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刻板印象
社會刻板印象
社會刻板印象:對各類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並以此作為判斷評價其人格的依據,稱為社會刻板印象。在認知他人、形成有關他人印象的過程中,由於各種環境因素,很容易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認知偏差。如果這種偏差發生在對一類人或一群人的認知中,就會產生社會刻板印象。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他的行為既可能影響他人,也可能被他人所影響,是對他人的行為作出的反應。要想讓自己的行為發生好的效果,就必須很好地認識和理解他人及其行為的規律。在社會心理學中,這叫做社會認知。社會認知的目的是根據對他人的認知決定自己的行為趨向。
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刻板印象的定義是:“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來說,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為方面總會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職業或同一年齡段的人,他們的觀念、社會態度和行為也可能比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們有
英國紳士、
美國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觀念保守的東方人的印象;在職業方面,人們會自然想到教師的文質彬彬、醫生的嚴謹或
地質勘探隊員的粗放等等;在年齡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歡守舊等。人們在認識社會時,會自然地概括這些特徵,並把這些特徵固定化,這樣便產生了社會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會真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這類人群的實際情況。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簡化我們的認識過程,使我們能迅速地適應某種環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由於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難隨著現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礙人們看到新的現實,接受新的觀點,結果導致人們對某類群體的成見。
我們通常通過兩種途徑獲得社會刻板印象。一種是我們直接與某種人接觸,然後將這些人的特徵加以概括和固定化。
比如,我們從生活中可以直接獲得關於老幹部、工人、教師、知識分子、商販的印象。另一種是通過間接材料來獲得的,如他人的介紹、大眾媒介的描述。在現代社會中,大眾傳媒為我們塑造了大量的社會刻板印象。我們從電視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們不可能實際接觸到各種類型的人,並且當我們需要更多的了解社會時,我們會越來越依賴大眾傳媒的描述。
電視常常有強化社會刻板印象的作用,因為電視要利用“刻板印象”來取得大眾對它的認同。如果美國西部牛仔不是一個
硬漢形象,而是一個溫柔且有很好知識藝術修養的男性,人們會覺得很彆扭,很難接受。不僅如此,電視還要超越現實生活,塑造更為典型的某類群體的代表,以刺激大眾的觀賞興趣。因此,電視中出現的某個群體中的人,絕大多數被賦予了其所屬群體的特徵。當我們需要依靠電視來了解社會和他人時,當電視表現的這類人群的特徵恰恰與現實不符時,刻板印象就會影響我們對社會的認知。比如60年代的美國,參加工作的婦女已超過50%,但在當時出版的獲獎小人書中,沒有一個婦女有工作或職業,她們全都在家做家務和照料孩子。負責這項研究的倫諾·韋茨曼指出:“媒介所提供的角色模型為兒童提供了他們自己的將來的形象,因而會影響兒童的志向和目標。”倫諾·韋茨曼發現受其影響的女孩子的志向就是要生兒育女,而對自己的其他方面缺少考慮。
電視及其他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有許多方面,如:種族與國家(
非洲人、
阿拉伯人、
猶太人、
中國人、美國人等),性別(男人或女人),年齡(兒童、青年或老人),職業(政治家、教師、律師等),社會階層(經濟、社會地位高或低)。
電視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認識種族、國家特徵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新聞節目與娛樂節目。1977年,英國、
聯邦德國、
匈牙利和
加拿大曾聯合調查了四國青少年對外國人的印象,發現在電視的影響下,青少年們對外國人的印象大都是不準確的、片面的和過時的。青少年們接觸外國人越少,看電視越多,則對外國人的刻板印象越多。比如,當時
歐洲的青少年很少接觸
前蘇聯人,對原
蘇聯的文化、藝術、歷史等所知甚少。談起前蘇聯,英國青少年只會說:“蘇聯人愛好戰爭,他們對武器很感興趣”,“蘇聯人想進攻美國”,“蘇聯人喜歡佔領其他國家”……研究者發現,青少年對原蘇聯的印象主要是西方新聞興趣的反映。談到
中國,匈牙利青少年說:“中國人要發動戰爭”,“中國人愛打仗”,“如果中國人來了,我們就逃跑”。許多英國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區別東德和
西德,還認為
德國就是納粹。美國從50年代就研究過黑人在電視中的形象,曾提出過兩個問題:其一,黑人出現比例極小,只佔2%,但實際生活中的比例比這大得多;其二,黑人在電視中主要從事卑微低下的工作。經過
民權運動,到70、80年代,黑人在電視(包括黃金時間段)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也可扮演教師或警察。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黑人很少與白人一起在電視中出現,這仍然是種族歧視的表現。目前,我國大量播放國外連續劇、電影,其中不乏陳舊的刻板印象。