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雲溪鄉的結果 展開

雲溪鄉

湖南嶽陽市雲溪區轄鄉

雲溪鄉原為湖南省岳陽市雲溪區轄鄉,已於2015年併入雲溪鎮。雲溪鄉位於岳陽市雲溪區南部,平均海拔53米。曾為雲溪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交通便捷,新老107國道、京廣鐵路貫穿全境,區、鄉、村、組公路四通八達,實現了組組通電話,戶戶通電視。環境優美,雙清庫區山清水秀,是理想的遊覽、避暑的場所,並有貞節牌坊、五爪松、劉傲墓等多處古遺景觀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然資源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雲溪鄉資源豐富,擁有山林10萬畝,耕地2.5萬畝,水面2萬畝。腹地有國家大型企業--岳陽石油化工總廠,並毗鄰華能電廠和城陵磯外貿碼頭;改革開放以來,鄉域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農業呈現“大調整、產業化”的特色,形成了萬畝蔬菜、萬畝水產、萬畝瓜果,萬畝林竹,千畝牛蛙、300萬羽肉雞等農產品基地,湧現了五爪松農業開發公司、芭蕉湖水產綜合養殖有限公司、特種水產研究所等“龍頭企業”,湘蓮、烏雞、牛蛙、鰻魚、河蟹等系列產品在大江南北久負盛名。廠鄉關係呈現出“大協作、一體化”特色,按照“以協調促協作”的工作思路,在多服務的基礎上開展大協作,與大廠聯手新上了鴻基襪業、賽吉空調、創新電力等15個協作招商項目,每年可增加稅收近100萬元。企業增效呈現“大招商、民營化”特色,優化環境,引進了精細化工,星火貿易等項目18個;抓大放水,成功地實行了編絲廠“兩個賣斷”,使第二建公司躋身省二級建安企業行列;民營突破,個體工商戶增至2000多戶。全鄉基本形成了建築建材,精細化工、綜合加工等三大支柱產業。200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1億元,財政收入突破650萬元,人平純收入達2500元。

行政區劃


合併前,雲溪鄉下轄:
16個建制村:坪田村、桃李村、建軍村、友好村、青石村、團結村、荷花村、建設村、上清村、下清村、雙花村、八一村、勝利村、東風村、新鋪村、濱湖村
3個漁場:楊旗湖漁場、芭蕉湖漁場、黃泥溝漁場

歷史沿革


雲溪鄉有著悠久的歷史,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這裡休養生息。夏商時期,為荊州之城、三苗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周敬王五十年(公元前505年)就在這裡築起了西糜城,是為境內建城之始。秦並六國,岳陽市大部分地區屬長沙郡羅縣。西漢時屬長沙國下雋縣。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東吳孫權在今平江縣東南的金鋪觀設漢昌郡,這是岳陽市境內之始。三國之時,東吳派橫江將軍魯肅率萬人屯駐於此,修巴丘邸閣城。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建立巴陵縣。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設在巴陵城,從此岳陽城區一直作為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9年)置巴陵郡。隋文帝時,精簡郡縣,廢巴陵郡,建為巴州。隨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巴州為岳州。公元1276年,改岳州為岳州路。1369年,改岳州路為岳州府。明代正式建立雲溪驛站,1899年,清政府開闢岳州為通商口岸。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巴陵縣為岳陽縣。1964年10月,設立岳陽專署。1975年12月恢復岳陽市建制,屬岳陽地區管轄。1983年岳陽市升為省轄市,1986年2月實行市管縣。

社會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科教文衛事業不斷發展。小集鎮蓬勃興起,郭家咀、棉花咀街道縱橫、店鋪林立、八號溝、勝利開發區車水馬龍,商販雲集;茶港、三塔橋兩個工業小區已成雛形,京珠高速公路聯接線、荷花工業小區即將啟動,一個城鄉結合、工農並舉的新型鄉鎮正在迅速的崛起,再經過3到5年努力,雲溪鄉將成為岳陽市的後花園和休閑娛樂區、湘北的高效農業示範區、大廠的後勤生活服務基地。

人口民族


2002年底該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1597
16527
15070
家庭戶戶數8999
家庭戶總人口(總)31390
家庭戶男16353
家庭戶女15037
0-14歲(總)7648
0-14歲男3989
0-14歲女3659
15-64歲(總)21998
15-64歲男11581
15-64歲女10417
65歲及以上(總)1951
65歲及以上男957
65歲及以上女99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