯田駐紮下來,還從中原,湖廣和兩江地區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強行遷至今貴州安順一帶居住,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過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斷吸收當地的先進生產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習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我們稱之為"屯堡文化"的這樣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他既執著地保留其先民們的文化個性,又在長期的耕戰耕讀生活中,創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獨立發展、不斷豐富的歷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遺存,既有地域文化特點,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一方面,他們執著地保留著其先民們的文化個性,一方面,在長期的耕戰耕讀生活中,他們又創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語言經過數百年變遷未被周圍的語言同化;屯堡婦女的裝束沿襲了明清江南漢族服飾的特徵;屯堡食品具有易於長久儲存和收藏,便於長期征戰給養的特徵;屯堡人的宗教信仰與中國漢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脈相承;屯堡人的花燈曲調還帶有江南小曲的韻味;屯堡人的地戲原始粗獷,對戰爭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譽為“戲劇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為主營造的既高雅美觀又具獨特防禦性的民居建築構成安順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風格……
安順七眼橋鎮屯堡文化村落群被列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國務院將至今仍保存較為完整的屯堡村落雲山屯、本寨,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特色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歷史,六百年的滄桑。歲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為線裝的史書。

語言

屯堡人的語言多帶捲舌音,發音快,透著軍人的陽剛之氣,它是明代的官話(相當於今天的普通話),專家把它稱為“安順屯堡方言”。

服飾

服飾
服飾
屯堡人的服飾,主要表現在婦女身上,她們的裝束 通常是寬衣大袖,大衣袍長及膝下。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繡花紋,腰間以兩端垂於膝彎部的織錦絲帶系扎。長發挽成圓髻網罩挽於腦後,圓髻上插有玉簪、銀鏈等首飾。婦女婚否的區別在於:未婚少女梳長獨辮;已婚者則除了挽髻外,尚須剃額修眉。婦女裝束中往往還配有耳墜、手鐲、戒指、手籠、長圓裙以及用綉、補、鏤、鑲、滾等方法製作的高幫單勾鳳頭布鞋。現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戲台上看到的這種穿著打扮,在屯堡卻是日常生活便裝,其盛裝、婚喪嫁娶裝和節日盛裝更有獨特的魁力。1993年發掘的明“荒王”墓出土的隨葬品中的衣服、鞋子與現在安順雷屯、雲山屯一帶屯堡婦女的寬袖鑲邊大襟衣、繡花丹鳳鞋在尺寸、花樣等方面幾乎沒有什麼不同。屯堡婦女的服飾,是民風民俗考古考察和遊覽觀光的活化石,是活著的歷史。

地戲

安順屯堡地戲
安順屯堡地戲
地戲,俗稱跳神,由原始儺舞的分支軍儺演變而來,盛行於屯堡村寨,集演戲、祭祀、娛樂於一體的古老戲種。據《續修安順府志》載: “黔中民眾來自外省,當草萊開闢之後,多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備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迄今安順境內,盛行不衰”。屯堡人依村寨門前或寨中空地為戲台,以憨直拙樸、粗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法,表現《封神》、《楚漢相爭》、《三國》、《薛剛反唐》、《精忠傳》等中國古代忠義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演員們額上戴以簡練誇張的“臉子”即木雕面具,身著長衫,背插小旗,腰系戰裙,手持木製短刀長槍,唱著原始的弋陽腔,僅借一鑼一鼓的擊奏,在一人啟口,眾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換時空變換,借三、五步為萬水千山,就竹鞭為金戈鐵馬,依桌椅象徵高山要塞,在抑、揚、開、合的廝殺、擋、架、翻、竄的格鬥中虛實結合,形神兼備,產生極具擊鼓進兵、鳴金收兵的古代戰爭景象,從而形成屯堡地戲特有的藝術魅力,被稱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曾在法國、西班牙、日本等國演出,引起轟動,登上國際大雅之堂。安順還有300多個地戲表演團體,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

石頭工藝

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用。一 戶民宅就是一座石頭的城堡,一個村莊就是一座純粹的石頭城,屯堡是一個防禦敵人的整體,而屯堡民居就是組成這個整體的每一個細胞,既可以各自為陣,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鄰,既保證一宅一戶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時又維繫各家之間必要的聯繫。
屯堡建築把石頭工藝發揮到極至,從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錯落有致。走進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個石頭世界
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
居民的建築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 特點,又有華東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點是全封閉的格局。居民建築分朝門、正房、廂房,朝門成雄偉大“八”字形,兩邊巨石勾勒,支撐著精雕的門頭,門頭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裝飾品。正房高大雄偉,在木製的窗欞,門簪上雕刻著許多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廂房緊依正房兩邊而建,前面為倒座,形成四合,中間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頭拼成,四周有雕刻著“古老錢”的水漏。
石頭建築的屯堡居民,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村寨內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點、線、面”結合的防禦體系。靠巷子的牆體,留著較小的窗戶,既可以採光,又形成了遍佈於巷子中的深遂槍眼。低矮的石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功能。這一切無不顯示當時戰爭所需的建築構式和屯軍備武的思想。現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殘存著許多垛口、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