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衡鑒”。
⑴.衡器和鏡子。比喻準繩、楷模。宋
范仲淹《上執政書》:“賞罰者,天子之衡鑒也。衡鑒一私,則天下之輕重妍丑,從而亂焉。”宋
司馬光《上宋侍讀書》:“
伏惟執事體純明以立質,積學問以廣德……誠薦紳之表的,後進之衡鑒也。”
(2).品評;鑒別。宋
陸遊《南唐書·伍喬傳》:“及覆考牓出,喬果為首,、
貞觀次之,時稱主司精於衡鑒。”宋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慶元二年戒飭場屋付葉翥已下御筆》:“惟賴卿輩協意悉心,精加衡鑒,網羅實才。”明
李東陽《送傅曰會還新喻二十韻》:“歲月供鉛槧,交情識
佩刀。文章吾所畏,衡鑒爾能逃。”
茅盾《
旨趣》:“作者天南地北,既非相識,又無所謂好惡,倘有衡鑒失當,罪在我們的學力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